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機關黨建向“新”而行

幸福花開滿邊寨

尹馨
2024年09月24日08:34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機關黨的建設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機關黨建對其他領域黨建具有重要“風向標”作用。9月18日起,雲南省委省直機關工委、人民網雲南頻道聯合推出“雲南機關黨建向‘新’而行”全媒體系列報道,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報道形式,全面展示雲南省委省直機關工委和省直單位聚焦政治建設、業務工作、機關黨建等工作,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機關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最新成果。

25個邊境縣(市)、110個沿邊鄉鎮、374個沿邊行政村,勾勒出雲南4060公裡的邊境線,是祖國西南安全穩定的重要屏障。

2021年,雲南圍繞“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的目標,創新開展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三年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完善,特色產業不斷壯大,茶葉、咖啡、水果等產業和邊貿、旅游深入發展,374個村庄舊貌換新顏,村集體經濟達到10萬元以上,農民收入從11087元提升到20631元,年均增長23%。雲南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顯著成效,成為全省富邊的樣板、穩邊的示范、守邊的屏障。

【圖1】空中俯瞰磨站村。人民網記者-符皓攝

俯瞰磨站村。人民網記者 符皓攝

邊民富 特色產業興邊陲

今年4月,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磨憨鎮尚勇村委會磨站村村民袁峰的早餐店在村口開張了。他的一手好廚藝有了施展的空間,店裡食客絡繹不絕。

磨站村現有常住人口49戶205人。2022年5月昆明市全面托管磨憨鎮以來,昆明市五華區幫帶共建尚勇村現代化邊境幸福村,村子成了示范點。

袁峰此前在磨憨鎮上開挖掘機,村裡一天天的變化他看在眼裡,“村子變漂亮了,游客也多了。”他辭了工作回家開店,生意好的時候,一天的營業流水能達到4000多元。

昆明市五華區駐磨憨鎮尚勇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王宏建感慨:“開放的磨憨正成為青年創業的熱土。”

在距離磨站村1000多公裡的保山騰沖市滇灘鎮聯族社區,產業發展讓村民們實實在在地富了“口袋”。

【圖4】騰沖市滇灘鎮聯族社區肉羊產業。雲南省民族宗教委供圖

騰沖市滇灘鎮聯族社區肉羊產業。雲南省民族宗教委供圖

滇灘鎮聯族社區是一個典型的傈僳族、漢族混居的傳統抵邊村落,也是保山市級“一村一品”專業村。利用山地廣闊的優勢,村裡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和生態養殖業,庭院經濟、菜園經濟發展得紅紅火火。

為發展肉羊產業,騰沖市棋盤石農牧專業合作社、騰沖瑞牧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先后成立並規范運營。2023年末,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32元,超過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

同時,聯族社區以建強黨組織為根本,依托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將傈僳族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歌舞文化等與生態旅游相結合,打造精品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連續幾年達百萬元。

“全省所有沿邊行政村(社區)均已創建一項主導產業,成立一個以上規范運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形成了10種穩步增收的產業。”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共同發展處處長李濤介紹,當前,37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的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所在縣(市)農村平均水平以上。

【圖2】磨站村的中心位置是新建的民族團結廣場。人民網-尹馨攝

磨站村的中心位置是新建的民族團結廣場。人民網 尹馨攝

邊疆美 生態畫卷展新顏

“陳老板,先來一盤檸檬舂雞腳,還是老位子!”田地盡頭,竹林茂密,一位常客的聲音在院門口響起。隨即,小院內腳步聲漸密,茅草裝飾的帳篷裡響起歡聲笑語,小院一下“熱”了起來。

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磨憨鎮尚岡村,村民陳忠用自家廢棄倉庫精心打造集餐飲、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悅庭楠舍小院,成為了村裡一道靚麗的風景。每逢節假日或周末,院內座無虛席。

