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雲南 從“新”出發
“一件事一次辦 ”助力營商環境再提升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今年8月30日是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雲南自貿試驗區)挂牌五周年,從最初的藍圖構想,到如今的欣欣向榮,雲南自貿試驗區不僅是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開放前沿和窗口,更是投資興業的熱土。五年來,雲南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全力推進相關領域改革開放創新,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隻需跑一次綜合服務中心,提交—套材料,就可以辦理所有事項,當天就拿到了3個証書。”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河口邊境經濟合作區)(以下簡稱“紅河片區”)綜合服務中心推出的“一件事一次辦”服務,讓永和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前廳部經理方思妹很滿意。
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綜合服務中心。人民網記者 庄志斌攝
今年3月,綜合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上門走訪企業時了解到永和酒店正在籌備開業,就及時安排了工作人員根據酒店的需求,整理所需証照及材料清單,並在材料准備過程中多次提供指導和審核服務。“尤其是對項目建設進行靠前服務,為我們提供了‘一對一’服務,主動告知了我們需要辦理的事項和所需材料,並免費提供了幫辦服務、上門服務,貼心又方便。”方思妹說。
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管委會挂牌成立五年來,以“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牽引撬動政務服務各方面改革,進行流程再造,助力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
在綜合服務中心辦理業務的群眾絡繹不絕。人民網記者 庄志斌攝
據介紹,紅河片區承接雲南省、紅河州賦予的182項管理權限,實現“區內事區內辦”,“一業一証”、証照分離、“五免一自助”等舉措全面落地,企業開辦實現“零跑腿、零材料、零成本”,企業經營實現“准入即准營”“一証准營”。推行建設項目“先建后驗”和單體工程竣工驗收模式,工程建設項目自申請至開工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
“現在有了這些新政策,不僅簡化了流程,還提高了效率。由原來的一個多星期變為現在的1天。”方思妹對此次改革贊不絕口。
同時,紅河片區聚焦企業需求,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全過程管理服務機制,組建審批服務專班,先后為觀品科技等企業開展上門服務、免費幫辦代辦服務。綜合服務中心商事服務科科長向慧瓊說:“我們梳理了開酒店、開超市等48項‘一件事一次辦’主題事項,推行‘一窗受理、並行辦理’服務模式,讓企業的跑動次數、辦理時限大幅壓減。”
河口縣政務服務管理局工作人員羅明花在綜合服務窗口工作多年,見証了行政審批手續的“減負”過程。“以前跨境務工排長隊,現在線上審批﹔以前需要半天才能辦完的業務,現在30分鐘就能辦完。”羅明花舉例,比如想開超市,改革后辦証的跑動次數由原來的6次壓減至1次,審批時間由原來的6個工作日壓減至1.5個工作日,壓縮率分別為83%、75%。
群眾在綜合服務中心辦理業務。人民網記者 庄志斌攝
“一件事一次辦”是紅河片區優化服務場景、精簡辦事流程的縮影。紅河片區堅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大力實施“極簡審批”“極優服務”“極致開放”“極誠政府”“極准監管”的“五極”營商環境示范行動,全力推進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提升服務質效,企業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持續提升。“一件事一次辦”“一業一証”“政企面對面”“PDCA”閉環管理機制等22項改革經驗做法獲全省復制推廣。
四川獨盈商貿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回憶道:“當時我們公司的注冊過程非常順利,多虧了紅河片區管委會提供的上門服務、免費幫辦代辦,讓我省去了很多繁瑣的手續。這種服務模式真是貼心又高效!”
據介紹,紅河片區挂牌以來,綜合服務中心為企業群眾辦理政務服務事項超188萬余件,2024年上半年辦理21.23萬余件,日均辦件1600余件(按每月工作日22天計)。自2020年5月開展“一件事一次辦”以來,目前共開展涵蓋48項主體事項“一件事一次辦”1.93萬余件。
深化“放管服”改革,“一件事一次辦”“一業一証”、政企常態化溝通平台推進營商環境再上新台階……紅河片區走出了一條開拓進取、不斷創新的自貿改革發展之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