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國內

青少年科技競賽不該成為“拼爹游戲”

2024年04月20日09:0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青少年科技競賽不該成為“拼爹游戲”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日前,第39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名單公示后,個別獲獎作品受到質疑。一些獲獎項目被網友指出,根本不像是中小學生能做出來的水平,具備科研能力的碩士、博士才有可能完成。對此,大賽主辦方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回應,針對網絡上的質疑聲音,已有專人跟進核實。

從網絡討論來看,很多網友都認為獲獎作品中難免存在老師、家長的身影。比如,據網傳獲獎名單截圖,在大賽的青少年科技創意板塊,“基於蒙特卡洛算法的校門口便捷停車位的研究”獲一等獎,作者是來自浦東新區某小學的學生。而有博主稱,“蒙特卡洛算法”是自己當年考博的專業題。

據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點子想法肯定出自學生,家長和老師起到的只是輔導及幫助提高完善的作用。”但是,家長和老師的“輔導”究竟到了怎樣的程度,需要進一步調查和解釋。如果孩子只是“挂個名”,那麼就很難說這是屬於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成果。甚至有網友直言不諱道,如今一些青少年科技競賽已成為“拼爹游戲”——孩子的“科創水平”取決於其家長的學歷、科研能力和掌握的資源。

前段時間,北京郵電大學15名研究生聯名舉報導師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據封面新聞最新報道,有舉報內容顯示,導師鄭某曾要求學生們幫助其女兒參加創新比賽,稱該比賽能夠為其女兒的升學提供特殊貢獻,但最后以失敗告終。這一細節,也暴露出一些青少年科技競賽作品可能存在的“水分”。

青少年科技競賽的初衷,是展現中小學生的創意和學習能力,激發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這類比賽也有助於發現科研“苗子”,並對其及早培養。這些初衷,不該在執行中走了樣,變了味。

此前,媒體就曝光過類似問題。2015年,安徽某中學生憑借發明“便攜式霧霾污染氣體快速識別和檢測裝置”獲得多個省級、國家級獎項,並因此被合肥某重點高中錄取。后來,媒體調查發現,這名學生的父親是中國科學院合肥某研究院的院長,父子的研究成果高度相似,連外觀都幾乎一樣。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要堅決避免參賽項目明顯不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現象的發生,堅決防止由家長或其他人代勞等參賽造假行為。”

在青少年各類學科的競技中,理想的氛圍應該是讓孩子養成見賢思齊的意識,而不是看到經大人深度“助力”、遠超本年齡段應有的同輩“成果”時感到壓力。

我們不否認存在“天才少年”,但青少年科技競賽出現太多違背成長規律的“天才”,顯然是反常識的。這不僅挫傷普通孩子參與競賽的積極性,也有損整個社會的創新氛圍。重申青少年科技競賽的公平性底線,極為必要。(黃帥 )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