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高質量推進應急廣播體系建設——

小廣播扛重擔保安全

2024年04月28日08:25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各位老表弟兄,今天和大家拉哈家常。春節團聚,大家注意平安出行,開車不喝酒,喝酒不動車……”這段土味十足的家鄉話來自麻栗坡應急廣播制播的方言音頻。

今年春節期間,雲南大山深處的許多村寨響起了“大喇叭”,用最直白、最鄉土的語言把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降溫防害等內容點對點傳遞到老百姓耳朵裡。“這個‘大喇叭’樣樣都交代,真是在為我們操心呢。”大家都說。

2023年12月29日,雲南省應急廣播平台正式開通,全省116個縣(市、區)20戶以上自然村實現全覆蓋,圓滿完成省政府2023年10件惠民實事的建設任務,提前2年完成國家“十四五”應急廣播體系規劃建設主要指標任務,整體建設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曾經因信息傳遞方式改變而淡出人們視野的小廣播肩負著新的使命回到了村村寨寨。

因地制宜 統籌建設

應急廣播體系是國家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突發事件應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雲南地質條件復雜、氣象災害多發頻發,每年僅氣象災害預警就達3萬多條。應急廣播能較好地解決災害信息傳遞“最后一公裡”的問題。在緊急情況下,應急廣播能快速、准確地向公眾傳遞關鍵信息,提供災害預警、避險指導等,幫助人們做出正確的決策,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障公共安全。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避免恐慌和混亂,增強公眾的安全感和信心。同時,提高應急響應效率,協助救援工作的組織和協調。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全面落實國家關於完善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的部署要求,連續兩年將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雲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將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列入雲南省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民生項目清單,並列為2023年省政府10件惠民實事之一。

為高質量推進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統籌推進﹔省級建立由分管副省長為召集人的聯席會議制度﹔省級成立應急廣播體系建設領導小組,以各級廣電部門為主體,實施平台建設、終端部署、傳輸網絡構建等重點任務﹔制定實施加快推進全省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的意見,細化推進建設的“施工圖”﹔宣傳、廣電等部門印發應急廣播管理暫行辦法,從技術、內容、播出等方面進行規范,並以廣電等部門為主建立考核機制、監測機制。

為務實高效推進應急廣播體系建設,雲南省選取元陽、廣南、瀾滄3個縣開展建設試點,重點在建設縣級應急廣播平台、健全傳輸覆蓋網絡、行政村布置應急廣播終端等方面探索經驗。在石林、武定建設示范點,探索管理和使用經驗。選取東川等47個縣(市、區)開展應急廣播系統發布預警信息的試點工作,結合防汛“1262”預警叫應、自然災害“123”快速響應等機制,規范氣象、防汛抗洪、地質災害等應急信息發布流程。

為確保應急信息快速播發,雲南省應急、公安、地震、氣象、廣電等部門不斷建立健全協同配合機制。各州(市)相繼出台應急廣播管理辦法,縣(市、區)設立播控管理中心,鄉鎮、村分別明確專(兼)職管理員,制定應急廣播管理、信息發布、安全播出等具體辦法,形成縣鄉村三級統一協調、上下聯動、安全高效的運行管理體系。

目前,雲南應急廣播體系共建成1個省級平台、16個州(市)級平台、129個縣級系統,各類終端超過12萬個,120個縣(市、區)完成20戶以上自然村全覆蓋。縱向與國家應急廣播平台、全省州(市)、縣級平台實現連通,橫向對接省應急廳、林草局、地震局、氣象局等信息發布系統,實現國家、省、州(市)、縣、鄉、村六級的互聯互通,可及時將各級應急信息發送到特定區域和人群,有力服務應急管理工作。

平急結合 發揮效益

2023年8月,屏邊利用應急廣播提前將特大暴雨預警信息傳遞到村組和村民,成功幫助白河鎮群眾53戶134人及時轉移,避免了人員傷亡。

2023年7月28日,盈江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后,當地村組利用應急廣播滾動播報天氣、山洪預警等信息,有效應對次生災害發生。

2023年,雲南應急廣播累計播發氣象等應急信息2728條次、受眾1673萬人次,助力避險轉移4.29萬人。

實踐証明,小廣播在災害來臨的危機時刻的確能扛重擔,在平時則能承擔起防災減災應急信息發布和日常信息宣傳工作等任務。

堅持“平急結合”原則,按照平時服務、急時應急的要求,雲南省推動村寨小喇叭發揮綜合大效益,讓小廣播成為黨的創新理論的擴音器。宣傳、廣電等部門制定應急廣播“七個一”日常宣傳工作方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列入日常播報計劃,將書面語變白話文,講老百姓能懂的道理。截至目前,累計播發近140萬次,各地群眾紛紛表示,小廣播接地氣、冒熱氣、有意思。怒江借助應急廣播開設每日一習語、每日一紅歌、每日一政策等專欄,累計開展日常宣傳播出2.5萬余條次,播出總時長3100多小時。

此外,小廣播還成為基層治理的助推器和強邊固防的揚聲器。全省精心策劃錄制普法、科普、反詐等廣播信息20萬余條,在各地滾動播放,覆蓋1026萬余名邊疆群眾,應急廣播成為推進基層治理的新渠道,被基層干部群眾形象比喻為“黨委、政府的嘴,基層干部的腿”。同時,雲南省應急廣播還用於普及惠民政策、加強法治宣傳、提升安全意識﹔傳遞公安、邊檢等部門及沿邊州(市)的邊境管控政策、措施等信息,有力推動25個邊境縣(市)680余萬群眾積極參與管邊控邊,祖國西南安全穩定屏障更加穩固。

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雲南省將不斷提高應急廣播體系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靠性,更好保障公眾安全、維護社會穩定。雲南省提出,持續推進20戶以上自然村、災害事故多發易發地區、鄉村治理重點地區應急廣播建設力度,提升應急廣播綜合覆蓋水平。豐富應急廣播應用場景,健全完善應急廣播內容體系、技術體系、政策體系。推動各部門信息協同對接,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應急廣播帶來的便利。拓展宣傳應急服務功能,努力打造應急廣播“建管用”示范,真正把應急廣播打造為能走進群眾心坎的擴音器、警報器、助推器、揚聲器。(朱丹)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