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建造助力極地科考(中國道路中國夢·與時代一起奔跑)
今年是中國極地考察40周年。11月1日,中國第四十一次南極考察隊出征,我也開啟了第十四次南極之旅,帶領中鐵建工集團南極項目部的建設者們再度前往南極羅斯海恩克斯堡島,完成秦嶺站室內裝飾裝修、機電安裝等任務,力爭讓南極考察隊員早日“入住”新一代科學考察平台。
一個人14次奔赴南極,是怎樣的體驗?
猶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南極秦嶺站建成並投入使用的賀信中指出:“4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極地事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一代代極地工作者勇斗極寒、堅忍不拔、拼搏奉獻、嚴謹求實、辛勤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總書記的話說進了我心裡。在南極參與考察站建設的2000多個晝夜,感受刺骨的寒冷,也升騰奉獻的熱忱。中國建造與中國科考勠力同心,鑄就極地事業的一座座裡程碑,寫下動人的中國故事。
這個中國故事裡,有戰風斗雪的堅韌品質。秦嶺站選址區域科考價值高,但施工環境卻相當惡劣。恩克斯堡島越冬期間極端低溫可達零下40攝氏度,盛行超強、超干、超冷的離岸風,考察隊設立的自動氣象觀測站曾多次被狂風掀翻。今年1月,在秦嶺站幕牆板安裝時期,時速120公裡的狂風裹挾著積雪掀起了漫天迷霧,能見度不足5米,我們隻能拉著一根繩子摸索前行。越是困難,越需要精神支撐。我們咬緊牙關,創造了南極考察站建設的多項之“最”——建站人數最多、卸運物資最多、單體建筑規模最大、建設時間最短。越是艱難越向前,幾代鐵路建設者鑄就的艱苦奮斗精神,在南極考察站建設中得以傳承、淬煉、升華。
這個中國故事裡,有自主創新的拼搏精神。看裝備,上世紀80年代長城站、中山站施工時,靠的是肩扛、人抬、繩拉,機械設備極其有限。如今在秦嶺站工地,我們投入了高空作業車、裝載機等34台(套)機械設備,施工效率大幅提升。看技術,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登上南極大陸,我們像“搭積木”一樣實現了極地模塊化、裝配式施工,不到60天時間就順利建成規模最大的單體建筑。看材料,應用特種耐候鋼等新材料,不僅解決了超低溫下的鋼材“冷脆”難題,還能抵御海岸環境強腐蝕。新裝備、新技術、新材料在南極考察站建設中得到廣泛運用,為我們不斷刷新紀錄提供了有力支撐。堅持向科學要方法、向技術要答案,才能在這片冰川上不斷取得新成就。
這個中國故事裡,有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嚴格的生態環保標准是我們在南極施工的一道附加題。我們通過裝配式施工最大限度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還創新建筑垃圾處理技術,應用無甲醛無氟材料,兌現了“不破壞南極環境,不帶走滴水片石”的承諾。秦嶺站採用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的佔比超過60%,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有效降低。南極科考是綠色科考,作為秦嶺站的建設者,我們也要把綠色低碳理念融入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
每一次抵達,都意味著新的出發。風雪兼程,破冰筑屋,極地征途上必將見到更多中國建造、中國身影、中國奇跡。
(作者為中鐵建工集團南極項目部生產副經理,本報記者盛玉雷採訪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