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雲南景谷:機收減損促增收 秸稈還田再利用

2023年09月21日11:32 |
小字號

金秋收獲季,為進一步提高農機手的機械調節和操作技術,最大程度的降低糧食損耗,宣傳和推廣秸稈還田技術,雲南省普洱市景谷縣在威遠鎮舉辦2023年主要糧食機收減損暨秸稈還田現場培訓。

培訓結合現場示范,技術人員從水稻育種、檢查調試機器、確定適宜收獲期、具體操作規程、安全生產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並發放相關技術宣傳材料。

秸稈還田展示(2023年9月攝)

秸稈還田展示。

技術人員還現場操作水稻秸稈粉碎還田收割一體機進行機械作業,實現機收減損增收及實時秸稈還田。隨著收割機運轉,顆顆糧食入袋,農戶喜笑顏開。經實地測產,水稻平均機收損失率為2.7%,比以往降低0.2個百分點。

“這幾年我們實現了機收全程機械化,目前機收每畝120元,加其它費用合計180元左右,比傳統人工收獲約省一半費用,既達到了省時、省工的效果,也節約了勞動成本。同時,秸稈的再利用還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肥力,減少環境污染,機械收獲就是好呀!”景谷縣威遠鎮水稻種植戶周安成開心地說。

機械收割稻谷現場展示(2023年9月攝)

機械收割稻谷現場展示。

通過培訓,提高了廣大群眾對水稻等農作物機收推廣應用和秸稈綜合利用的了解,對景谷縣實現機械化收獲,加強秸稈粉碎還田、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近幾年來,隨著機械化進程的加快,景谷縣機收面積逐年增長,目前,全縣已有機收面積5.23萬畝,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53%,機收質量也在逐步提升,機收減損取得了一定成效。

測量面積(2023年9月攝)

測量面積。

景谷縣將繼續抓實糧食機收減損工作,持續開展相關培訓,千方百計降低收獲環節損耗,努力實現顆粒歸倉,為夯實全縣糧食穩產增產基礎貢獻機械化力量。同時,強化宣傳力度,有效提高農作物秸稈附加值和綜合利用率,減少秸稈露天焚燒,為全縣農業產業綠色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基礎。(徐永、黃斯超)

來源:景谷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