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國內

財政部修訂中央財政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管理辦法——

4100億元獎補資金投向基層“三保”

汪文正
2023年12月06日08: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4100億元獎補資金投向基層“三保”

今年以來,中國地方財政特別是縣級財政的平穩運行備受關注。近日,財政部向各地下達2023年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以下簡稱“獎補資金”)預算,累計超4100億元,支持部分運行困難的縣級財政。同期,財政部公布修訂后的《中央財政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4100億元獎補資金如何用好、管好?時隔4年,財政部再次修訂獎補資金管理辦法,有何調整?

巨量資金支持“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獎補資金是指中央財政設立的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主要用於激勵引導地方保障基層“三保”等必要支出需求,獎勵地方改善縣級財力均衡度、加強縣級財政管理。

此次財政部向各地下達2023年獎補資金預算,明確用於保障縣級財政平穩運行,支持“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根據資金預算分配表,2023年獎補資金預算數為4107億元,比2022年執行數增長8.7%。其中,已提前下達3541億元、本次下達566億元。同時,為提高預算完整性,加快支出進度,財政部提前下達2024年獎補資金,待2024年預算年度開始后,按程序撥付使用。

下達2023年獎補資金預算當日,財政部公布了修訂后的《辦法》。記者注意到,修訂前的《辦法》中“三保”排序為“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修訂后,“保基本民生”超過“保工資”“保運轉”,被提到首位。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政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趙福昌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版《辦法》總則中將保障基層政府落實各項“民生政策”改為“基本民生政策”,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強化獎補資金管理的政策導向。

具體看,“保基本民生”的表述更為具體,明確基本民生支出“主要包括落實教育、社會保障、衛生健康等領域國家統一制定的政策,重點保障以人員或家庭作為直接補助對象的民生補貼類項目,以及有明確保障范圍和標准的基本公共服務事項”。

在“保工資”方面,明確財政供養人員經費“包括國家統一出台的基本工資、獎金和津貼補貼,規范的地方津貼補貼、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工資性附加支出和離休人員離休費等項目”,刪去“養老保險支出”,並在“地方津貼補貼”之前冠以定語、變為“規范的地方津貼補貼”。

在“保運轉”方面,進一步明確運轉經費“包括縣級機關事業單位自身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所發生的公用經費支出”。

趙福昌認為,此次修訂厘清了“基本民生支出”的范圍和標准,引導基層“三保”工作在“應保盡保”的同時,科學評估並充分考慮地方財政承受能力,做到“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體現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應有之義。

向基層和困難地區傾斜

獎補資金怎樣獎?怎樣補?

在資金分配和預算下達方面,財政部明確,主要根據縣級“三保”等必要支出需求、省級財政調控努力程度、財政管理績效及特殊因素等,採用因素法對省級財政分配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

趙福昌認為,“綜合系數”是調整后的新亮點。為支持地方提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水平,財政部按照一定比例,對縣級財政“三保”等必要支出需求,結合綜合系數給予補助。“按照各個地區的財政困難程度、‘三保’支出佔財力比重、人口等測算得出綜合系數,作為對縣級財政‘三保’等必要支出的補助標准,並加強相關轉移支付的統籌銜接,有效提升了資金分配的科學性。”趙福昌說。

同時,為改善縣級財力分布橫向、縱向的均衡度,縮小縣域間財力分布差異,獎補資金將對努力改善縣級財力均衡度的地區給予獎勵。一是按照各地縣級財力均衡度進行橫向獎勵,重點獎勵均衡度較高的地區﹔二是將各地年度間縣級財力均衡度進行縱向比較,對改善的地區予以縱向獎勵。

獎補資金還引導地方提高縣級財政管理水平。財政部明確,將依據縣級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結果,在規范預算編制、加強執行管理、增強財政可持續性等方面予以獎勵。《辦法》同時規定,對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精神的特定區域和事項,包括“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大減收增支等”,通過定額補助等方式給予階段性支持。在舊版《辦法》中,對上述事項的表述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落實重大減稅降費政策等”。

獎補資金比重動態調整。具體操作上,以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平均增長率為基准,對超過(或低於)基准增長率一定幅度的地方適當調減(或調增)獎補資金額。

“在獎勵機制設計上,修訂后的《辦法》既鼓勵地方改善縣級財力均衡度,也引導地方加強對‘三保’保障壓力較大地區的傾斜支持,體現了獎補資金作為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的設立初衷。”趙福昌說。

財政收入恢復增長,為基層公共管理及服務提供支撐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帶動地方財政收入保持恢復性增長。1-10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1624億元,同比增長8.8%。31個省份收入均實現正增長,其中14個省份保持兩位數增長。財政收入的恢復增長為基層政府實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落實各項基本民生政策提供了支撐。

保障基層政府的基本財力需要,不僅需從“開源”上著力,也需在“節流”上下功夫。

新版《辦法》充分體現了這一思路。例如,《辦法》採取逆向激勵方式,重申了人員控制的扣款情形:“對不切本地實際違規增加財政供養人員或財政管理出現重大失誤的地區,予以扣款。”

如何管好用好這筆超4100億元的資金?

細化落實分級責任制——縣級財政部門負責管理、安排和使用本地區獎補資金,科學統籌自有財力和上級補助,強化預算管理,動態評估本地區“三保”運行情況。同時,省市財政部門負責對下測算分配獎補資金,對困難縣區適當加大補助力度、給予資金調度支持。

筑牢風險應急處置“防護牆”——省級財政部門負責針對可能發生的“三保”風險事件做實應急處置預案。省市財政部門負責動態監測基層財政運行,確保“三保”風險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縣級財政部門對出現或預計可能出現的風險事件,及時報告上級財政部門。

趙福昌表示,《辦法》提出“縣級為主,市級幫扶,省級兜底”的原則,要求縣級財政部門負“三保”保障主體責任、省市財政部門負兜底幫扶責任,並從預案制定、動態監測、發現報告等環節完善“三保”風險處置機制。“分級責任制明確了各級財政部門的管理職責,有助於進一步推動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落實落細、建立縣級基本財力長效保障機制。”趙福昌說。

獎補資金要花在“刀刃”上。財政部要求,省級財政部門要督促指導市縣落實“三保”保障分級責任體系﹔地方各級財政部門編制年初預算要優先使用穩定財力足額保障“三保”需求,硬化預算執行約束,健全風險處置預案,切實筑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