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四川成都與雲南保山,隻有"一杯咖啡"的距離

李容蟬 張玉祥
2024年07月08日09:33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1140公裡,開車約要13小時15分鐘,這是四川省成都市寬窄巷子到雲南省保山市丙悶村的距離。過去的16年裡,壹丁咖啡創始人老丁駕車往返兩地近200次。

高黎貢山腳下,怒江從峽谷中奔涌而出。盛夏的保山,群山綿延、一片綠意盎然,連片的咖啡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走進壹丁咖啡庄園,老丁的卡通形象化身“服務員”在門口招攬顧客,大大的頭、瘦瘦的身子,也倒像幾分老丁的形象。

“成都寬窄巷子與保山潞江壩的距離,就是‘一杯咖啡’的距離。壹丁咖啡成都寬窄巷子店是雲南小粒咖啡的展示窗口。”老丁很自信地說罷,端起咖啡杯小抿一口。

壹丁咖啡庄園全貌

壹丁咖啡庄園全貌。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兩千畝庄園圓一粒雲南小粒咖啡夢

2008年,壹丁咖啡在成都寬窄巷子開門迎客,16年來隻售賣雲南小粒咖啡。

老丁真名叫丁志,這位在成都打拼16年的安徽人,把自己的事業扎根在高黎貢山,都源於那雲南小粒咖啡。

早在2008年,老丁就把在保山建立庄園納入自己的人生規劃。

如今,壹丁咖啡庄園擁有800畝小粒咖啡種植基地,1200畝咖農合作社以及兩家咖啡加工廠、一個咖啡種植研發室。能產出卡蒂姆、波旁、粉波旁、瑰夏、卡杜拉等多種咖啡品種。

十多年的學習和考察中,老丁已經摸清了咖啡豆種植和生產的要點。他也深深明白,若要穩定生產高品質雲南豆,除了有庄園,還考驗庄園在生產中各個細節的把控。

於是,他制定好了一套咖啡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在種植、烘焙、銷售三個環節中均設立嚴格的品質控制體系,保証咖啡豆的生產質量。

老丁十分了解高黎貢山優越的原生態環境,他也知道,種植過程中一大阻礙就是可能發生的病虫害。於是在種植過程中,老丁專門定制了一套咖啡樹的養護和病虫害防治方案,保証咖啡豆的天然、健康和高質量。

壹丁咖啡有一條標語:隻用7天內新鮮烘焙的雲南小粒。為了這句話,十多年來,無數個夜晚老丁都在烘焙咖啡,讓店裡的咖啡豆隨時處於新鮮與品質的峰值。

對於咖啡種植的布局,他也早有謀劃。2022年,為在國際競爭中保護品種源頭,壹丁咖啡出資將上百年歷史的24棵原生小粒咖啡母樹進行保護。

老丁和農戶正在觀察咖啡豆。

老丁(右三)正在觀察咖啡豆。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壹丁咖啡的故事從一家小店講起

壹丁咖啡的開局頗為艱難,第一家“店”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路邊攤,這還是老丁在天府廣場露宿了4個月,變賣家當開起來的。彼時的他也不確定如此賭上全部身家能否在這個陌生的城市立足,但對他而言,“就是想做咖啡”。從路邊攤到寬窄地標店,當中種種波折困難,老丁已不再刻意提起。回看如今布局,輕舟已過萬重山。

商業不能隻靠情懷,靠著老丁十來年的苦心經營,如今壹丁咖啡有了咖啡店、咖啡學院、咖啡加工廠、咖啡庄園、咖啡研發室和咖啡旅游民宿6大業態相結合的規模化產業。

談及未來對壹丁咖啡文化內核的打造,老丁認為:“咖啡館的內核是由消費者體現的,消費者在你的店鋪裡是怎麼樣的心境和態度,你的咖啡館就是怎麼樣的內核。”

“所謂咖啡館,應該是一座城市展現自己人文風情的濃縮,而不單是一個拍照打卡的地方。”從咖啡店到全產業鏈,壹丁咖啡還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

老丁說:“‘中國咖啡’的概念,從模糊到具象,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通過不斷培育產業土壤,構建完善我們自己的人文內核。借助獨特的產區、氣候和品種優勢,通過幾代咖啡人的努力,必然能迎來超越和輝煌。”

農戶正在分揀咖啡豆

農戶正在分揀咖啡豆。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咖啡 讓我在高黎貢山下有了遠方的家”

白天,咖啡種植者們在壹丁喝咖啡、談產業﹔夜晚,舞台上演繹著成都的民謠與川劇。演出結束,老丁和來賓們圍在一起品鑒咖啡。

老丁與咖啡種植者也是“雙向奔赴”:他想通過培訓幫助咖啡種植者提升自身專業度,產出更加優質的保山小粒咖啡﹔咖啡種植者也十分喜歡這個在成都開咖啡館的“新保山人”,十多年來,年年不落地邀請老丁吃殺豬飯。

“咖啡,讓我在高黎貢山下有了遠方的家。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在堅守16年的寬窄巷子店,辦一場真正屬於保山小粒咖啡的咖啡文化節,並邀請咖啡種植者前去做客。”老丁曾手寫過一封信給咖啡種植者,滿滿三頁紙,訴說著他對高黎貢山的熱愛、對當地咖啡種植者的感情以及對壹丁咖啡多年發展的心路歷程。

在老丁看來:“咖啡種植者的專業度提升,種植的咖啡品質變高,不僅是讓壹丁咖啡的口碑更好,種植者的收入也能夠獲得更高的收入,這是一個雙贏的事。”老丁與雲南小粒咖啡的故事,還在繼續……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