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國內

專家解析:北方沙塵天氣形成原因及未來趨勢

2024年04月15日08:3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方沙塵天氣形成原因及未來趨勢

今年3月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已發生3次沙塵天氣過程。中央氣象台從4月12日20時開始發布大風和沙塵暴藍色預警。此次過程是第4次沙塵天氣過程。截至4月15日,今年春季沙塵天氣過程次數較2000年以來同期均值偏少1次,較2023年偏少3次。

今年春季北方沙塵天氣為何較常年同期偏少?未來我國天氣狀況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地表植被覆蓋條件不利於抑制沙塵天氣

針對此次沙塵天氣的形成原因,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草調查規劃院教授級高工孫濤分析,近期蒙古國南部和我國新疆、內蒙古等地氣溫偏高,積雪融化,地表解凍,土壤疏鬆,並且我國北方地區大部分植被仍未開始返青生長,地表植被覆蓋度不足20%,植被覆蓋總體稀疏,地表植被覆蓋條件不利於抑制這次沙塵天氣的發生發展。

為何今春北方沙塵天氣較常年同期偏少

國家氣象中心環境氣象室主任張碧輝表示,今年春季冷暖空氣交匯的強度弱於2023年,不利於形成影響我國北方沙塵的天氣形勢,是沙塵天氣較2023年同期偏弱的原因。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李曉鬆介紹,對比2024年與2023年同期下墊面條件可以發現,影響我國華北地區的沙塵源區積雪覆蓋比例顯著高於2023年,華北地區1、2月份同比增加約10%,3月份增加5%。這一現象在蒙古國更為顯著。蒙古國土壤濕度也高於2023年,下墊面積雪覆蓋和土壤濕度條件使得今春沙塵天氣偏少。

此外,針對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我國氣象和林草部門已經初步建立業務合作鏈條。雙方從沙源地地表狀況監測、沙塵天氣預報預測、沙塵暴災害預警和應急處置、沙塵天氣復盤總結和影響評估、荒漠化防治氣象條件預報評估等方面開展全面深入合作,在業務實踐中逐步完善數據共享、聯合會商、預警叫應等工作機制,在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中形成合力。

近20年來,我國不斷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程度持續減輕。我國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也為防治沙塵、減少和削弱沙塵天氣起到了積極作用。

預計4至5月沙塵天氣過程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少

張碧輝介紹,受冷空氣影響,4月13日至15日,北方大部地區先后有4∼6級風。14日夜間開始,沙塵天氣逐漸影響京津冀地區,有弱浮塵天氣﹔15日夜間,沙塵天氣趨於結束。

日前,中國氣象局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行聯合會商,預計4至5月,歐亞中高緯度地區總體盛行緯向環流,影響我國北方地區的冷空氣活動偏弱,沙塵傳輸的動力條件相對較差,沙塵日數和沙塵過程數將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少。

會商指出,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厄爾尼諾海溫背景下冬春季總體偏暖,但冷暖起伏較大,容易出現階段性的強冷空氣過程,從而導致較強沙塵過程影響我國北方地區。

國家氣候中心預計,4至5月,我國北方沙塵天氣過程次數為5至7次,接近常年同期(6、7次)或略偏少,較2023年同期(9次)偏少﹔其中有1至2次沙塵暴和強沙塵暴過程,強度總體偏弱。平均沙塵天氣日數為3至4天,較常年同期偏少﹔較2023年同期(6、8天)偏少。 (本報記者 姚亞奇)

(責編:木勝玉、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