毗鄰老撾的尚岡村,距離國家級口岸——磨憨口岸僅15公裡,泛亞鐵路、昆曼國際大通道等多條要道穿村而過。村中至今留存著百年古樹、古井,以悠久文化、民風淳朴而聞名。

昆明市盤龍區幫帶共建尚岡村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在保留傣族特色建筑和古村落風貌基礎上,對尚岡村開展全面整修和環境整治。拆除違建危房、硬化公路、建設寨心廣場、做好雨污分流。短短幾個月,尚岡村夜晚的燈光亮起來了、環境美起來了……

“雲南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是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雙向奔赴。”昆明市盤龍區來到尚岡村駐村的第一書記謝繼剛頗有感觸。

生活在美麗邊境線上的各族群眾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默默守護這一方山水也成了村民們的共識。

【圖3】梅尼新寨裡的涼亭可觀山景。人民網-尹馨攝

梅尼新寨裡的涼亭可觀山景。人民網 尹馨攝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平河鎮梅尼新寨是一個建在山嶺上的瑤族聚居村落。幾年前,村裡道路狹窄、雨污混流,私搭亂建嚴重,佔了不少公共空間,環境衛生不盡如人意。

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開始后,梅尼新寨抓住機遇,17名黨員帶頭,動員村民們動手拆除佔道的建筑物,重修道路,改善村居環境。村裡211戶人家劃分為21個“網格”,形成“從黨員到網格長,再到每一戶”的管理機制,拆除20多間廚房、130余個柴棚、60多間豬廄……共讓出2300余平方米的公共空間。

梅尼新寨原先的土路拓寬為3.5米的“幸福路”﹔ 180余戶民房的外牆重新粉刷,每家門前都新建了一米左右的小花園、小菜園,打造“微景觀”﹔便民停車場、活動室、文化廣場、觀景台等也建起來了,村居環境煥然一新。

截至2023年底,雲南省25個邊境縣(市)已全部達標國家衛生縣城﹔37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0%,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7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50%。沿邊農村環境進一步改善。

【圖5】文山州麻栗坡縣黃瓜錄村。雲南省民族宗教委供圖

文山州麻栗坡縣黃瓜錄村。雲南省民族宗教委供圖

邊防固 警民同心唱和諧

在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的火熱進程中,雲南省各邊境村(社區)積極探索基層治理工作的路徑,充分發揮黨支部“主心骨”作用,統籌“黨政軍警民”力量,健全“黨員+N”立體化強邊固邊防控體系,形成“村村是堡壘、戶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群眾參與邊防管控工作格局。

雲端深處,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黃瓜錄村距離國境線不足1公裡。在這裡,紅色基因代代賡續,愛國守邊的意識早已刻進村民的骨子裡。

2021年10月,在天保邊境派出所的推動組織下,黃瓜錄村的15名婦女成立了一支“瑤家女子巡邊護衛隊”,常態化開展邊境巡邏、法律宣傳、矛盾糾紛調解、公益活動等工作,為邊境平安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地處中越邊境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為健全“黨政軍警民”聯防聯控機制,在3個邊境鄉鎮建設“國門大黨委”,實行“公職人員+邊防戰士+民輔警+聯防員+民兵”的“五位一體”守邊護邊模式,深化農村三級網格化管理,建立了國門黨員先鋒服務隊801支。

金水河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平河分站主要擔負著平河通道出入境人員邊防檢查和3.7公裡的邊境巡邏管控任務。從証件查驗到邊境巡邏,從普法宣講到入戶走訪,6名平均年齡25歲的女民警組成了“雲梯國門女警服務隊”,活躍在駐地各村寨。

每到重要節假日,國門女警服務隊聯合少數民族邊境志願服務隊開展普法宣傳活動,用民族語言為村民講解法律法規,“跨境走私要不得”“偷渡出境要不得”“電信詐騙要防范”等口頭語在村寨各民族間流傳開來。

當前,雲南8個邊境州(市)和13個邊境縣(市)獲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市(單位)。“沿邊行政村裡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視覺形象覆蓋率達100%,未發生因民族、宗教因素而引發的重大群體性事件。”李濤說,法治宣傳教育與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緊密結合,提升了雲南邊境地區群眾法律素養,奏響了邊境線上的和諧音符。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