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發揮重大工程的“乘數效應”(人民時評)

——經濟發展新亮點觀察⑥

石 羚
2023年12月26日08: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發揮重大工程的“乘數效應”(人民時評)

今年下半年,我國鐵路建設捷報頻傳:貴南高鐵全線運營,為沿線區域拓展新的發展空間﹔麗香鐵路開通運營,結束了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不通鐵路的歷史,麗江市至香格裡拉市最快1小時18分可達﹔連通京津冀地區的第四條鐵路干線——津興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407億元、同比增長7.4%。鐵路密集投產,交通網絡持續加密,為流動中國注入新活力,也為我國重大工程項目持續推進寫下生動注腳。

重大工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交通建設勇當“先行官”﹔修堤筑壩、連通水系,水利建設跑出“加速度”﹔尋油找氣、追風逐日,能源建設激發“新活力”﹔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場館建設按下“快進鍵”。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內陸,從南海之濱到北國邊陲,各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建設蹄疾步穩,拉動有效投資,增添發展動力,推動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

重大工程體量大,是保障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穩定器”。一段時間以來,總需求不足成為經濟運行的突出矛盾。重大工程建設規模大、周期長,能夠有效吸納投資、擴大內需,釋放我國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的需求潛力,助推經濟企穩回升。今年1至11月,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同比增長9.6%,增速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高6.7個百分點,投資帶動作用明顯。充分發揮重大工程牽引示范作用,有利於穩投資、穩增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重大工程戰線長,直接拉動力、間接帶動力都很強。以今年7月實現先期通水的引漢濟渭工程為例。從直接效果看,工程建設帶動了水泥、鋼鐵、物流運輸等相關企業的發展。從長遠影響看,這一工程潤澤關中、解渴陝北、帶動陝南,有利於破解陝西水資源瓶頸制約、實現水資源配置空間均衡,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重大工程往往也是各類新裝備、新技術的“練兵場”。從具備無人巡檢和自主導航等功能的水下機器人,到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混凝土生產信息管理系統,技術創新為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提供了保障,推動中國建造、中國制造能力水平進一步提升。由此可見,重大工程具有公共性、通用性、基礎性的特點,既能為產業鏈上下游發展提供機遇,也能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支持,還能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動力。更好發揮重大工程的“乘數效應”,對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重大工程建設還蘊含著巨大的社會效益。作為奮戰在平陸運河工地的建設者之一,廣西橫州市平塘村村民孫國旗感慨,“以往休漁期隻能補漁網、修漁具”,而如今,“休漁期也能在家門口掙錢”。前三季度,各地通過在相關建設項目中實施以工代賑吸納174萬余名低收入群眾務工就業。從吸納就業,到更好滿足千家萬戶用水用電需求,從改善生活環境,到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一批重大工程補齊民生短板,釋放發展暖意,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近期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著力擴大國內需求”。重大工程的有序推進離不開強有力的政策保障。今年以來,浙江啟動“千項萬億”工程,統籌用好多種融資工具,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山東建立重要項目協調機制,加大省級統籌力度﹔廣西開展重大項目“審批直通車”活動,創新服務舉措。保持“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責任感,持續發揮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更多重大工程將拔地而起,內需潛力將加快釋放,中國經濟將更具活力。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26日 第 05 版)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