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借鑒"千萬工程"經驗 

建行高質量服務雲南鄉村振興

2023年09月15日14:36 |
小字號

建行雲南省分行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案例,把蘊含其中立場觀點和理念方法作為金融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的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導,整合資源,提供“建行方案”,打造金融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為雲嶺大地鄉村振興發展貢獻“建行力量”。

緊跟國家戰略,勇擔使命

建行雲南省分行黨委緊跟國家戰略,四行同業首家在一級分行層面成立鄉村振興金融部,將服務鄉村振興的工作納入二級行黨委主體責任考核,舉全行之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從組織管理、政策支持、人才支撐、資源保障等方面統籌規劃,構建了由鄉村振興金融部牽頭,相關部門分工明確、全面覆蓋、高效響應的工作體系。

該行聚焦城鄉金融發展不平衡、金融服務“三農”不充分,金融服務鄉村生態缺乏、體系不完整等痛點難點,不斷下沉服務金融服務重心,圍繞平台、信貸、場景、風控四大核心抓手,持續拓寬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深度和廣度。自2020年起,該行已連續三年在當地監管對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的考核評估中獲評最高檔次“優秀檔”,成為當地同業中唯一一家獲評“優秀”的“非農字頭”金融機構,金融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得到外部高度評價。

堅持系統思維,綜合施策

建行雲南省分行因地制宜提出了“1211+3”鄉村振興綜合服務體系,把在城市金融中積累的經驗做法推廣至農村地區,為全面推進金融高質量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建行雲南省分行重點打造“裕農通+”模式。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開發上線社保醫保繳費、生存認証等11項高頻政務事項,服務鄉村客群場景更加豐富,客戶體驗更優。截至8月末,“裕農通”已累計服務鄉村客群66.06萬戶,今年以來為鄉村群眾提供助農服務854.96萬筆。該行持續加大信貸投入,在保持對公涉農持續快速增長的基礎上,以多個“裕農快貸”拳頭產品服務廣大農戶生產經營需求,以商戶雲貸為主要抓手加大縣域普惠業務拓展。

截至7月末,建行雲南省分行涉農貸款余額已達845.24億元,較年初新增129.33億元,是去年同期新增的3倍,涉農貸款增速四大銀行第一。該行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加強生態場景建設。“一部手機雲企貸”為破解農企農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供了新方案﹔為昆明國際花拍中心搭建“雲花”綜合結算服務系統,並為產業鏈上花農主體提供信貸支持﹔“雲茶”平台(二期)交易結算功能上線試運行,有力支持了普洱茶行業相關企業信貸需求。

與此同時,建行雲南省分行筑牢風險防控底線,切實加強對信貸資金用途、欺詐風險、信用風險等風險的管理,落實“裕農通”風險合規管理要求。該行還強化鄉村振興“三支隊伍”管理。進一步完善行內鄉金業務組織體系建設,通過定崗定員定責確保條線工作任務環環承接、有序落地。精細化業主隊伍管理,對服務點進行分群分類分級管理,不斷激發業主隊伍效能。

堅持問題導向,精准發力

針對當前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中存在的“渠道鋪不到、市場看不懂、客戶找不到”等難點症結,建行雲南省分行以 “六個一體化經營”推動打破部門壁壘、強化協同作戰,為金融高質量助力鄉村振興找准著力點。

線下線上結合彌補渠道短板。線下不斷優化物理網點結構布局,在原機構空白的昆明市富民縣、昭通市魯甸縣增設網點,在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鎮雄縣增設網點。同時通過“裕農通+” 延伸服務觸角。線上通過“雙子星+直營”解決目前縣支行服務半徑有限,客戶維護人員不足、維護成本高,客戶經營不精准,客戶陪伴不足等問題。

“一縣一策”研究賦能基層機構。為解決縣支行“市場讀不懂”的問題,今年以來,建行雲南省分行8個部門試點開展“一縣一策”研究。通過近三個月的研究,集行內40余人的團隊力量,對昆明尋甸、昆明宜良、玉溪通海、曲靖宣威、大理祥雲、紅河彌勒、昭通鎮雄、保山騰沖8個縣的縣域外部經濟環境和內部經營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內部“一行一策”及面向政府的金融服務建議書,並持續推進復盤落地,幫助縣支行解讀市場,明確各縣支行(網點)任務清單,尋找縣域發展契機。

開展鄉村振興“下樓行動”帶動示范。由建行雲南省分行多個團隊聯合開展賦能基層調研幫扶,通過駐點幫扶“手把手”對縣支行“裕農通+”鄉村客群一體化經營工作進行示范和實戰,取得良好成效。截至7月末,全省各二級行已累計為9701戶鄉鎮商戶、農戶進行信貸測額,金額12.73億元,累計為3190戶鄉鎮商戶、農戶提供貸款4.29億元。

建行雲南省分行將以更大決心、更高標准、更強舉措推進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持續提升鄉村金融質效,不斷推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一步一個腳印走深走實。(李蕊)

來源:建行雲南省分行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