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筑牢綠色屏障 守護一江碧水

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近8年來,雲南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扛牢“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政治責任,持續改善和鞏固生態環境質量,堅決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積極推進經濟發展綠色轉型,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確保一江碧水出雲南,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雲南力量。
嚴格制度 扛牢上游責任
長江經濟帶橫跨11個省市,養育了全國超過4成的人口,承載著超過4成的經濟總量。長江上游河段金沙江綿延1560公裡,流經雲南7個州(市),生態地位和區位條件突出,肩負使命重大。
從長遠看,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根本上依賴於長江流域高質量的生態環境。平衡好生態與發展的關系,是作為上游省份的雲南必須交出的答卷。
多年來,雲南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高位推動、科學謀劃長江經濟帶建設,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保制度,持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和修復,以生態環保之實促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之穩。
從省級層面成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雙組長,高規格推動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研究出台雲南省“十四五”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制定“八大行動”實施方案、共抓大保護指導意見、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等﹔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堅決把最需要管住的岸線、河段、區域管住,禁止產能嚴重過剩、污染物排放量大、環境風險突出的產業轉移輸入。
以問題為導向,深入開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修復,全力守好生態底線。截至目前,國家歷年移交雲南省的88個生態環境問題已整改完成72個,全省累計自查發現問題302個,已完成整改282個﹔扎實推進長江十年禁漁,通過建設智能監控系統、設立監測點位、組建協助巡護隊伍,嚴厲打擊整治違法捕撈、轉運、銷售等行為﹔全面打響“湖泊革命”攻堅戰,由省委常委擔任九大高原湖泊省級湖長,出台“一湖一策”方案,採取退、減、調、治、管五大措施,生態保護核心區面積增加到之前的2.8倍,保護治理工作實現了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再到全域聯治的轉變。
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產業發展孕育了豐沃土壤,更為經濟騰飛增添了綠色動力。
當前,雲南省正圍繞“3815”戰略發展目標,大力發展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力推進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綠色硅鋁、光伏、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快速發展,綠色能源與綠色制造融合步伐加快,粗鋼等高耗能企業產能清理整頓持續推進。同時,加快創新型雲南建設,支持綠色低碳、節能減排等科技創新,共培育綠色低碳領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48戶。以普洱、澄江、水富、屏邊為試點,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啟動撫仙湖流域、杞麓湖流域、綠春縣、西疇縣生態產品核算試點,努力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有效轉化通道。
一項項制度的出台,搭建起雲南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一次次重拳出擊,“老大難”問題逐一破解,先污染后治理的觀念逐漸轉變﹔一個個項目落地,保護與發展互促共進,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財富之路越走越寬。
共治共享 以大保護推動大發展
發源於昭通市鎮雄縣的赤水河,流經雲貴川3省4市16個縣(市、區),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長江上游眾多珍稀特有魚類的重要棲息地和繁殖場所,生態意義重要、經濟價值巨大。
保護赤水河,是雲貴川3省的共同目標。近年來,雲南制定出台了赤水河流域(雲南段)保護治理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制定細化年度工作方案,從制度層面為赤水河保駕護航﹔每年以新建10個重點項目,鞏固提升10個重點項目實施“雙十”工程,盯住治污不放鬆,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全流域提升人居環境,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發展,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要求,努力將赤水河打造成為長江上游最美生態河流、踐行“兩山”理念的樣板典范、流域內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
經過不懈努力,赤水河流域(雲南段)干支流自然流態全面恢復,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提升,出境斷面水質穩定在Ⅱ類以上,魚種類從2020年的36種增加到如今的42種,保護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生態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必須以系統思維從全局謀劃,形成共抓大保護的合力,才能在聯動共建中實現發展共榮共享。
為守護好一江碧水,雲南與重慶、四川、貴州3省市建立了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在推動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旅游宣傳推廣協作等重點領域開展深入合作。雲南、四川兩省開展聯合巡湖、協商推進共抓瀘沽湖保護治理,率先建立跨省湖泊湖長高層次議事協調平台,實現“瀘沽湖水質穩定保持I類”的共治目標。不斷完善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已開展省內橫向生態補償7次,與貴州、四川簽訂第二輪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態補償協議,為持續推動赤水河流域保護提供后續資金支持。雲南、四川加強跨省聯動執法,共同查處金沙江、瀘沽湖生態環境違法問題,與四川、貴州、廣西、西藏4省區協調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共同處置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
當前,長江經濟帶發展活力迸發,正在成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雲南將繼續保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定力,以時不我待的奮斗精神和責任擔當,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作出雲南貢獻。(段曉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