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觀雲台|農村污水全部治理,楚雄牟定牛在哪裡?

2023年10月23日08:47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近日,雲南省委書記表揚了楚雄州牟定縣牌坊村,要求在全省推廣其污水治理經驗。記者在牌坊村採訪時,還聽到一件趣事:牌坊村因為以前又窮又偏又臟,一些大齡適婚青年找不到媳婦﹔這幾年消滅了貧困和旱廁,變得“清水繞村庄,農家換新顏”,已有6個大齡男青年成功脫單!

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振興的首場硬仗,而污水處理是農村人居環境的“硬骨頭”,對山區半山區佔94%的雲南來說尤其如此: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起步晚、底子薄、欠賬多,這隻“攔路虎”不好對付。而從另一方面看,雲南山鄉脫貧后,干淨不干淨美不美農民很在意。牟定縣委書記李明峰說:“污水連著基層綜合治理能力,農村打整干淨才好振興,干人居環境恰逢其時。”

2022年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約31%﹔截至今年6月底,雲南省的該指標達42%。而牟定縣去年行政村污水治理率100%,提前三年多完成“十四五”目標——不是做幾個試點、典型出來,而是全縣727個自然村全覆蓋。不僅是污水,牟定縣農村“廁所革命”和垃圾收集已經全覆蓋,正在全域創建“美麗鄉村”。且“牟定經驗”最可寶貴得,在於“低成本,易操作,可推廣”。

其實三四年前,牟定在省裡農村人居環境考核中成績很不理想,縣城環境也是差強人意。如今該縣提出打造“全省最干淨的鄉村”,已有189個考察團六千多人次來牟定考察學習。

農村污水往哪裡去?治理資金從哪裡來?攻堅克難該怎麼干?記者赴牟定一探究竟。

因地制宜,“小三格”“大三格”裡藏奧秘

牌坊村民小組隸屬江坡鎮高平村委會,有75戶人家,其中42戶在昆明、楚雄從事擦鞋、修鞋、皮具保養等,去年農民人居純收入兩萬多元。可在村裡行走,你會發現多數是土木結構房子,村小組長李華先解釋“在外面買房子的多”。在外面的多,村裡就有點“空心化”。難以想象2021年村裡基本還是旱廁,且村民習慣把廁所建在院子外,就是“一個坑半堵牆”。村中心“主干道”兩邊,居然有23個旱廁!

牟定縣2021年即完成“廁所革命”,牌坊村經過努力也在其中。但村裡人又發現,用上水沖廁所了,有些人家清掏化糞池不及時,糞水常外溢到街面上,尤其一場大雨后,沒有雨污分流,村裡依然污水橫流令人掩鼻。難怪村民說:“美麗鄉村不治污,洋房不如茅草屋!”

江坡鎮黨委書記譚培智告訴記者:“‘廁所革命’是個系統工程,需結合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徹底干淨起來倒逼我們繼續努力。”

在牌坊村李海偉家,記者見識了農戶家如何做到“四水全收”:餐廚廢水、洗滌廢水、養殖廢水和廁所洗浴廢水合成“四水”,其中餐廚、洗滌、洗浴等“灰水”被接入沉澱池,廁所和圈舍的“黑水”接入化糞池,兩股水合流進入厭氧發酵池,這個池子一般建在院外。並非說一定要建三個池子,農戶的沉澱池、化糞池和發酵池統稱“小三格”,一個大池子裡有三格就能解決,一般4-6人的農戶建2立方米的池子就夠了。在農戶“小三格”裡經過個把月厭氧發酵,水去了哪裡?各顯神通、“各奔前程”了。牟定縣區分不同區域、不同村庄類型,分成縣城集中處理、鄉鎮集中處理、小型設備處理、村庄集中處理、一戶一池處理“五類處理”治理模式。有的流入縣城和鄉鎮集中處理管網﹔靠近水源地等環境敏感區的流進了專業設備﹔山區居住太偏遠的“一戶一池”就近施肥澆地。大部分是接入村庄管網,進入村裡的“大三格”重新走遍“流程”后,或者進入人工濕地,或者進入人工小庫塘,做到“看著不臟、聞著不臭、資源利用”,還能種水草荷花美化環境。

