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雲南省糧食烘干中心將超450個

近日,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雲南省加快糧食產地烘干能力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到2025年,雲南省糧食烘干中心(點)將達450個以上,以滿足全省糧食產地烘干需求。
為補齊雲南省糧食產地烘干設施裝備短板,加快提升全省糧食產地烘干能力,《方案》明確,力爭通過3年左右時間,新建或改造一批糧食烘干中心(點)。到2025年,全省糧食烘干中心(點)達到450個以上,基本滿足全省糧食產地烘干需求。從布局看,以中央財政產糧大縣獎補范圍內36個縣(市、區)及糧食播種面積50萬畝以上的15個縣(市、區)為重點,烘干點服務輻射面積不得低於100畝,烘干中心服務輻射面積不得低於1000畝。
圍繞上述目標,雲南提出4項主要任務,即優化完善建設布局、推進設施裝備轉型升級、增強烘干作業服務能力、支持新型糧食烘儲設備研發。具體要求包括,科學合理布局糧食烘干中心(點)建設布局和規模,構建烘干點與烘干中心相結合的糧食產地烘干體系﹔推動糧食烘干中心(點)布局與糧食生產相協調、規模與烘干需求相匹配,防止重復建設和浪費閑置。
從設施裝備轉型升級看,雲南將積極推動新建擴建一批節能高效、智能化、信息化的糧食烘干中心(點)。烘干點建設內容包括糧食烘干機和配套的清選機、皮帶輸送機、提升機、除塵系統以及烘干廠(區)房等,配備批次處理量50噸及以下的單套循環式烘干機。烘干中心建設內容包括糧食烘干機和配套的清選機、烘前倉、烘后倉、皮帶輸送機、提升機、除塵系統、儲糧設施以及烘干廠(區)房等,其中配備組合式循環式烘干機的,批次處理量應在50噸以上﹔配備連續式烘干機的,日處理量應在100噸以上。雲南支持對現有的糧食烘干機進行燃煤熱源更新及信息化、智能化改造,逐步淘汰落后機型,因地制宜推廣使用熱泵、電加熱、生物質燃料、天然氣、清潔燃油和太陽能等熱源,實現糧食烘干機達標排放,力爭到2025年,雲南省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基本完成糧食烘干散煤清潔能源替代。
《方案》明確,建立由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發改、財政、糧食和物資儲備等部門,以及電力、燃氣、石油、石化等單位共同參與的糧食產地烘干能力建設協調推進機制,同時,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惠農政策引導作用,將符合補貼相關規定的烘干設備補助標准提高到35%,啟動實施糧食烘干成套設施裝備補貼試點工作。鼓勵融資擔保機構按市場化原則對新型農業服務主體和經營主體投資建設烘干中心(點)提供信貸擔保支持。
《方案》明確,糧食烘干中心(點)用地用電統一按農用標准管理。自然資源部門要加大對糧食烘干中心(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保障力度,對於直接依附於作物種植主業,必須與主業同步建設,無法分割獨立存在的烘干晾晒設施用地納入設施農業用地管理﹔對於不直接依附於作物種植主業,可以獨立存在並集中建設,提供工廠化烘干服務的糧食烘干中心(點)納入建設用地管理。(記者廖興陽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