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國內

智慧養老,如何實現從“有”到“優”

2024年07月24日08:5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智慧養老,如何實現從“有”到“優”

  觀眾在深圳智慧養老展上體驗康復設備、了解智慧長者助餐系統。新華社發

  觀眾在深圳智慧養老展上體驗康復設備、了解智慧長者助餐系統。新華社發

  河北唐山市古冶區一家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在指導老人進行康復訓練。新華社發

  在浙江青田縣鶴城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一位老人在用健康一體機測血壓。新華社發

  在天津靜雅老人院內,年輕人為老人拍攝短視頻。新華社發

   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97億,佔總人口的比重為21.1%﹔65歲及以上人口達2.17億,佔總人口的比重為15.4%。如此龐大的老年人群體,如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也是一個亟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積極為廣大老年人探索數智頤養新路徑,不斷提升智慧化的養老服務能力,助力守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智能健康小站裡,老人熟練地點擊自助設備測量血壓、血氧﹔舞蹈房裡,銀發一族翩翩起舞,並通過手機直播吸引全國網友點贊﹔躺在床上無法起身的話,依托智能手環可實現24小時直通智慧養老大數據平台……

   然而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我國智慧養老服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仍面臨部分產品操作煩瑣、形式大於內容,服務模式有待進一步改善等一系列問題。

  1.智慧養老產品帶來哪些便利

   今年5月,2024第十屆中國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在北京舉行。博覽會上,眾多養老服務品牌、智慧養老信息技術、適老環境與設備用品等集中亮相,一系列互動體驗讓大家切身體驗到科技與智慧帶來的便利。

   “這款機器人能不能在老人屋裡無障礙行走?”“老人摔倒會觸發報警系統嗎?”博覽會現場,一款長者陪伴機器人引起觀眾好奇。據了解,這款機器人不僅能夠在居家場景下自如行走,還能為老年人提供生活助理、緊急救助、社交配合等服務。

   當前,科技進步催生了一大批智慧養老“黑科技”產品,引領智慧養老新潮流:一鍵通呼叫、智能煙感器等設備,為老年人提供實時健康監測等服務﹔護理機器人、家務機器人等產品,給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智能升降沙發、防走失定位鞋、氣囊防摔衣等產品,讓老年人的安全多一份保障……

   同時,工信部、民政部、國家衛健委三部門近年來先后發布三版《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共遴選了228項智慧健康養老產品、204項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品項目包含健康管理類、養老監護類、家庭服務機器人等類別,精准對接老年人多樣化健康養老需求,促進了智慧健康養老產品的普及應用。

   這些智慧養老“黑科技”在實際應用中效果如何?

   不久前,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金閶街道彩香二村北社區工作人員上門為當地高齡獨居老人黃阿婆的家裡安裝了一款防跌倒探測儀。“對老年人來說,年齡越大,發生跌倒並因此受傷或死亡的風險越高。防跌倒探測儀能夠主動識別跌倒行為並立即報警,更好守護老年人安全。”社區工作人員表示。

   “智慧養老產品的目的其實不是簡單地代替人工,而是能讓老年人更加便捷地適應和使用。”泰康之家相關負責人表示,許多老人半夜上廁所特別容易摔倒,通過引進智慧床墊,可以實時監測老年人的狀態,以便及時提供幫助,“要提供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必須擁抱科技,但更應思考如何在‘智慧化’的同時兼顧‘適老化’。”

   “隨著感知、高精度定位、健康監測等技術的發展,養老服務產品將進一步向智能化發展。”民政部養老服務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民政部將聯合有關部門推動關鍵技術、核心器件、重點產品研發創新,造福更多老年人。

  2.智慧是手段,養老才是目的

   在智慧養老產品變得越來越豐富的同時,相關服務能否跟上?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多地正在嘗試將智慧養老“產品”與“場景”進行連接,以此為老年人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養老服務。

   臨近飯點,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的王大爺熟練地操作著手機,跟著導航,走進了離他最近的“分外鮮”幸福食堂。近年來,杭州積極打造“全城通”智慧助餐模式,老年人隻需操作手機打開“浙裡辦”App,搜索“杭向頤養”,點擊“去用餐”,就能看到附近的老年助餐點。

   據了解,在“全城通”的老年食堂,老年人可以用自己的社保卡(市民卡)、“長者碼”,或者通過“人臉”驗証來就餐,做到了全市助餐“卡、碼、臉”通用。“我們根據年齡段為老年人提供5折至8折優惠折扣,隻要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不論戶籍,可在任意‘全城通’助餐機構享受優惠政策,打破了以往老年人隻能在戶籍地老年食堂就餐、隻有戶籍老人才能享受優惠的限制。”杭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你看,隻需用手機登錄智慧系統,就能選擇自己需要的專業上門護理、日常照料等服務,別提多方便了。”走進廣東省佛山市頤養院,寬敞的院落溫馨整潔,歡快的歌聲、笑聲不時響起。