牟定縣總共727個自然村43424戶人家,有49個自然村9403戶納入縣鄉污水處理廠處理,環境敏感區使用環保設備的有16個自然村1652戶,1722戶採用單戶或者聯戶處理,其他662個自然村的30737戶,最終都進了村裡的厭氧發酵池和氧化塘。譚培智說:“集中處理過的水一律達到了農業灌溉標准,牟定干旱缺水,周邊的煙田、菜地、果園眼巴巴等著澆呢。”

農村污水“四水全收”不橫流,還實現資源化利用,精髓就是“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記者在蟠貓鄉古岩村銅廠箐小組看到,這個83戶人家的小山村,因為高高低低溝溝坎坎,根據村民居住情況就有戶收集、納管收集和分片收集三種處理方式,完全是依山就勢、便宜行事。戶收集裡,還包括了幾戶人家“共享”一個終端“小三格”。

兩億多干了七八億的活,錢怎麼省出來的

“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是方法,但農村污水處理的關鍵是投入,“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正是許多縣鄉最頭疼、望而卻步的地方。牟定治污錢從哪裡來?怎麼把省錢做到極致?

當縣長李永軍在大會上宣布牟定農村污水治理要“全域全部”時,許多人覺得痴人說夢。根據測算,牟定完成全縣農村污水治理需要財政資金8.7億元,而縣裡2022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還不到4.5億元,小馬拉大車不得累死?李永軍介紹,縣裡總結出“五個一點”湊錢:縣級財政統籌整合一點、村組集體出一點、管材詢價統購和組建“土專家”施工隊省一點、發動社會力量捐一點、農戶投資投勞折一點。

牟定縣各鄉村普遍組建了“三支隊伍”:工作專班、材料保障隊和民間建筑隊。工作專班由鄉村組干部組成,主要負責發動和督促﹔材料保障隊包括村組干部和鄉土能人,負責貨比三家以最低成本買建筑材料﹔建筑隊伍則是鄉村施工隊來干工程。別小看三支“雜牌軍”,高手在民間,在牟定還沒聽說誰請過專業公司規劃設計監理,都自己干了。這樣做有三個好處:發動了群眾,省了錢,工程方案接地氣。

再以牌坊村為例,污水處理工程的市場價預算是84萬余元,財政實際結算了36萬多,近48萬元怎麼省出來的?小組長李華先掰著指頭算賬:群眾投工搬管材砂石料、開挖管溝塘池,折資11萬多元﹔群眾自建戶內部分工程,財政少投入四五萬元﹔土專家節約了設計費八九萬元﹔村間施工隊節約了材料費、招投標費等八九萬元……

蟠貓鄉古岩村黨總支書記李曉何是個“90后”,他介紹,駐村工作專班走遍了每家每戶,“要研究管道走向、發酵池方位,不進戶也不行”,然后和施工隊一起研究圖紙、工程方案。他們懂嗎?記者問李曉何。這個年輕人自豪地回答:“咱牟定可是聞名的工匠之鄉吶!”山區農村巷道狹窄還坡大,施工車輛進不來,村裡埋管道隻能先破碎硬化路面再人工開挖。這時村裡“一事一議”把開挖運土的活分給各家各戶包干,外出務工的可掏錢買工。

記者注意到,牟定的鄉村污水處理設施公私分明,界限就是農戶家的厭氧發酵池“小三格”。就是說,“小三格”及入戶部分管道等各家各戶自己負責,干完了才能接入戶外集體管網。各家的工程自己干,負擔重不重?蟠貓鄉朵苴村委會黨總支副書記李家順算賬:一般一個1.5立方米的池子用磚900多塊,加上水泥砂石料等成本一千出頭,人工費按兩百算,再加上接管子的費用等,一家的花費在兩千元左右,“實在困難的親戚鄉鄰幫襯,不構成增加群眾負擔”!

