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代表委員熱議深化“一老一小”關愛服務——

提升服務能力 共護“朝夕美好”

2025年01月21日08:36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圓桌熱議

  今年,省政府將深化“一老一小”關愛服務納入2025年10件惠民實事。如何辦好這件惠民實事,進一步提升對“一老一小”特別是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的服務保障能力?代表委員們立足工作實際談經驗做法,找薄弱環節,提務實舉措。

  熊慧代表:織密關愛網絡 筑牢幸福根基

  作為勞務輸出大縣,鎮雄縣現有留守兒童3.15萬人、留守老人1.09萬人。農村留守的“一老一小”是群眾的急難事,也是縣委、縣政府的上心事。“我們廣泛動員各方力量,引入社會資源,完善機制、建好平台,做好‘一老一小’的關愛服務。”省人大代表、鎮雄縣副縣長熊慧介紹,去年鎮雄縣被列為雲南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試點縣,通過打好制度、平台、人員“組合拳”,織密織牢農村“一老一小”關愛服務網絡。

  鎮雄縣建立“結對關愛”機制,全縣4679名縣鄉村干部、5437名小組長、2341名鄉村醫生“一對一”或“一對多”結對包保留守兒童,每個月進行信息排查、每個季度上門面訪,就近為無人監護的留守兒童尋找適合的受托管理人,建立了由老黨員、留守婦女、志願者等組成的3000多人的受托管護員隊伍,讓留守兒童“有人管、有人問”。

  鎮雄縣現有56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7個老年幸福食堂、262個村(社區)兒童之家。去年,鎮雄縣高標准建成全寄宿制春苗學校,增加編制擇優選調教師43人任教,兜底解決758名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就學、關愛問題。此外,鎮雄縣還培育基層民政服務站、社工機構,撬動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社區社會組織、公益慈善等力量,形成“五社聯動”機制,匯聚合力守護“一老一小”。

  “要從源頭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管護問題,關鍵在於讓更多人在‘家門口’務工。”熊慧介紹,近年來,鎮雄縣建成呢嚕坪紡織服裝產業園、中國西南五金城、大火地綠色食品加工產業園等產業園區,建設了一批“家門口”的務工車間,引導5.32萬人回鄉就業創業,讓更多外出務工人員掙錢養家兩不誤。在一系列舉措推動下,鎮雄縣留守老人幸福感持續提升,涉未成年人案件發生率直線下降。

  “不管是留守老人還是留守兒童,都需要更專業的關愛服務。”熊慧認為,目前關愛農村“一老一小”還存在專業能力缺失的問題。她建議,相關部門統籌資源,開展照護監管能力培訓,提升基層幫扶服務隊伍和農村家長的溝通、關愛、服務能力。

  此外,熊慧還關注到基層普惠性托育機構面臨的經營困難。“家長認為托育費用高,運營方又因為生源少、運營成本高難以經營。”她建議省級層面出台政策,對社會力量興辦的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給予資金支持,明確細化補助標准,便於落地實施,進一步滿足生育家庭的托育需求。

  汪玲委員:延伸服務半徑 提升服務溫度

  隨著寒假來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少年兒童之家”又熱鬧了起來。家人無暇陪伴的孩子聚到這裡,在志願者的悉心管護下開心地學習、玩耍。現在,文山州已實現村(社區)“少年兒童之家”全覆蓋。省政協委員、文山州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汪玲說,這是文山州以“小切口”推進“一老一小”關愛服務的生動注腳。

  立足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基數大、分布廣的現狀,文山州著力構建“少年兒童之家”、“一鄉(鎮)一游泳池”、寄宿制學校“希望澡堂”全覆蓋的工作格局,推動全州“一老一小”關愛服務工作點面發力、縱深發展,實現了困境兒童與在校留守兒童結對關愛全覆蓋、村(社區)“少年兒童之家”建設和兒童主任配備全覆蓋、鄉鎮(街道)游泳池和社工站建設全覆蓋、農村寄宿制學校“希望澡堂”建設全覆蓋。

  汪玲介紹,文山州在全省率先開展養老服務立法,以“十助”服務推動養老向“享老”轉變。目前,全州有12.45萬名60歲以上老年人被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建成養老服務機構81個、老年幸福食堂24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89個。開辦州縣老年大學9所、“家門口”老年大學156所﹔全州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均開通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

  針對文山州仍存在的社會化養老發展滯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不足、醫養結合推進滯后,兒童家庭教育監管缺位等問題,汪玲建議,引入專業服務團隊,打造州、縣、鄉(鎮)三級“養老服務圈層”,持續實施助餐、助潔、助浴、助醫等養老服務,全力解決老年人急難問題﹔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滿足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實施監護提質行動,建立健全心理健康關愛服務體系,深化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全面降低未成年人被侵害及犯罪案件的發生率﹔推動兒童較密集的村民小組建設“少年兒童之家”,優化“少年兒童之家”軟硬件配置,將其打造成普法、信息報告、應急處置、轉介服務、宣傳培訓的綜合關愛服務平台,讓留守、困境兒童能得到更多關愛保護。(記者 郎晶晶 王瓊梅)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