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國內

電子導盲犬、無障礙導航、智能仿生手……

“黑科技”讓殘障人士開啟“無礙”生活

2023年11月30日08:24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黑科技”讓殘障人士開啟“無礙”生活

  觀眾在杭州拱墅運河體育公園體育場大廳體驗電子導盲犬“小西”。杭州第4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舉辦期間,在盲人足球比賽場地拱墅運河體育公園體育場,電子導盲犬“小西”為參加本屆亞殘會的殘障人士提供服務。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攝

  在杭州第4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火炬傳遞啟動儀式上,佩戴智能仿生腿的第79棒火炬手、射箭運動員葉金燕穩穩地完成了火炬傳遞。

  在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上拍攝的融合腦機接口技術與人工智能算法控制的新型仿生手。

  新華社記者 徐昱攝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推算,我國殘疾人總數約8502萬人,其中視障、聽障及肢體殘疾人數達5798萬人,佔比68%。在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如何讓殘疾人共享科技紅利、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近年來,電子導盲犬、智能仿生手、無障礙導航……一大批切中殘障人士生活“痛點”的科技產品,正努力消除他們與外界的數字鴻溝,很多殘障人士借此開啟了“無礙”生活。

  電子導盲犬:

  視障人士的“第二雙眼睛”

  隻需牽住“狗繩”,報一聲想去的區域,智能電子導盲犬“小西”便會緩緩啟動,為視障人士帶路。

  在不久前舉辦的杭州第4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以下簡稱杭州亞殘運會)上,智能電子導盲犬走紅網絡。“由它帶著我們,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方向了。”參加杭州亞殘運會的運動員說。

  目前,我國約有1700萬視障人士,導盲犬是他們出行、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工具,它也被稱為視障人士的“第二雙眼睛”。不過,由於培訓周期長、成本高,我國導盲犬數量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除了能導航,智能電子導盲犬還有其他本領。西湖大學機器智能實驗室成員聯合企業研發的智能電子導盲犬“小西”集成了激光雷達等多種傳感器。利用這些傳感器,“小西”可以對周圍環境進行判斷,實現自主避障行走。此外,“小西”還能播報路況,“聽懂”中英雙語指令,自動規劃出最優行進路徑,在檢測到障礙物時主動提醒用戶,並按需調整行進速度、改變行進路線。

  在現實生活中電子導盲犬的形態千差萬別,除了像真實導盲犬的機器人外,還可以是一部手機。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聯合企業一起,成功將電子導盲犬功能嵌入到導航軟件中。

  “在使用該導航軟件的過程中,如果用戶偏離了導航方向,手機就會以震動的方式反饋給用戶,提示當前路線是錯誤的並告知方向和偏離的角度。”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工程師沈廣榮告訴記者。

  無障礙導航:

  為腿腳不便者找到“坦途”

  對於乘坐輪椅出行的殘疾人來說,出行時非常擔心道路障礙多、無法快速找到無障礙衛生間。

  如今,打開一些地圖類App,選擇“無障礙模式”,界面就會顯示出沿途無障礙公共衛生間的位置,用戶還能看到通過無障礙電梯上天橋的提示。浙江省杭州市市民張華一邊指著手機一邊告訴記者:“對於我們坐輪椅的人來說,這個功能非常便捷,路線規劃也非常合理,它避開了很多障礙,讓輪椅無障礙通行。”

  線上的便捷,依托的是線下無障礙環境的高質量建設。現在,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公園、無障礙電梯等,已經成為很多城市的標配。

  2022年11月,高德地圖App新研發的“輪椅導航”功能在北京、上海、杭州首批試點上線。除了坐輪椅的殘疾人,腿腳不便的老年人、推嬰兒車的寶爸寶媽、提大件行李的行人也是該功能服務的人群。

  和普通模式比,“輪椅導航”的路線顏色不同,相關界面下方還有一句“已盡量避開台階和陡坡路段”的提示。

  高德地圖App的“輪椅導航”功能上線后,工作人員對其進行了多次升級,使該功能不斷完善。據了解,僅杭州市目前已有7.9萬個無障礙設施點被收入“輪椅導航”。如今,高德地圖App“輪椅導航”已累計提供了上千萬次規劃服務。

