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青山在 村寨譜“興”篇

陽光傾洒,山如眉黛﹔茶樹蔥郁,翠綠欲滴,雨后的茶山芳香四溢,帶給人悠長的舒暢和愉悅。村民趙昌貴雙手如梭,在密密茶葉間回旋跳動。一會兒工夫,鮮葉就裝了小半簍。一天下來,這位阿昌族漢子可採茶120斤。若是“一芽一葉”,也有30多斤,能賣200多元。
趙昌貴採茶忙。賈軍鋒攝
傾情發展產業 村民走上致富路
雲南省德宏州梁河縣九保阿昌族鄉橫路村平均海拔1500米,有林地5848畝,耕地1899畝,全村314戶1266人,其中98%的村民是阿昌族,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小山村。
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村裡生產生活條件較差,村民收入主要靠傳統的種植、養殖和外出務工,生活處於“后進生”水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趙昌貴是土生土長的村裡人,和大多數村民一樣,早些年種植茶葉、甘蔗、玉米,再養上幾頭豬,閑暇時打些小零工,日子勉強撐的過去。
生活很平淡,娃娃很爭氣。2015年,趙昌貴小女兒考上高中,和正讀高二的姐姐一樣,期望將來過得更好。兩個娃一年開支3萬多元,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日子越過越緊。
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恰逢這年脫貧攻堅戰在全國打響,根據政策標准,趙昌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戶。同年7月,雲南省煙草專賣局對口德宏州阿昌族整鄉推進整族幫扶項目正式啟動。
黨委政府出政策,煙草部門出資金。村裡一直延續著種茶傳統,家家戶戶都種茶。茶地零星分散,傳統種茶技術落后,缺乏科學管理,茶葉產量不高。當地政府開展“萬名人才興萬村”,安排科技人員下地培訓,組織茶農外出“取經”。煙草部門派駐工作隊入村,投入資金400萬元,實施高優茶園改造1000畝。
改造后的茶樹產值“蒸蒸日上”,畝產值由原來的1500元左右提高到3000元左右,實現升級換代。趙昌貴自家的13畝茶園經過改造,加上他本人苦心鑽研種茶技術,茶園年產值實現翻番,由2萬元提高到4萬元。
除了產業升級,當地黨委政府實施“雨露計劃”,煙草部門開展捐資助學,教育幫扶政企合力,兩項補助“雙管齊下”。村裡每位考上大學的學生可分別領取財政資金3000元和煙草部門補助5000元。趙昌貴家兩個女兒雙雙考上大學,受助16000元,家裡負擔大大減輕。
“兩不愁三保障”,一項也不能少。煙草部門投資828萬元,對全村230戶民房進行了全面改造,對房屋拆除重建、抗震加固或美化亮化,進行分類補助。2016年,趙昌貴對自家廂房進行修繕加固,獲得補助4萬元。
扶貧又扶志。當地黨委政府和煙草部門各種幫扶措施輪番上陣,加上自身勤學苦干,2018年,趙昌貴家如期脫貧。
脫貧不等於致富,“輸血”比不上“造血”。村裡光照豐富,2018年,煙草部門出資158萬元,給村裡建設了光伏電站,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村裡每年增加收入22萬元左右。
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脫貧不脫幫扶,趙昌貴被村裡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成為一名保潔員,每月從村裡光伏電站收入中領取補貼1000元。
兩年保潔員期間,趙昌貴致富潛能漸漸顯露,成了種茶能手。兩年后他主動退出公益性崗位,把機會留給需要的人,自己則開始“全面發展”。
近兩年,在自家13畝茶地的基礎上,趙昌貴又承包10畝。靠著學習的新技術和科學管理,很快成了村裡種茶“示范戶”,每年茶收入8萬元左右。鄰居張恆受其影響,也開始擴大自家茶樹規模,小日子越過越好。
日子越來越好,這個阿昌漢子干勁越來越足。除了種茶,又種植甘蔗10畝,玉米2畝。妻子在家養豬、養牛,去年豬、牛賣了2萬多元。讓人想不到的是,趙昌貴還做得一手好活,每年有2個月時間給村民貼瓷磚、裝水電,能賺“外快”2萬多元,夫妻倆一年收入10萬元。
以前,家裡隻有一輛輕騎和一輛小微耕機。2021年,趙昌貴添了一輛面包車、一輛摩托三輪車,被村裡評為“致富能手”。去年,他家裡又多了一輛大功率摩托車,別人問起,他笑著說:“就是玩玩兒,兜風!”
在黨委政府和煙草部門傾力幫扶下,很多和趙昌貴一樣的村民爭先恐后走上致富路。
全面幫扶 山村煥新顏
脫貧攻堅期間,煙草部門先后投入幫扶資金9600多萬元,建設龍盤新村,改善村民住房,修建產業道路,硬化村內道路,重建村內小學……村民的生產生活得到了根本改善。
重建后的橫路小學。賈軍鋒攝
走進橫路村,鑲嵌著阿昌元素的青瓦白牆錯落有致,青石路鋪到每家門前,太陽能路燈幾十米一個站在每條路邊,移動式垃圾箱定點擺放,公廁干淨整潔……一個美麗村庄躍入眼帘。
“2015年以來,村子像重建了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放在以前,我們想都不敢想。感謝黨和政府,感謝煙草部門的幫扶。”橫路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趙雄剛滿懷感恩。
村子好風光。賈軍鋒攝
鞏固拓展 阿昌族村寨譜“興”篇
2021年以來,當地黨委政府完善動態監測機制,堅決防止群眾返貧致貧。煙草部門繼續派駐工作隊員,入村開展鄉村振興。兩年來在村裡投入資金165萬元,完善機耕路,維護太陽能路燈,改造提升人飲管道,協同村“兩委”帶著全村92名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領著村民干,確定了“兩片金葉子(茶葉、煙葉)、1根金箍棒(甘蔗)、一串幸福果(百香果)+N個養殖項目”的產業發展思路。
今年3月,橫路村承辦了梁河縣阿昌族阿露羅窩節,村民載歌載舞,用阿昌族舞蹈“蹬窩羅”表達村寨走上現代化新征程的美好願望。
村裡阿露窩羅廣場上舉辦“阿露窩羅節”。賈軍鋒攝
2022年,橫路村村庄規劃榮獲雲南省“干部規劃家鄉行動”20個典型案例之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藍圖已擘畫。橫路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趙雄剛對未來剛自信滿滿:“守得住綠水青山,橫路村定能譜寫新的篇章。”(賈軍鋒、朱現帥、趙東雄)
來源:大理州煙草專賣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