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這裡“最好的庄稼”(現場評論)
讓熱愛文學的人深入生活,使熱愛生活的人貼近文學,推動創作者更好感受時代脈動、體察生活本質
房間內,單小花提筆凝思,瘦削的背影之上,“文學點亮心燈”的橫幅格外醒目。不久前獲得“駿馬獎”的馬駿,身體斜靠著,神情鬆弛,用手機遨游文學世界。按摩店裡,盲人作家、按摩師趙玲一邊工作,一邊和顧客一起聽文化典籍。
夜幕降臨,寧夏西吉縣的城鄉間,文學在流淌。位於西海固地區的西吉人口不足50萬,卻有1600余人從事文學創作、三四百名農民作家,被譽為“文學之鄉”。土地上何以生長出文學?小縣城因何成為創作糧倉?
看歷史,有文化根脈。西海固地區曾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文化交流交融活躍,唱花兒、講古今、吼秦腔等民間文藝繁榮,“春官送福”等社火活動頻繁,沉澱出豐富的文化養分。千百年來,多元文化交相輝映、相互交融,為這裡帶來獨特的人文氛圍,影響並引導著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們,把對土地、對民族、對家園、對自我的思考,化為筆端的文字。
看現實,有創作源泉。由於生產生活條件惡劣,西海固一度被稱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這裡的人們,曾無奈於土地的貧瘠、生活的艱辛。是文學給了他們力量。寫山鄉、寫土地、寫牛羊,單小花說文學能“改心慌”,把感悟乃至苦悶寫出來,心就敞亮了。是文學給了他們火熱。寫通電、寫蓋房、寫豐收、寫命運改變,大伙兒還可以寫用文字和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通過文學創作這一“誠實的勞動”,不少人改善了生活,打通了去“山那邊”的路。
看發展,有宏大景深。干淨整潔的道路,設施齊全的廣場,書香濃郁的書院,生產有序的工廠……新時代以來,“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發生山鄉巨變。過去,貧不薄文﹔如今,文以詠志。有作家曾描寫西海固,“有的只是這樣的一片旱海”。現在,西海固的海原縣、原州區和西吉縣都喝上了黃河水,活水潤旱塬。作家又寫道:“黃河水甜,共產黨好!”發展之變,不僅讓創作者打開了夢想空間,更凝聚著人心、匯聚起力量。
看未來,有前進動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題中應有之義。在西吉縣楊河村,木蘭書院堅持“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為農民作家搭建交流平台,邀請文化名人採風駐點,平時向村民開放。現在,楊河村學生考大學的多了,矛盾糾紛少了。主要由西海固移民構成的大武口新民社區,就業和文化一起抓,管口袋和管腦袋“雙管齊下”,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以文化人,鼓勵更多群眾能拿鋤頭也能拿筆頭、田間回來登舞台,既當文學創作主角又當鄉村建設主力,鄉村全面振興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除了“文學之鄉”,西海固地區也有“書法之鄉”“詩歌之鄉”。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都以廣大農民為主體。實踐表明,讓熱愛文學的人深入生活,使熱愛生活的人貼近文學,推動創作者更好感受時代脈動、體察生活本質,能滋養出更精彩的作品。
細覽中國作協中華文學基金會給西吉縣的“文學之鄉”授牌詞,這樣一句話令人印象頗深:“在這裡,文學之花處處盛開,芬芳燦爛﹔在這裡,文學是土地上生長的最好的庄稼。”腳踏大地、激蕩情感,反映時代面貌、引領時代新風,定能讓朵朵“文化之花”在廣袤大地上精彩綻放。(作者為本報寧夏分社記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