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蝽”虫的田間“保衛戰”

一場大雨過后,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龍川鎮張和屯村氣溫驟降,增添了幾分本不屬於夏日裡的寒意。而在村旁的“叉角厲蝽”孵化室,卻在暖氣和加濕器的共同作用下,顯得十分溫暖。
在孵化室的紗籠裡,這些名為“叉角厲蝽”的小虫正將一條白胖的黃粉虫圍住,將尖喙扎進黃粉虫體內,盡情吮吸享用著“肥美大餐”。
叉角厲蝽有“殺虫王”之稱,是一種重要的捕食性天敵昆虫,能有效防治斜紋夜蛾、煙青虫、玉米粘虫等多種害虫。從2021年開始,每到六七月份,叉角厲蝽就會被“安排”到田間地頭執行“以虫治虫”任務。
農戶在田裡學習釋放叉角厲蝽。蔡絢嶼攝
滿臉憨厚的張文欽是南華縣龍川鎮張和屯下村一組人,也是村裡第一批插放叉角厲蝽的人。“以前剛給我們推廣時,大家都不想放,覺得就是個虫子,沒什麼用,但是經過一兩年的實際操作,消滅害虫的效果不錯,節省了我們一大筆費用。”說起這個“殺虫王”,張文欽津津樂道。
“以前種地一年最少打三次藥,打藥也都隻能用人工打,農藥成本也高,還有人工工資投入也大,農藥成本加上人工工資一年要180元左右一畝,而且工難請,還費工費時,現在煙草專賣局來給我們推廣蚜繭蜂和叉角厲蝽,減輕了我們很大的負擔。”
“地裡的庄稼、蔬菜最怕的就是害虫,根本預防不住,被虫吃過的蔬菜收成不好,就算是收了拿到市場上賣也會因為賣相不好賣不到好價錢。”當地農戶介紹。
2021年,叉角厲蝽作為繼蚜繭蜂之后,烤煙種植綠色防控、以虫治虫的一項突破性生物防治技術在南華縣推廣,減輕了農戶經濟負擔,同時惠及糧食、蔬菜等大農業領域。
“我家前年開始放叉角厲蝽,效果也比較好,特別是今年用到了我的烤煙田,旁邊的幾塊蔬菜田也跟著受益,害虫都被消滅了。”張文欽說。
楚雄州煙草專賣局技術中心工作人員陳崗介紹,叉角厲蝽的成虫會飛,周邊方圓百米都可以飛到,而玉米、卷心菜、花菜都是比較招玉米粘虫、菜青虫等害虫的蔬菜,這些蔬菜上的害虫就都成了叉角厲蝽的天然食物。
“以前玉米被害虫啃食都是虫洞,嚴重的時候葉片都會被吃光,看著就心疼。”張文欽說,去年他種了20畝左右正季的玉米,正好立夏前后種上,恰好和烤煙一個生長時段,煙葉受益的同時,其他作物也跟著受益。今年,村裡的很多農戶專門把水稻種在煙田旁邊。
“叉角厲蝽的推廣,不僅解決了地區農戶打藥費工費時的問題,更通過對鱗翅目害虫的良好捕殺效果,減少了化學農藥的噴洒,為楚雄探索大農業構建綠色立體防控體系、保障生態安全、實現綠色發展提供‘以虫治虫’防治思路,為農戶保產增收保駕護航。”陳崗說。
遠處的田間,身披紅黑相間“戰甲”的叉角厲蝽停落在一片肥厚的菜葉上,將尖喙刺進一條正在啃食菜葉的青虫體內,一場新的田間“保衛戰”正在悄然開啟。(蔡絢嶼)
來源:楚雄州煙草專賣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