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雲南景東:傳承非遺老手藝 創造“新經濟”

2024年04月07日11:25 |
小字號

溫暖厚實的羊皮褂、獨具特色的大幫腔、歡樂喜慶的跳菜、做工精美的彝族刺繡……近年來,雲南省普洱市景東縣不斷挖掘非遺資源,用“老手藝”創造“新經濟”,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村民們表演跳菜。景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村民們表演跳菜。景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安定鎮青雲村,歷史悠久的傳統非遺文化早已融入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中,民間音樂舞蹈藝術得以傳承。53歲的吳健國是安定鎮“密撒把”民間藝術團隊的成員,多年來,他帶動了一批又一批跳菜人,讓景東跳菜文化薪火賡續。

村民們表演節目。景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村民們表演節目。景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隨著彝繡的保護性開發利用,青雲村的彝繡也從“指尖技藝”變成“指尖經濟”。今年59歲的李海仙是彝族非遺傳承人,很多繡娘慕名向她學習刺繡技能。多年來,她培訓了一批批能畫能繡的繡娘,她們創作的繡品也成為市場上的暢銷商品。

村民們表演跳菜。景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1)

村民們表演跳菜。景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更好地保護傳承彝族刺繡,帶動婦女在“家門口”靈活就業,2022年,青雲村成立村級企業,帶動本村及安定鎮其他刺繡愛好者就業。通過線上和線下銷售,全村年刺繡收入達10萬元以上。“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利用,讓非遺文化更多地走向市場。”安定鎮宣傳委員姜敏說。

繡娘正在刺繡。景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繡娘正在刺繡。景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發展非遺文化的積極作用正日益凸顯。景東縣將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的新路徑、新方式,不斷豐富非遺文化體驗形式,圍繞非遺與旅游融合,深入挖掘傳統表演、手工技藝等文化資源,推動非遺與旅游寬領域、深層次、高質量融合發展。(薛順琳、謝莎莎)

來源:景東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