走進文山州平遠片區:團結幸福 和諧美麗

走進平遠壩區,目之所及,蔬菜青翠欲滴。在平遠鎮民族團結幸福路上,樓院寬敞,街巷整潔。夜幕降臨,平遠夜市人氣滿滿……“吃飽飯,加滿油,平遠街游一游”是平遠向外界發出的邀請函。
平遠片區以硯山縣平遠鎮為中心,包括文山市紅甸回族鄉和硯山縣阿舍彝族鄉、稼依鎮共4個鄉鎮,常住人口約20萬人,回族、壯族、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佔三分之二以上,一直以來,各族群眾在此交往交流交融。
文山州平遠片區“三區”建設暨“美美的平遠”建設啟動。
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文山州於2022年啟動平遠片區“三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示范區、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標志區)建設,通過3年努力,一個以民族團結之美為核心要義、以綠美為底色、以大美為最終結果的“美美的平遠”已經初現眼前,成為全州乃至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的一個招牌、一面旗幟、一個亮點。
同心同向共筑和諧
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與省民族宗教委簽訂合作協議,將平遠片區作為實施“石榴紅”工程和“五個行動”計劃重點區域,大力實施“枝繁干壯”“幸福花開”“石榴紅”“潤土培根”工程,深入開展“九進九創”和“和諧寺觀教堂”、模范清真寺創建等工作,打造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典型,片區創成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委會(社區)23個、示范村組47個、示范宗教場所17個、示范學校17個,其中田心村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
田心民族團結廣場新貌。
將平遠片區作為全州“石榴紅”“三項計劃”的重點區域,著力打造“石榴紅”系列活動品牌,先后舉辦了體育競賽、金秋晚會、金秋車展、美食大賽、全民健身、義醫義診義捐、春耕節、豐收節、合唱節和“開街儀式”等系列主題活動,民族團結看平遠享譽全省。
組織舉辦平遠片區“三區”建設石榴紅系列活動。
實施民族聚居重點村組田心社區迎豐路“拆牆透綠”工程,打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心”牆,把冷冷清清的院子變成熱熱鬧鬧的“廣場”,並打造成為AAA級民族團結主題街區﹔在田心社區打造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故事館和民族團結大講壇,多形式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宣傳宣講,促進各民族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全方位嵌入。
新平民族團結廣場新貌。
攜手同行互嵌共融
構建立體治安防控體系,探索“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實行縣級包保挂聯制度並實時督導,推進綜治中心建設規范化,調整優化平遠、稼依、阿舍3個鄉(鎮)專屬網格151個、基礎網格357個,聘請722名黨員擔任網格員,對3個鄉(鎮)綜治中心提檔升級,安裝視頻監控1018個。
健全完善“一約四會”制度,培育村規民約試點基地,發揮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善治作用,規范村民日常行為,構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的“四治”基層社會治理體系,2024年共排查發現矛盾糾紛934件,化解率99.6%,立案率比上年同期下降30.7%,破案率同比上升20.62%。
綠美村庄新貌。
構建互嵌式社區,完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開展“結對子”“手拉手”“一家親”“長街宴”等聯誼和交流活動。
以走出去一批、請進來一批、線上開展一批、州內交流一批等形式,組織各族青少年開展跨區域、多樣化雙向交流活動,促進各族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團結一心共謀發展
制定出台“三區”建設“3815”戰略行動方案和發展總體規劃(2023年—2030年),將民族團結進步、鄉村振興和社會治理有機結合、一體推進,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打造為統領,一體推進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示范區、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標志區建設。
組織舉辦豐收節活動。
大力發展產業促進增收致富,實施德厚水庫調水入平、農村供水保障3年專項行動等項目,平遠片區歷史以來的缺水問題得以解決﹔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高標准農田建設等項目,創新推出“民族團結貸”“民族團結保”“民族團結杯”“民族團結游”“民族團結共同富”“民族團結英雄榜”等6個有形有感有震撼力、讓各族群眾切身得實惠的民族團結系列產品,力爭將其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工作品牌。
產業發展不斷壯大。
立足平遠片區資源區位優勢,發展辣椒、烤煙、蔬菜、山藥、藍莓、奶牛等高原特色農業,稼依鎮成為全國第二大辣椒專業市場,平遠片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重要基地,促進群眾持續增收,建成高標准農田21萬畝,發展烤煙、辣椒、馬鈴薯等特色農業36萬畝,正在實施平遠鎮馬鞍山藍莓小鎮、庭院品牌打造工作,即將產出第一批成熟果實。片區人均可支配收入2.34萬元,高於全州平均水平。
綠美村庄新貌。
堅持綠美建設一直抓,在突出污水、垃圾治理和廁所革命基礎上,實施城鎮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智慧停車場項目和“百千萬”示范工程,以“一人十樹、一村萬樹”工程、“收衣物、疊被子”行動等為抓手,建立保潔員、每周大掃除等機制,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全域發動群眾開展綠美建設,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如今,在三月三、花山節、開齋節等民族節慶節日,大家共跳一支舞、共吃一桌飯、共打太極拳、同感民族情已然成為一道風景。“民心美、產業美、團結美”的“美美的平遠”的故事,還在繼續。(郭韋)
來源:文山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