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警方:政務服務暖民心 守護校園筑平安

有些錦旗,謳歌著神勇﹔有些錦旗,溫暖著民心。
進駐4年,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公安綜合服務窗口收到9面錦旗﹔駐校1年,蒙自市職教園區的駐校警務室收到3面錦旗……一面面錦旗,猶如一朵朵盛開的贊譽之花,映照著紅河州警方在為民服務和護校安園方面所傾注的心血與努力。
開遠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綜合服務窗口。
公安小窗 大顯民生
“隻進一扇門、辦事不求人、全程服務有保障。”開遠市的政務服務中心有另外一個名稱:“開遠市民之家”。自2020年11月投入使用以來,這裡已成為開遠市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前沿陣地。而公安綜合服務窗口也於同年11月30日正式進駐,以“多窗口服務、高質量辦理、溫暖熱情態度、省時省心省力”的工作理念,成為群眾心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對外公示欄上顯示,公安綜合服務窗口的工作時間是周一至周六,每天上午8:30至下午5:00。而實際的服務時間遠超工作時間。“針對上班族、中小學生及節假日農民工返鄉等辦戶辦証高峰期,推出延時服務、預約服務、值守服務。”公安綜合服務窗口負責人張艷華說,“把方便留給群眾,把麻煩留給自己。隻要群眾有需求,我們都會滿足。”
面對開遠市東城區和西城區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佔比高、流動人口多的現狀,兩個城區派出所的戶籍窗口整體進駐政務中心,不僅大大方便了群眾辦事,還有效推進了政務服務規范化及派出所人口管理等基層基礎工作。
“治安大隊、兩個城區派出所3個部門業務窗口合署辦公,共設前台窗口12個,可辦理治安戶政等50多項公安窗口業務。”張艷華說,出入境管理大隊整隊搬遷至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了群眾辦理出入境証件和戶籍業務隻進“一扇門”的便捷服務。
此外,審批流程的煩瑣曾是群眾辦事的一大痛點。公安窗口通過下放審批權限、優化審批流程,實現了群眾在提交材料齊全的情況下,“一窗口受理”和“隻跑一次”的高效服務。
公安窗口始終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不斷強化戶籍民警的為民服務意識。窗口還為特殊群體開辟“綠色通道”,開設“老、弱、病、殘、孕服務綜合窗口”,提供優先辦理、專人服務。窗口戶籍民警普蘭婷說:“針對行動不便的群眾,我們開展上門服務﹔針對外地或不便到場的群眾,我們提供代辦服務。”
自2021年以來,公安綜合窗口受理異地身份証16403人,其中省內異地13948人,省外異地2455人,跨省通辦戶口遷移657人。為群眾節約來回跑開支200多萬元。
公安綜合窗口通過落實精准化服務措施,通過開展“高效辦成一件事”“一証即辦”“跨省通辦”“省內通辦”,讓暖心措施為便民之舉添磚加瓦,深受群眾好評,工作實現零差錯,零投訴,群眾滿意率100%,收到群眾贈送錦旗9面,2021年、2022年、2023年連續三年被評為開遠市“政務服務示范窗口”。
紅河州職教園區駐校警務室。
警校攜手 護校安園
在紅河州職教園區84萬平方米土地上,3萬余名教職工和學生在這裡生活學習。然而,面對這樣一個涵蓋14歲至21歲青少年、具有年齡跨度大、生源構成復雜及全日制寄宿等特點的特殊環境,如何確保每一位學生的安全,成為紅河州蒙自市警方亟待解決的課題。
2023年12月,蒙自市公安局文萃(綠洲)派出所把警務工作觸角主動延伸至校園,建立駐校警務室。
蒙自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穎表示,駐校警務室,配備專職民警輔警,依托建成紅河州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推行“360”工作思路,通過筑牢“平安守護圈、實體防護圈、法治宣教圈”三圈屏障,共同打造一個全方位、多維度的“護校安園”新模式。
在職教園區,紅河州級政法部門、州心理學會及蒙自市公安局等14家單位聯動,共同建立了紅河州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該基地設立了法治教育長廊、模擬法庭、模擬詢問室等多個功能區,形成了“警+校+家+N”的全方位守護模式。
而駐校警務室採取“1+5+N”的工作結構,開通涉校警情接處警快速通道,實行“三班兩運轉”,做到警察常見、警燈常亮、警車常在,讓學生感受到守護就在身邊。
文萃(綠洲)派出所對照校園安防標准,對園區內各院校的安防設施進行了全面摸排和整改。通過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的建設力度,不斷夯實校園安全基礎陣地。
“我們不僅要確保校園內的安全,還要將安全防線延伸到校園周邊。”文萃派出所所長錢文國介紹,警方還主動與相關部門聯手,常態化開展校園周邊治安環境綜合治理,清理整治出租房屋、中小旅館、網吧等重點場所,收繳違禁物品,查處治安亂象,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安全、和諧的周邊環境。
紅河州警方依托“6大課堂”,大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有效增強了師生及家長的法治觀念和安全意識。
在法治課堂上,文萃綠洲派出所的民警們用生動的案例和深入淺出的講解,向師生們傳授反暴力傷害、反欺凌、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詐騙等安全知識。
“模擬法庭開庭審理的是真實的案件,直接同步到班級課堂上。讓學生們沉浸式體驗庭審現場,感受法律威嚴。”紅河州農業學校副校長李進德說,除了模擬法庭的庭審課堂,體驗課堂、心理課堂、家長課堂和研析課堂也同樣精彩。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法律知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家長們則通過家長課堂增強了安全意識和教育能力﹔而研析課堂則讓警方、校方及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對校園安全情況進行剖析和評估,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自“360度護校安園”法治新模式實施以來,紅河州職教園區的涉校各類警情明顯下降,校園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學院也先后榮獲“州級文明校園”“州級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盧方明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