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電力保障助小葡萄串起“甜蜜”大產業

入秋的滇東大地層林盡染,在曲靖市宣威市霧德鎮新華村,位於牛欄江邊的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葡萄園喜獲豐收。
3年前,上述公司在新華村租地,從事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如今,種植規模已經發展到2008畝,年產量4000多噸,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年均產值3000多萬元。該公司總經理孫永泰介紹,待2026年葡萄達到盛產期后,每年產值有望達到8000多萬元。
供電所員工到葡萄種植園區巡維線路。杜明彥攝
“從來沒有想過我們這個地方,竟能發展起這麼大的產業。”新華村黨總支書記王有朝說,宣威市的陽光玫瑰種植面積約6000畝,新華村就佔了三分之一。
據了解,霧德鎮是宣威市的邊遠鄉鎮,彝語為“瓮得”,意指高山雪凌大的小壩子,而新華村又屬於霧德鎮較邊遠的村落。這個地處牛欄江畔的村子,距離城區約80公裡,驅車要2個多小時。
“我們的產業能夠發展壯大,供電部門‘功不可沒’!”談及葡萄產業的發展,孫永泰回憶,三年前入駐新華村之處,“電力夠不夠用”是他們考慮的重點,也是憂心之處。
他介紹,葡萄的澆水和施肥全部依靠電力抽水,每年3月至9月之間,旱季每周要澆水2次、雨季每周1次,肥料則全部是水溶肥。如果澆水、施肥不及時,輕則影響葡萄的品質和產量,重則會造成顆粒無收。2000多畝葡萄園裡,鋪滿了滴灌設施。
葡萄產業的發展,為當地村民提供了便捷的務工機會。杜明彥攝
除了澆水施肥,葡萄冷藏是這家公司的又一項重點工作,所有發往省外和國外的葡萄,都需在冷藏室冷藏數小時至數日。因此,孫永泰在葡萄種植園裡建了一個5000平方米的恆溫車間和一個1000平方米的冷庫,能同時冷藏二十萬公斤葡萄。
“對於冷庫而言,電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葡萄冷藏這段時間,即便停電一個小時,造成的損失都是巨大的。”孫永泰說,供電所除了每月開展例行設備巡維外,在特殊氣候條件下、用電高峰期,工作人員都會對葡萄園及周邊村落的線路開展巡維,提前消除隱患。“每個月,供電所都會主動上門走訪了解用電需求,提出用電建議。如果遇到用電問題,隻要給供電所打電話,他們都會派人及時趕來幫忙處理。”孫永泰說。
得益於電力加持,新華村的葡萄種植園不斷發展,這也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務工機會。村民陳吉虎近年來一直在外務工,為了照顧家裡,葡萄園建起來之后,他在“家門口”就找到了工作。
葡萄種植戶向供電所員工介紹澆灌用電需求。杜明彥攝
每天,陳吉虎步行不到十分鐘,就能到工作地點,這樣不僅能把家中老小照顧妥當,每月還有近4000元的收入。此外,他家中還種了4畝地,養了7頭牛、12隻羊和20多頭豬。在葡萄種植園裡,像陳吉虎這樣的務工人員,有400多人。
據了解,近年來,宣威供電局不斷加強電網建設,優化提升供電服務,為當地葡萄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電力保障。(杜明彥、賈理要、王穎琦、楊昶)
來源:曲靖供電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