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春在實干中發光

基層是年輕干部增長才干的課堂,是歷練品格的熔爐,是茁壯成長的搖籃。作為年輕干部,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朝氣,也存在缺少實踐和歷練的“成長煩惱”。筆者認為,年輕干部要想快速成長,要深入“尋常巷落”,走進“千家萬戶”,上好基層“第一課”。
敞開大門傾聽,了解群眾需求。作為基層的年輕干部,更應該主動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心聲,了解群眾的所需、所求,暢通群眾訴求渠道,積極主動做群眾的“貼心人”。就好比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如果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入戶實地了解,那呆在辦公室裡可能永遠都不知道每一戶困難群眾缺什麼、需要什麼,所做的工作終究隻會現實背道而馳。因此,年輕干部要深入調研,多到困難、矛盾集中和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傾聽群眾心聲,看百姓群眾的生活,看矛盾發生的因果,真正在調研中聽到真話、察到實情。
沉下身子走訪,和群眾交真心。年輕干部的優勢在於學歷高、知識廣、電腦辦公熟練,不缺理論知識,缺的是行動本領和工作經驗。基層工作無論大事小事,都事關大局、關乎群眾的切身利益。所以大多數年輕干部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心浮氣躁、眼高手低脫離群眾的思想,善於傾聽群眾呼聲,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廣開言路,尊重民意,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聽見民眾最真實之聲、了解民眾最緊急之需,才能設身處地為民眾解難題、辦實事,走好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用心排解民憂,為群眾謀利益。基層青年干部要時刻牢記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積極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才能贏得群眾的支持和認可。做決策時,先想一想群眾樂意不樂意,贊成不贊成﹔出台政策時,反復考慮一下群眾究竟能不能獲得利益。任何事業都不能坐享其成,都是干出來的,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基層年輕干部要努力在干事創業的偉大實踐中豐富知識、積累經驗、增長才干,讓群眾對政府、村干部的滿意度不斷提高,干群關系更加密切,把平凡的事變成不平凡,讓青春在基層綻放光彩。
所謂事無大小,皆以真心去待之,民眾之憂,皆以誠心去理之。身為年輕一代的基層干部,不論職務高低,工作平台大小,都應聚焦群眾所急所需所憂所盼,用心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青春在基層一線散發光熱。(沈瑤)
來源:昆明經開區黨群工作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