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走訪慰問的“四字訣”

走訪慰問是黨同群眾保持情感聯結的關鍵樞紐,是黨踐行群眾路線、密切干群關系的重要法寶。領導干部要踐行“四下基層”優良作風,把身子俯下去、把問題擺上來,深入基層一線,用心用情念好“四字訣”,精准問需,靶向施策,真正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困難黨員和老干部心坎上。
以“走”字為先,嘮一嘮“家長裡短”。走訪慰問不應隻限於拍拍照、握握手等“打卡式”流程,要將走訪活動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對困難黨員、老黨員和老干部的狀況進行普遍摸底調查工作,在吸取往年經驗的基礎上確定慰問對象、慰問物品、慰問金和慰問方式。領導干部應堅持“走”字當前,下到基層,設身處地換位思考,詳細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生活狀況及家庭存在的困難,針對不同群體採取差異化的慰問方式。
以“訪”字為要,談一談“方針政策”。走訪慰問暖民心,關懷幫扶聚黨心。走訪慰問不僅要給慰問對象送去黨組織的關心和溫暖,還要通過“送學上門”等慰問方式,打造“行走”的學習課堂。領導干部要扮演好“訪談者”的身份,在訪談中向慰問對象傳遞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講透黨的理論,記好“訪談日記”。
以“慰”字為基,聊一聊“急難愁盼”。走訪慰問是否付出真心、投入真情,直接影響到慰問對象的內心感受,也檢驗著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和為民情懷。很多慰問對象年紀較大,常年獨自在家,缺乏子女的陪伴,在走訪中要把慰問對象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多和他們拉家常,鼓勵其掏開心窩子、打開話匣子,從“聊家常”中順藤摸瓜,摸清他們面臨的具體困難和所思所盼。
以“問”字為效,謀一謀“發展之策”。走訪慰問既要下基層、進家門,還要心連心、解難題。走訪慰問不是“一次性工程,要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原則。領導干部要在精准問需的前提下靶向施策,整合社保、醫療、教育等服務資源,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和辦法,切切實實地為慰問對象排憂解難,使真正有困難的民眾得到了及時幫助,寫好走訪慰問的“后半篇”文章。(陳夢圓)
來源:昆明經開區黨群工作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