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臨滄市創新邊民互市發展機制——

提升開放水平 做活口岸貿易

2024年09月18日08:32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近年來,臨滄市積極開展進口通關便利化改革促進經濟發展,編制口岸經濟發展規劃,創新通關模式,推動車輛通關效率提升46%,通關時間縮短至3.55小時,推進“互聯網+邊民互市”模式,助力邊民互市進口商品落地加工,引導邊民“靠邊吃邊”。

  2023年,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孟定清水河智慧口岸項目開工建設,“數字臨滄”在提升口岸管理和服務能力、促進跨境貿易數字化和服務國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硬件、軟件建設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作為全省“3+2”智慧口岸試點項目之一,孟定清水河智慧口岸項目圍繞“查驗設施智能化、口岸監管協同化、口岸運行數字化、綜合服務便利化、跨境合作常態化、信息系統集約化”的“六化”目標,打造“一平台一中心三體系多應用”的數字化、智慧化口岸。

  臨滄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互聯網+邊民互市’是推動臨滄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線上交易平台能優化流程,提高邊民互市的智慧化水平,讓邊民便捷獲取信息,享受優質服務,幫助海關人員更高效地做好貨物查驗等通關工作,提升通關效率。”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引導邊民參與實現“認証全覆蓋”,積極參與互市貿易,用足用活國家給予的邊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貨物全免關稅和環節稅的優惠政策,持續開展邊民互市個體工商戶登記和邊民備案管理。將符合參與邊民互市貿易條件的邊民按照每戶1人進行分批注冊邊民身份,邊民可以採取邊民個體工商戶、落地加工企業、邊民互助組和邊民合作社等4種組織形式從事互市貿易經營活動。目前,耿馬7個邊境村共有邊民18254人,其中可參與邊民互市貿易人員12899人,累計完成邊民認証10866人,基本實現7個邊境村邊民認証全覆蓋,注冊成立邊民互市專業合作社8戶,注冊邊民互市個體工商戶3251戶。

  “在邊民認証全覆蓋的基礎上,我們通過完善稅收征管機制,建立了孟定清水河口岸邊民互市系統銀行結算業務和邊民互市貿易‘互聯網+’新模式。”清水河社區監督委員會主任字國朝說,通過使用“邊互通”App,大幅提高邊民互市貿易人員、貨物通關效率,破解了邊民互市商品無法開具增值稅發票、無“身份証”導致流通難的問題,有力促進了互市貿易電子商務、跨境結算、落地加工的融合貫通,實現邊民互市規范化管理。

  針對邊民互市貿易經營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臨滄市打好互市基礎,變“單打獨斗”為“抱團取暖”。構建“黨組織+合作社+企業+邊民”的發展模式,以臨滄孟定清水河口岸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為市場運營平台,負責為邊民參與互市貿易、商品交易提供服務平台,邊民互市貿易合作社對邊民進行統一管理並運營邊民互市貿易,合作社以實際交易票數按比例提取收益給邊民所在村集體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

  智慧化的邊境口岸、日益提升的通關效率、因地制宜的優惠政策、抱團取暖的發展方式讓孟定清水河口岸周邊的群眾紛紛豎起了大拇指。“我們在‘邊互通’App上可以獲取種類繁多、物美價廉的商品,還可以在完成海關申報等手續,改變了以往需要邊民到現場申報錄入的傳統模式,效率提升很多。我參與邊民互市的熱情更高了。”正在通過“邊互通”App進行海關手續申報的清水河社區居民李先生說。

  下一步,臨滄市將持續推動邊境貿易創新發展,做好孟定清水河口岸邊民互市進口一、二級市場線上交易、結算、開票,加快推進進口邊民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促進口岸貿易從“通道經濟”向“落地經濟”轉型升級。(李春林)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