  “‘輪椅導航’功能的推出,會增強殘障人群的出行信心,我們也希望就此能喚起大家對無障礙人群的更多關注。”杭州市無障礙辦信息協調組組長馬志超說。

  智能仿生手:

  將運動意圖轉化為自如動作

  沒有電線的連接,也不用頭戴設備,僅憑大腦就能實現仿生手5根手指的獨立運動和手指間的協同操作控制……在近日舉辦的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上,一位來自塔吉克斯坦的參觀者請殘疾人跆拳道運動員倪敏成用毛筆寫下他的中文名字——阿布。

  倪敏成使用的這款智能仿生手產品,能檢測佩戴者的神經電和肌肉電信號,將佩戴者的運動意圖轉化為智能仿生手的動作。

  “我在和人握手時,能夠通過智能仿生手感受到他們的動作和力量。”倪敏成說。

  近年來,智能仿生手、仿生腿越發先進,通過佩戴這些裝置,肢殘者重新“長”出控制自如的手與腿。

  在杭州亞殘運會的開幕式現場,中國殘疾人游泳運動員徐佳玲戴著智能仿生手,通過腦波控制點燃主火炬。這隻陪同徐佳玲點燃主火炬的智能仿生手,採用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有10個活動關節和6個驅動自由度,能夠實現5根手指的獨立運動。

  在此之前,中國殘疾人射箭運動員葉金燕穿戴國產智能仿生腿參與火炬傳遞。談及穿戴感受時,她說:“智能仿生腿比之前的假肢好用很多,它的智能功能對我參賽非常有幫助。”

  此前,葉金燕穿戴的傳統假肢,需要兩根皮帶將其固定:一根皮帶用於將假肢綁定在左腿殘肢上,另一根皮帶則需將假肢連接到腰腹上,起到加固作用。這種假肢佩戴感不佳,用戶腰部常會被皮帶磨出淤青。

  “長年佩戴傳統假肢,對葉金燕的走路姿態有一定影響。此外,以往葉金燕佩戴傳統假肢出行時,她需要時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然就會有摔倒的風險。”該智能仿生腿研發人員介紹,智能仿生腿可以根據葉金燕走路的快慢調整關節阻尼變化。尤其是當該智能仿生腿檢測到用戶可能摔跤時,其內置算法會干預液壓系統,給出適合的支撐力,防止其摔倒。

  除此之外,部分智能仿生腿可以通過傳感器實時採集數據,經算法處理后轉化為指令,控制產品的液壓系統,從而能針對使用者的運動狀況進行動態的實時適配,滿足下肢截肢人士在日常生活場景中所需的動作自由度,讓他們可以像控制自己的腿一樣控制智能仿生腿自由行走。

  鏈接

  觸覺反饋技術:

  用震動向用戶傳遞信息

  2023年5月,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訊)向社會免費開放了4件觸覺反饋無障礙技術專利。這些專利技術將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的震動時長、頻率和強度進行組合,向視障用戶傳遞差異化的信息,以提高這類用戶對環境的感知能力,解決信息獲取不全、設備交互不便等難題。

  比如,在接聽來電前,在上述專利技術的幫助下,視障用戶可以根據手機不同震動頻率,獲知來電人的類別。以往,視障用戶隻能依靠讀屏軟件才能得知這一信息,有了上述專利技術,就避免了公共場合下語音讀屏給視障用戶造成的隱私泄露。

  目前,騰訊地圖App推出了簡單直觀的震動提醒功能,在公交、地鐵的“到站候車、即將到站、到站、到達目的地”等場景中為視障用戶提供觸覺反饋提醒,以幫助他們快速確認方向並獲知到站信息。

  除此之外,騰訊搜狗輸入法還將觸覺反饋與鍵盤上的錨點字符(如S、G、K等字母鍵)結合,增加特殊震動效果,讓視障用戶在嘈雜環境中輸入時,即使沒有手機語音讀屏的幫助,也能快速識別所觸摸字符的內容。(記者 何 亮)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