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指成拳,協同配合更給力(評論員觀察)
更加注重各方面力量的協同配合、放大組合效應,就能更好化優勢為效能、變潛力為實力
從菜籃子、果籃子的新變化,可以觀察到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新趨勢。
今年,河南省農科院選育的豫夏1號、吉美2號等白菜品種,受到好評。確保好品種種得好、賣得好,當地不僅做好栽培、植保、土肥等管理,也積極對接企業,行情好時優先賣鮮菜,行情差時由泡菜廠兜底。各方合力,讓菜農有錢賺、群眾能吃好。
榴蓮是熱帶水果,以進口為主。今年以來,報關報檢優化流程,物流渠道進一步暢通,區域內冷鏈冷庫等設施不斷完善,助推榴蓮價格一降再降,銷量不斷擴大。一條供應鏈,各環節相互補台,串起市場的“共贏鏈”。
菜籃子更豐富,果籃子更新鮮,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各方握指成拳、形成合力,才能繪就民生向好、發展向上的圖景。更加注重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各條塊、各方面更加注重協同配合,是今年我國宏觀經濟治理的一個鮮明特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政府、市場、社會等各方面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未來的整體優勢。”近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統一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統籌政策制定和執行全過程,提高政策整體效能。”可見,更加注重各方面力量的協同配合、放大組合效應,就能更好化優勢為效能、變潛力為實力。
以融合促合力,既要通過資源共享實現“合”,又要通過機制變革實現“活”。
如何計算一度電的碳排放?江南大學周堯團隊研發的電力系統碳計量產品,獲得多項專利。成果在哪裡落地?江蘇無錫。這得益於當地引才引智、助力成果轉化的誠意,更得益於江南大學的多措扶持:探索“先獎后投”,把專利成果和轉化效益“捆綁”﹔設立專項經費,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和產業化﹔引入成果轉化基金,提供資本“加持”……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不是某一團隊的單打獨斗,而是從高校、科研團隊到政府部門、企業、創投基金等,多主體、多環節、多領域的環環相扣。在融合中求新求變,凝聚合力、激發活力,科創“森林”中的一顆顆“種子”就能更好“落地生金”。
從鏈上促協作,要有鏈式思維和全局觀念,把各方優勢匯聚到延鏈補鏈強鏈上來。
以紡織業為例,近年來在技術賦能下,各類新材料輪番上新。今年6月,月球背面,嫦娥六號著陸器攜帶的五星紅旗成功展開。這面國旗由玄武岩纖維“織”成,點石成“金”見証新興產業的成長。原料來自河北、纖維拉絲在湖北、紡紗織造在安徽、固色工藝在山東,各方通力協作才有了這一成果。
鏈式發展是現代產業的一個顯著特點。產業步步生花,靠的是產業鏈持續發力,而且不拘泥於一業、一地、一域。沿著產業鏈強協作、聚合力,集聚效應會更強,發展潛力會更大,能夠不斷催生“1+1>2”的疊加效應。
政策上強支撐,需要以政策協同提升實施效果,打好“組合拳”,確保各項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避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防止“合成謬誤”或“分解謬誤”。
西藏一家儲能公司,購買設備花費的411萬元,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進行扣除,企業“真切地感受到‘卸包袱’”﹔山東一家材料公司,因行業特殊性,曾遇融資困難,金融部門引入新的審查分析方法,給企業發放9400萬元貸款,為企業擴大生產和技術創新提供有力支持﹔獲益於支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政策,四川一家鋼鐵企業更新近2800台設備,能耗指標降低,贏得競爭先機……
政策有合力,發展有動力。從存量政策到增量政策,從財稅政策到產業政策,政策協調配合,不僅增強了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而且提高了政策整體效能。這也表明,進一步優化政策資源和工具的配置組合,更好把握政策力度與調控效果,就更有能力有空間推動經濟持續向好。
善謀者行遠,實干者乃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腳踏實地、同向協作,干字當頭、眾志成城,增長動力會越來越充沛,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廣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