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挑水巷,青石板上刻寫的時光印跡

2024年07月02日09:22 |
小字號

往事在不停地追我們,因此我們必須跑得更快。當時光機開始刻下一座城市的所有符號,新聞早已記錄下民生的點點滴滴,那些隨著時光流逝的人和事,終將消散在城市不斷升騰的煙火中。昭通中心城市裡的老街老巷,總是開啟我們對故鄉與異鄉的獨特記憶,那些回不去、尋不到的都是故鄉的痕跡,觸手可及的也都是異鄉的訊息。

近鄉情怯,每一個籍貫為“雲南昭通”的人,無論走多遠,都是故鄉昭通最小的孩子。於此,我們以時間為軸線,以昭通城的街巷為維度,以熱烈的人和事為向度,以文字、圖像、視頻為鏡像,帶你看昭通街巷。

以時間的名義,還你一份沉甸甸的昭通城市記憶。

鳥瞰昭陽,是縱橫交錯的線條勾勒的城市輪廓,而翻開她的“裡子”,這城這街這巷充盈著或大或小的細枝末節。

昭陽有許多巷子,多到一口氣數不完,是街巷文化保存得極為完整的城市之一。巷子裡裝著普普通通的生活,也藏著這座城市獨特的風情。挑水巷,一箭之遙的青石板路上,歲月不斷刻寫著昭通尋常街巷裡的時光印跡。

(一)

汽車停在轅門口廣場,步行經過喧鬧的北正街,拐進挑水巷,我們便被它的那片幽靜和安然所吸引,踏著由一塊塊油光發亮的古石鋪就的青石板路進入小巷深處。小巷裡,無論是蒼翠欲滴的山茶,抑或羽葉幽藍的翠雲草,都帶有精心養護的一份安然,淡看每一位來往於小巷的人。來與去的人,仿佛都從未來過,亦從未離去。

挑水巷,不長不短,慢悠悠地走一走,10分鐘足矣。巷道不寬不窄,四五人並行亦可。巷子與陡街並排,卻沒陡街喧囂,如同不顯山露水的智者,隱於一隅。小巷安然,居於此處的人過著閑適的生活。

挑水巷的幸福,真實可親,伸手便掬一捧在手。

向右拐個彎,順著小胡同走十步,低矮的房子裡有人生活,微弱的光亮透出窗戶。

“你們找哪個?”

在老人的詢問聲中,我們說明了來意,老人熱情地接待了我們。

三四十平方米的屋子裡,充斥著一股藥香味,一張電腦桌安放在過道邊,電腦頁面停留在股市的走勢圖上,提示著老人日常的喜好,旁邊緊挨著的是一台雙開門廢舊冰箱和一台四開門大冰箱。“那台廢舊冰箱留著當儲物櫃用,大冰箱是小兒子去年買給我的。”老人介紹說。

老人名叫黃順華,永善人,1972年嫁到昭陽區,定居挑水巷,今年75歲,生育了3個孩子,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他們現在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大女兒開出租車,二女兒在勞教所工作,小兒子在昆明機場做地勤工作。

“這屋子是婆婆的父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買下的。”滿頭銀發的黃順華回憶起年輕時從婆婆口中得知的一些陳年往事。解放前,婆婆的父親有著做鬆花蛋的手藝,全家就靠著賣鬆花蛋的營生過日子,在勤儉持家的家風下,一家人積攢了不少財富,日子富足有余。

坐在黃順華家的沙發上,眼前的小桌上擺滿了各種藥品,環顧四周,很有年代感的置物架上隨意擺放著鍋碗瓢盆,灶台整潔干淨。在我們的追問下,黃順華的思緒又回到了青春芳華的年代。

20世紀70年代,黃順華夫妻在原昭通機械二廠(縣級)上班。那時,正是全國各地經濟發展、社會建設的時期,機械廠裡的機械設備可謂供不應求,能在機械廠上班更是大家夢寐以求的。用黃順華的話來說,那時的機械廠紅火得不得了,吃飯有供應糧。黃順華家的房屋位於挑水巷61號,距離北正街僅100米,挑水巷當時是昭通城最繁華的地段之一。黃順華清楚地記得,那時,現在的洋人街、清官亭周圍都是農田。