在牟定每個村寨,都會有面牆做“光榮榜”,上書各家捐物資、義務出勞動力等情況。如在共和鎮清河村委會稗子田村,牆上的“綠美村庄整治投工投勞捐資捐物光榮榜”裡,捐贈物資有瓦片、大繩子、柱腳石、木頭、土碗、竹籮筐等,有些是做鄉村美化用。銅廠箐村的牟秀雲家是從縣城退休回鄉居住的“鄉賢”,在村裡第一個消滅旱廁,建起了第一個三格化糞池,還帶頭綠化美化庭院。牟秀雲的丈夫陳華發動親友為老家建設解囊捐款,最終籌資捐款1700多元。

“干部干出了成就感,群眾干出了精氣神”

整治人居環境,牟定的干部群眾積極性咋這麼高?讓群眾投工投勞還自掏腰包怎麼辦到的?

先舉個例子。蟠貓鄉朵苴村有個梨園村民小組,25戶人家112人,七成是彝族。梨園村有12戶長期在外打工,剩下的13戶裡還有7戶屬於留守老人,五六十歲都算壯勞力。就是這麼個村子,2022年6月6日開始發動治理污水,6月30日就完工了,治理速度堪稱奇跡。記者問:勞動力不夠怎麼辦?答曰:好多家都請了親戚朋友來幫忙。

縣委書記認為“恰逢其時”,縣長要求“全域推進”,領導重視農村污水治理是大前提。牟定縣還建立“縣級領導包鄉鎮、科級領導包村、村級干部包組、干部職工包戶”的責任體系,確保污水治理落地生根。在縣人居環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普顯鴻講了抓乒乓球的故事——下鄉督察時隨機抽查治水進展,把各鄉鎮編了號寫在乒乓球上,出發前由縣領導抓球確定對象﹔到了鄉鎮,再如法炮制讓鄉領導自己抓球定檢查村組,提前准備不可能的。

“有個鄉鎮因為發現四群雞在街上跑,被扣了六分”,普顯鴻說:“農村要干淨舒心,得把雞圈起來,把狗拴起來。”

牟定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田波說,治理污水是全村人都受益的事情,有條件廣泛動員,也必須動員村民們才能干成。怎麼動員?基層自有高招。

戌街鄉左家村黨總支書記王光禹道出了激發大家積極性的秘訣:“勾激比工作法”。“勾”就是把大家對干淨美好的追求調動煽動起來,“激”就是用激將法把群眾心中的那團火激出來,“比”是和外村比、村民之間比,實現學習超越。安樂鄉黨委書記姚雲錫介紹,動員群眾參與,“黨員會”、“戶長會”都是關鍵環節,要在會上充分暴露問題,讓大家自己議自己定自己干,后面工作就好干多了。

在牟定鄉村採訪,記者聽到許多黨員干部帶頭治污水的感人故事。蟠貓鄉政府工作人員陳德忠59歲快退休了,還主動參加古岩村的工作專班,對每家每戶污水情況說得一清二楚,工作扎實靠用情用力。蟠貓鄉書記鄉長聽說銅廠箐的污水檢查井建的有點多費錢,當天晚上打著手電筒,和施工隊重新落實檢查井數量位置。“哪裡難挖我來挖,哪裡難干我來干”,成了村組黨員干部的“口頭禪”……

記者手裡有份《牟定縣農村污水治理攻堅戰實踐與思考》,一本66頁的小冊子,讀來沉甸甸的。裡面有最基層干部的汗水和感慨,有條分縷析的經驗,有外出游子對家鄉巨變的驚喜感動。牟定縣委書記李明峰表示,治理農村污水工作實打實,群眾笑臉多好話也多,干部干出了成就感,群眾干出了精氣神,鄉村振興可謂“旗開得勝”。

牌坊村牆上有條標語:環境衛生大家搞,農村更比城市好。54歲的村民肖明柏撫今追昔:街上一個煙頭都沒有,晚上也是亮堂堂的,衛生好了家裡都不用挂蚊帳了,外村的人愛來玩,他們還悄悄咪咪問:“你們村搞的這麼好,是不是外面有人當大官”?

幾個村民聞言,不免笑在心裡。

記者:徐元鋒

視頻素材和配圖來源:牟定縣委宣傳部

視頻編輯:庄志斌

統籌:朱思雄

(責編:朱紅霞、木勝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