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沾益區“流動仲裁庭”便捷又暖心

近年來,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成立的“流動仲裁庭”,將“坐等辦案”變為“流動庭審”,深入企業生產一線,來到群眾“家門口”,為勞動者、企業就近解決勞動爭議,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裡”。
黃某於2021年7月進入沾益某物流公司工作,同年12月6日,黃某因工受傷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傷殘十級,雙方就工傷待遇賠付協商無果后,黃某於2023年9月25日訴至沾益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在立案后,沾益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於10月30日深入用人單位採取“流動仲裁”的形式公開開庭審理。審理過程中,仲裁庭嚴格按照程序組織雙方舉証質証,歸納爭議焦點進行答辯,並根據查明的事實組織雙方庭上調解。
經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調解意見,被申請人現場轉賬支付工傷待遇8.76萬元。對此,當事人黃某的家屬認為這種仲裁方式讓他們節省了不少精力和開銷。當事人黃某家屬何女士感激地說:“仲裁工作人員非常公正地來為我們處理這件事,我非常感謝。”
近年來,沾益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本著“服務群眾、方便群眾”的工作宗旨,主動將服務觸角延伸到企業一線,對符合條件的勞動爭議案件,採用“流動仲裁庭”速裁處理,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努力打造“便民仲裁、暖心仲裁、高效仲裁”的服務形象。同時,積極發揮庭審過程的宣傳作用,使其成為普及法律、法規的前沿陣地,既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優化了法治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共處理勞動爭議案件409件,涉及勞動者421人、金額843.45萬元。調解結案344件(含立案調解56件),調解成功率84.11%,案外調解288件,立案處理121件。
沾益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院長阮志強表示:“通過這兩年開展‘流動仲裁’,進企業進鄉鎮,‘面對面’服務勞動者,就地就近在一線解決勞動爭議案件,增強了勞動者維權和用人單位的守法意識,促進用人單位依法用工、誠信用工,實現法律效應和社會效應的有機結合。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將創新更多便民舉措,走到勞動者中間去,切實為群眾提供更加便利暖心的服務。” (顧正暉、李偉琨)
來源:沾益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