吃穿不愁、生活順心,日子就這樣慢悠悠地過著。

(二)

可是,生活中哪有一勞永逸的好事。

20世紀80年代,土地改革加上企業改制,猶如晴天霹靂,讓黃順華一家不知所措。面臨下崗,不再有供應糧,吃飯得靠自己……過慣了順心日子的一家人,什麼都得從長計議、重新開始。

逆境中的磨難,隻會讓生命更加燦爛,即使前路艱難,也要勇往直前。如今,黃順華的子女皆已成家立業,她自己的晚年生活幸福,一家人迎來了柳暗花明。在挑水巷生活了50多年,黃順華最幸福的時光莫過於子女有事做、有一番成就。

曾經的挑水巷,是昭通城的中心,農村的女人想嫁進來,農村的男人想成為城裡人,隻為享受城裡的各種優越條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始終眷顧勤勞的人。如今,廣闊的田野上家家戶戶生活富足,那些不思進取的終將被遺棄,還過著清苦日子的他們,又開始向往農村生活。

挑水巷這個名字,對黃順華來說不只是一個地名,還是她一生記憶的符號。挑水巷這個弄堂,對黃順華來說不只是一條巷子,還是她一輩子安身立命的地方。不管是清晨還是傍晚,不管是雨天還是晴天,不管是前擁后倚還是獨自一人,黃順華每天都要順著挑水巷上上下下、來來回回好幾趟,陽光下,滿頭銀發的她,精神十足……

挑水巷,因挑水而得名,是一條充滿人情味的百年老巷,記錄了一段艱苦歲月,承載了老一輩昭通人的記憶。

民國乃至解放后的一段時期,自來水還沒引入尋常百姓家,每天睜開眼,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挑水。昭通人的飲水都是從大龍洞引來的。大龍洞的水經過官溝流進城,在原來順城街與崇義街中間的位置,有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的石砌水池,全城的人都在這裡挑水以維持生活。由此,出現了以挑水賣為生的職業,一些窮苦的人就在這裡取水挑去賣。

這段史料記載的內容,與我們採訪的幾位老人所說的基本一致:這條巷子是進入城中心最省時、最省力的道路,久而久之就成了大家口中的“挑水巷”。那時,每天挑水的人總要濺一點水在地上,以至於巷子裡總是濕漉漉的……

時光劃過,如今已難尋那些挑水的日子,青石板路依舊,陳磚舊瓦及斑駁的牆體讓人浮想曾經的場景。

(三)

與黃順華家相對的左側,挑水巷72號,是蔣氏宅院。

推門而入,走過一條狹小的過道,典型的四合院房型別有洞天。陽光透過四合院的雕花窗櫺,洒在鋪滿石板的院落裡,溫馨而恬靜﹔陽光透過天井洒在院落中,光影斑駁,繡球花、月季花競相綻放,優雅而淡定。

坐在院中,可以看得出曾經的院落布局典雅,軸線分明,左右對稱,盡顯古朴意韻﹔曾經的青磚灰瓦、雕花門窗、飛檐翹角,每一寸空間都訴說著古朴與寧靜。

尋主人不遇,正當我們欲離開時,一位老人悠閑地拖著菜兜回來了。老人一邊和我們搭話,一邊把今日所買的菜一一拿出來。韭菜、辣椒、菌子、小瓜、白菜……一家人一天的菜備齊了。老人名叫蔣正發,今年78歲,大兒子一家與他們老兩口一同居住。

交談中得知,蔣正發居住的宅院已有百年。關於門前這條巷子的歷史故事,蔣正發說得頭頭是道。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擴建利濟池,用條石鑲砌。池深2.33米,周長129.33米,面積641.2平方米,可容水1490立方米,更名“下水塘”。明渠於1943年建成,10公裡長的明渠將水從大龍洞引至八角亭,流入八角亭水池,上水塘、下水塘所儲之水供城內居民飲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安裝了封閉式的水管,水管接通后,水池慢慢地失去了用戶,偶爾隻有人洗洗東西了。

“挑水巷”一名,是因人與水的故事而取。那時的挑水人有兩種,一類是專職挑水謀生的人,此地為昭通城的中心,街面上富戶多,日常用水都由挑水賣的人來承擔﹔另一類是為生活用水而挑水的人,這樣的人居多。

