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省大力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

繪就雲嶺邊寨美麗新畫卷

2023年11月09日08:21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美麗村庄入畫來、特色產業旺起來、各族群眾笑開顏……隨著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的持續推進,雲南4060公裡邊境線上,一個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猶如珍珠閃耀祖國西南邊陲,一幅“邊民富、邊關美、邊疆穩、邊防固”的美麗新畫卷徐徐展開。

  2021年11月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國必治邊的戰略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和給滄源縣邊境村老支書們的重要回信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的目標,在全省37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全面推開、縱深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全省干部群眾團結一心、奮發有為,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聖國土,全力推動邊境村寨成為富邊的樣板、穩邊的示范、守邊的屏障。

  在昆明市托管的磨憨鎮,曼庄村委會大龍哈小組是一個典型的傣族邊境村寨。村落中,傣族風情的干欄式民居錯落有致,道路兩側排水溝清水流過,農戶院子裡的花園、菜園生機盎然。“過去村容村貌雜亂,現在變得干淨整潔,生活在花園般的環境裡真是太幸福了!”村民岩坎留說。

  曼庄村駐村第一書記楊奇武介紹,在省級相關成員單位的支持幫助下,昆明市“以城帶邊、以城興邊”開展共建,大龍哈小組發動群眾投工投勞,累計投資900余萬元建設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完成了污水處置、環村路瀝青路面硬化、中心廣場、村內綠化等建設項目,村容村貌、人居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傣族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啟動以來,雲南省全面優化邊境村寨基礎設施的布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穩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有序實施農村自來水普及、電網供電、行政村5G網絡覆蓋等項目,迅速補齊水、電、路、訊、網等短板。截至目前,省級共統籌下達建設資金138億元,圍繞6大任務和19項具體指標扎實推進,全省37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電網供電可靠率達99.8%,實現自然村100%通硬化路目標,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升到90%以上,5G網絡覆蓋率100%。

  建設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產業支撐是關鍵。保山市著力強化穩崗就業和產業幫扶,培育了以集體經濟為引導、合作社帶動的“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臨滄市堅持走好鄉村旅游發展之路,大力培育“特色農業+國門文化+鄉村旅游”新業態……在推進現代化幸福村建設過程中,雲南省始終把發展產業作為促進農戶增收的重要手段,全力實施農村居民、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建好“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和特色產業基地,積極發展天然橡膠、茶葉、咖啡、堅果等優勢重點產業。目前,全省所有沿邊行政村(社區)均已創建一項主導產業、成立一個以上規范運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

  在藍天白雲映襯下,高高飄揚在國門口岸、邊境村寨的五星紅旗鮮艷奪目。“我們是邊民,守邊是我們的傳統,也是我們的責任。”騰沖市猴橋鎮膽扎社區黨總支副書記蔡新裝說。

  邊境穩則社會穩,邊境安則全局安。作為多民族的邊疆省份,雲南省與越南、老撾、緬甸接壤,擁有長達4060公裡的邊境線,是祖國西南安全穩定的屏障。通過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雲南省沿邊地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各族群眾國家認同感、國民榮譽感和國防責任感大幅提升,“守邊有我,請黨放心”“身在邊疆,心向北京”的信念更加堅定。同時,各沿邊行政村(社區)積極探索,充分發揮黨支部主心骨作用,統籌黨政軍警民力量,健全“黨員+N”立體化強邊固邊防控體系,形成“村村是堡壘、戶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群眾參與邊防管控工作格局,民族團結邊疆穩固局面不斷鞏固。(李正雄)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