   近年來,佛山市加強智慧養老建設,以科技賦能養老服務。佛山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3年起,市民政局在禪城區、南海區開展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智慧化、精准化、便捷化水平示范點建設。禪城區在“智慧黨建”平台上設置“禪頤居養老服務”板塊,採取“線上下單、線下服務、系統監管”的方式,為老年人及其家屬提供“便捷下單、靈活支付、實時評價”的服務體驗﹔南海區打造一個區級智慧養老服務平台,以高效的智慧養老指揮中樞,匹配400多家養老服務機構及服務商,為老年人提供10大類144項服務。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黨俊武表示,智慧是手段,養老是目的,兩者缺一不可。智慧養老不能隻追求技術的“高大上”,還要真正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把“服務”放在首位。因此,在智慧養老服務發展過程中,要注意避免重技術輕需求、重產品輕服務、重概念輕場景,要以老年人為本,做到讓老年人生活更便利。

  3.如何幫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當前,數字化浪潮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由於相關技能的缺乏,老年人往往會感到無助。於是,一個問題逐漸浮現:這些智慧養老的產品和服務,老年人真的會使用嗎?如何讓這些產品和服務真正成為他們的好幫手,而不是擺設?

   近日,一場“科技科普進農村”活動在北京市豐台區玉泉營街道黃土崗村開展。北京市夕陽再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志願者正在教老年人學習如何拍攝短視頻,如何使用照片打印機、智能屏和智能音響設備等。不少村民表示,希望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讓他們能夠更好享受數字生活的便利和樂趣。

   “作為青年助老公益組織,北京市夕陽再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專注於科技助老公益服務,目前已在全國29個城市的100余所高校中成立志願服務隊,每年活躍著近萬名志願者,我們希望激勵更多青年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副教授、夕陽再晨公益組織發起人張佳鑫介紹。

   讓老年人學會使用智能設備、智能應用,真正享受智能化養老服務,離不開全社會的努力。

   來自廣西南寧的雷阿姨是南寧“老朋友”志願服務隊中的積極分子,她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幫助身邊的老年人學會使用智能手機。自加入志願服務隊后,她便處於全年無休的狀態。“我們多跑腿,老年人就可以少跑路,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雷阿姨說。

   雷阿姨的故事,只是全國智慧助老公益行動的一個縮影。得益於該行動,一位位被智能科技隔絕在外的老年人,透過一個個小小的手機屏幕,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副秘書長高宏介紹,截至2023年6月,全國智慧助老公益行動已完成了全部的志願計劃,為全國29個主要城市的70萬老年人送去了手機教學的公益服務,讓“年齡”不再成為壁壘,讓老年人也能享受數字時代新紅利。

   “接下來,我們還將在北京20所老年大學中,開設常態化智慧助老課堂,為老年人無障礙的數字環境建設提供幫助支持。”高宏說。

  4.多措並舉,打通老有所養“最后一公裡”

   在採訪中,不少專家指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智慧養老正在成為破局之道。這就需要正確引導養老市場,推動智慧養老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

   近年來,民政部將智慧養老作為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銜接、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積極探索應用信息化手段創新服務管理模式,建設智慧養老信息化系統,應用數字化養老服務產品,打造智慧化居家養老服務體系。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相關負責人說,如今,智慧養老相關政策標准日益完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關於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關於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印發,旨在通過政策引導,不斷提升養老服務的科技含量與智能化水平,讓老年人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貼心的服務。

   同時,多部門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發展行動計劃、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遴選、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等工作,有效拓展信息技術在養老領域的應用,讓智能化服務更適應老年人需求。

   此外,依托民政部“金民工程”開發建設的全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於2021年實現全面應用推廣。系統供“部—省—市—縣—鄉—村”和機構7級25萬個用戶使用,已實現養老機構備案、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登記、養老機構專項治理等業務全流程在線管理。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將聯合有關部門進一步聚焦智慧養老服務的未來發展,圍繞老年人生命健康,推動關鍵技術、核心器件、重點產品研發創新,特別是老年服務機器人、智能康復輔具產品等老年用品研發,支持養老監護、應急救援、康復訓練等可穿戴設備及智能終端產品開發。

   “同時,還要進一步推進智慧養老場景廣泛應用。”該負責人介紹,“比如,圍繞康復輔助訓練、生活照護等高頻服務需求,打造智能家庭養老床位、智慧助老餐廳、智慧養老院、互助養老等兼具推廣性和實效性的智慧養老場景,適應智慧養老服務細分化和規模化發展需要,讓科技真正惠及每一位老年人。”(記者 任歡、楊桐彤、方曲韻)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