其實,挑水是一項技術活。掌握平衡、降低重心、小碎步是其技巧的核心,這些技巧不僅能幫助挑水者更有效地運輸水,還能減少挑水過程中水的洒落,從而提高效率。掌握這些技巧需要一定的實踐和經驗,“沒有掌握技巧的人去挑水會被扁擔所傷。那時,家家都有一根最好挑的扁擔。”蔣正發說自家最好用的那根扁擔在接通水管后就不見蹤跡了。

挑水也有講究,在時間上,一般會選擇在清晨。因為清晨水裡的雜物較少,水質干淨透明,這種水喝著放心﹔有時候也會在傍晚挑水,這個時候去挑水,可以順便將臟衣服和其他物件帶到水源處的洗刷池清洗,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那麼,曾經的水塘又在哪兒?

據蔣正發回憶,是在順城街與饞嘴街(現崇義街)之間。那是個長方形的石砌水池,叫法不一,有人叫水塘子,也有人叫大水塘。此水池裡的水來自大龍洞,流經二十五孔橋,進入昭通城。通了自來水后,該水池漸漸荒廢,被填埋於20世紀70年代。

(四)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這裡居住的多是匠人,他們靠手藝吃飯,一代傳一代,至今傳了幾代人,有的已經說不清楚,隻知道爺爺的爺爺就在這兒做這營生。”

“大人進城必到挑水巷,那裡有各式各樣的家什,讓人信得過的家什。隨行的孩童連蹦帶跳,跑到鄰近的饞嘴街(現崇義街)買上一串糖葫蘆、一個燒洋芋,喝上一杯冰涼的木瓜涼粉。”

對於蔣正發的大兒子蔣榮德來說,家門口這條巷子給他印象最深的還是曾經的舊物交易市場。

挑水巷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是舊物交易和五金加工市場。巷裡密密麻麻地排列著一家家鋪子,鋪子裡有熊熊的火焰,有機床,是加工生產鐵器的地方。門口的攤子上,擺滿了人們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各種零件和器具,螺絲釘、斧子、鉗子、鋤頭、十字鍬……無所不有。這條巷裡還有收購舊貨的門面,舊器皿、舊字畫都有,解放前考古學家、收藏家張希魯先生收藏的好多文物,就是在這裡淘的,其中最有名的漢代雙魚銅洗差點被熔成銅水,這件銅洗現在成了昭通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這裡還有收購、售賣舊書舊報的,一些外地人到這裡就能買到需要的書籍,高高興興地攜回家去。還有寫信的、修鎖配鑰匙的。寫信的人耐心詢問,細細寫就,再搖頭晃腦、頗有韻律地讀一遍,成了舊城的一道風景。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最后一批挑水人被政府安置、安頓,挑水這個行業就漸漸淡出了歷史舞台。隨著國家的強大、社會的發展,經濟條件不斷向好,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挑水的日子已成為過去,挑水人也就漸漸消失了。

曾經的挑水巷,是典型的老巷子,寬不過3米,兩邊不太整齊的老房子,構成了挑水巷的風情。雖然它如今已不再是昭通最熱鬧的地區,卻仍殘留著一抹繁華的影子。如今,小巷仍在,有代寫(文書)、裁衣、刻章等店鋪,也有手機貼膜、美甲、小吃、修鎖配鑰匙等行業。

挑水巷裡蔣家的百年老宅,歷經四代人。第一代即蔣正發的父親蔣國華一輩人,蔣國華一輩子做掌櫃,誠實守信、兢兢業業﹔第二代即蔣正發這一輩人,蔣正發年輕時曾是月中桂糕點廠的一名工人,手藝過硬、受人尊敬﹔第三代即蔣正發的子女一輩人,大兒子與其共同生活,平時自學中醫針灸以養家糊口,小兒子分戶居住於旁邊別院﹔第四代是蔣正發的孫子一輩人,孫女在外上大學,假期才回來。

現在,挑水巷堅硬的青石板上泛著歲月的輝光,時光不屑理會每個人的失意抑或風光,自顧自地往前走著……(唐龍泉飛 楊 明 文/圖)

來源:昭通日報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