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當頭開新局
——2025年文山州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年觀察

普者黑秋景。 本報通訊員 熊平祥 攝
富寧產業園區。供圖
馬關縣南山幸福社區群眾在就業幫扶車間實現就業。 本報記者 張文峰 攝
2025年一開年即召開的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兩會,敲定新一年經濟社會發展“施工圖”。
開年關系全年,起勢映照走勢。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文山州各地錨定“3815”戰略發展目標,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全力以赴穩支撐、增動力、上台階,傳遞出干字當頭的沖勁和信心。
觀察開局之年的文山,“產業”“旅居”“民生”等關鍵詞躍然眼前。在氣象萬千的發展圖景裡,文山正向著目標奮躍而上。
產業 綠色鋁谷勢頭強勁
GDP同比增長6%,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文山2024年“成績單”頗為亮眼。
工業是文山經濟突出表現的重要支撐力。去年,文山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位居全省第一。
在工業版圖中,“中國綠色鋁谷”的文山回響落子有聲。
近年來,文山州依托雲南豐富的綠色水電資源,搶抓國家產業轉移機遇,大力發展以綠色鋁為重點的先進制造業,全州建成電解鋁產能343萬噸,佔全省的一半、全國的近十分之一,成為全國產能最大的州(市)、“北鋁南移”的標志區。
圍繞鋁水100%就地轉化和鋁材100%精深加工目標,全州建立以魏橋、中鋁、神火等企業為龍頭,集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精深加工、再生鋁等於一體的全產業鏈集群,持續推進延鏈補鏈強鏈,目前全州上下游企業34戶。
2024年,文山鋁產業勢頭強勁,成立全省首家鋁業協會,鴻邦鋁合金等4個項目先后建成投產,電解鋁和鋁合金產能產量居全省第一,綜合產值突破800億元大關。
“堅定打造‘中國綠色鋁谷’。”今年文山州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聚焦綠色鋁綜合產值實現1000億元目標,加快綠色鋁精深加工項目建成一批、開工一批、簽約一批,著力打造汽車零部件、建筑鋁材、終端消費品“三個百萬噸級”綠色鋁加工集群,推動綠色鋁全產業鏈發展,合金化率達到70%以上,度電產值達到2.5元以上。
【鏡頭】
近期,鋁價帶來了“冬天裡的一把火”。年關漸近,富寧產業園區內一家家鋁企生產“拉滿弓”。截至目前,該園區已成功落地20家企業的27個項目。預計2024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將達2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1億元,同比分別大幅增長48%和30%。“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圍繞精深加工和再生鋁領域,精准發力開展延鏈補鏈強鏈工作,努力爭取到2025年邁向500億元新台階,2030年成功步入千億級工業園區行列,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園區黨工委負責人信心滿滿。
旅居 新動能蓄勢出圈
除了綠色鋁,三七、現代農業、康養旅游等具有文山特色的比較優勢產業,或潛心“老樹開新芽”,或蓄勢出新出圈。
省委提出打造“旅居雲南”新品牌,文山州大有可為。文山集海拔相對高、緯度相對低、降雨相對多“三個相對”特點於一身,北回歸線橫貫,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既宜人又養人的最佳區域之一,成為理想的旅居康養目的地。
“堅定打造‘世界的世外桃源’。”基於此目標,今年文山州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打響“世外桃源·好在文山”旅游品牌,加快發展紅色游、鄉村游、研學游、生態游等新業態,加快發展邊境旅游、創成麻栗坡國家邊境旅游試驗區。
以“旅居雲南”文山實踐為突破口,文山加速推動旅游轉型升級。將突出康養特色,加快布局健康服務,深度挖掘文山氣候、中藥材、民醫民藥、餐飲、溫泉等康養資源,針對不同人群健康影響,編制康養手冊,為游客、經營主體康養旅居提供參考。同時,進一步完善三七中藥材康養旅游產業鏈﹔加快區域醫療中心、重點專科等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推動名醫、名藥布局區域性的康養體驗點,入駐全州旅居村、旅居項目,推動“康養+醫療+旅居”融合發展,讓康養旅居成為文山旅游發展的引爆點。
【鏡頭】
2024年12月,能容納近300人入住的硯山康養中心養生院建設項目試運營,該中心依托硯山縣中醫醫院醫療資源,將醫療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致力打造集居家養老、慢病管理、康復治療和護理服務於一體的新型家庭式養老服務模式。“面向全國,構建區域康養服務生態圈。”硯山縣中醫醫院院長謝樹碧介紹,該項目配備專業康養服務團隊,匯聚了一批中醫專家、康復理療師、營養師、美容師及心理咨詢師等專業醫護隊伍。
民生 一枝一葉總關情
發展為了人民。2024年,文山州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的84.1%。開展就業技能培訓5.4萬人次,建成零工市場10個,城鎮新增就業2.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8.55萬人。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去年,文山州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52.16萬人,實現務工收入193.75億元。
2024年文山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新一輪促農增收三年行動,加強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挂鉤幫扶,深化“萬企興萬村”行動,針對性做好產業和就業幫扶,建立更緊密更穩定更有效的聯農帶農機制,力爭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0萬人以上,推動更多群眾就近就地就業,促進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積極打造文山特色就業“幸福裡”社區,盤活閑置資產招小商,建好家門口的務工車間,讓更多群眾掙錢顧家兩不誤。
“一老一小”牽動萬千家庭,關乎民生福祉。2024年,文山州關愛“一老一小”有形有感有效,困難留守老人、困境兒童實現監護關愛全覆蓋,13萬名60歲以上老年人、7.1萬名18歲以下少年兒童納入社會救助保障,建成運營老年幸福食堂18個,符合條件且有意願的特困老人100%集中供養,“希望澡堂”“少年兒童之家”“一鄉鎮一游泳池”等舉措讓少年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今年,州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用心做優“一老一小”關愛服務,積極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和兒童友好社區,推進62個農村敬老院轉型升級,著力發展普惠性和高品質養老服務,努力實現老有所依、幼有善育。
【鏡頭】
自去年全省“家門口的務工車間”試點工作推進以來,廣南縣立足縣城鞋服片區和鄉鎮資產資源,聚焦全縣外出務工較為集中的行業開展有針對性的反向招商,以鞋服加工、電子配件組裝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為重點,促成卓越服飾等66家“小商”落地廣南,新增就業崗位1930個。同時,挖潛力盤活存量,挖掘現有企業、就業幫扶車間就業增量,推動源豐泰鞋業等原有16個就業幫扶車間實施擴容增崗,新增就業崗位800余個。(記者 張文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