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人文交流 增進中越友誼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麻栗坡縣八布鄉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當地群眾和越南義順社、東外、八大山、高馬白的邊民們齊聚一堂,寫春聯、剪窗花、制作燈籠、包餃子、搓湯圓……共同的習俗傳遞著中越邊民友好相處的美好情誼,拉近了兩國群眾的心。
中越建交75周年之際,文山州舉辦了“文山·睦鄰”2025年中越人文交流暨邊民大聯歡系列活動,中越邊民以歌會友、以舞傳情,共迎春節﹔青年代表們走進企業、走進鄉村、走進媒體,把在文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帶回家鄉,友誼的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文山與越南河江省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在漫長的歲月中積澱了相知相惜、親近融合的深厚情誼。2024年,文山與越南河江等地持續開展黨政互訪、文化交流、民間交往活動,雙方累計成功締結7對國際友好城市、35對友好鄉鎮、7對友好村寨,雙方黨政代表團、文藝代表團、青少年、工商界人士友好往來,書寫著中越人民友誼的新故事。
2024年11月,在麻栗坡縣天保口岸,43名中國騎手、14名越南騎手從天保口岸出發,開啟了彼此的跨境騎行。穿行在縣城,越南騎手尚氏雲英感受到了別樣的風土人情:“很開心能參加這次活動,這裡的山水很美,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
過去一年,文山州與越南河江等地在文化、體育、旅游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日益密切的人文交流就像蜿蜒流淌的涓涓細流,匯聚成中越友好交往的奔涌長河。
“越南和中國都擁有獨具特色的文化藝術形式,通過音樂喚起共鳴,更進一步促進了兩國之間的了解。”在去年4月30日舉辦的中國馬關中越民歌會上,越南河江省箐門縣文化信息局副局長嚴春芳帶領當地文藝代表團,帶來了當地特色瑤家小調,與丘北壯族民歌隊、富寧坡芽情歌合唱隊、越南河江省黃樹皮縣拉基族民歌隊在歌聲中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文山州把“花山節”等民族節日作為文山獨具特色的民間外交重要項目,共同打造了中越花山節、“文山·睦鄰”民間外交品牌。沿邊縣、鄉(鎮)、村(社區)及各涉外部門以民族節慶、商貿交易、邊民往來等為載體,開展民間交往活動30余場,成功舉辦2024中越(文山)“同飲一江水·共謀大發展”春節系列活動以及中越民歌會、國門“村晚”文化交流、2024年“中越睦鄰友好”中醫藥培訓班、“山水相依情相牽·同心攜手共前行”中越國際友好鄉鎮友好村交流等活動,增進雙方友誼,促進民心相通。
中越友好的根基在人民、未來在青年。2024年以來,一批又一批越南中學生及青年們來到文山,在“書香連中越 共祝友誼長”中越邊境閱讀分享交流、中國(雲南)·越南(河江)第二屆少數民族體育交流賽、中國文山—越南河江“小小旅游推介官”夏令營等活動中,深度體驗特色民俗、開展體育競技、感受中國文化。“組織面向兩國青少年的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不斷豐富國外青少年走近中國、了解中國文化的渠道,兩國友誼才能在年輕一輩中不斷延續。”麻栗坡縣外事辦主任潘遠彰說。
一場場文化相融的活動、一次次相知相親的交流,壘砌起中越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民意基礎,中越情誼扎根人民心間、代代薪火相傳。(記者 王世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