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層 在雪域高原書寫青春答卷

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是國家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重大人才工程,於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組織實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需要大學生志願者到西部基層開展為期1—3年的志願服務工作,同時鼓勵志願者服務期滿后扎根當地就業創業。多年來,昆明文理學院秉持“博文明理、敦品勵學”的校訓,積極向全校畢業生宣傳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先后有多名畢業生入選,分赴雲南、新疆等西部省份基層工作,在西部譜寫了一曲曲扎根基層、樂於奉獻的青春贊歌。
直到如今,韓玉東還清楚地記得,2008年冬天的那場冰凍災害——位於滇東北大山深處的家鄉被冰雪覆蓋,道路中斷,電力受損,村民生活物資告急。
韓玉東的父親作為村干部,帶領村民,從幾公裡外的鎮上背回生活物資,解村民燃眉之急。
那一刻,父親偉岸的身影深深地印刻在還在上小學的韓玉東腦海裡。
2021年大學畢業之際,韓玉東毅然選擇報考了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以下簡稱西部計劃),並被成功錄取,被分配到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香江鎮工作。
“父親在村‘兩委’工作,從小耳濡目染,讓我對基層工作有莫名的親近感。”談起選擇“西部計劃”的初衷,韓玉東如是說道。
不過,有幸入選“西部計劃”,韓玉東卻將這一切歸功於大學母校對自己的教育培養。
工作后的韓玉東。受訪者供圖
有志青年曾是校園裡的“風雲人物”
韓玉東今年25歲,大學就讀於昆明文理學院(原雲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經濟學專業。
性格活潑的韓玉東一入校,就報名參加了學生會。
“加入學生會,不單是榮譽,也是一種責任。”學生會為韓玉東提供了廣闊的成長空間。他與不同專業學生交流學習、積極參與和組織各種學生會活動、熱心幫助同學……
韓玉東的成長也被老師和同學看在眼裡。大三時,他成功當選了學校學生會主席,成為校園裡的“風雲人物”。
“既然是學生干部,成績也要做好表率。”加入學生會,免不了佔用一定的學習時間,這反而給了韓玉東緊迫感,在學習上也要力爭上游。一有時間,他便鑽進圖書館埋頭苦讀。大學四年,他的成績都在班級前十名之列。
如今回憶起來,韓玉東還對學校對學生的關心念念不忘:很多學生都去圖書館自習,座位供不應求,學校貼心地將圖書館三樓空間重新布局,騰出更多自習空間。同時,還將圖書館旁邊靠近學生宿舍的教室騰出來給學生自習。
畢業時,在很多同學都在為就業選擇苦惱時,韓玉東卻毅然選擇了“西部計劃”。
“全校隻有5個名額,卻有500多名學生報名。我能入選,全靠母校這幾年對我的教育培養。”韓玉東話語中對母校充滿了感激。
韓玉東幫助金江鎮轄區的老人劈柴。受訪者供圖
單位裡的“大忙人”
韓玉東的老家在昭通市威信縣,從家鄉到香格裡拉,全程上千公裡。
雖然從小出身農村,能吃苦,但孤身一人到雪域高原工作,他也難免想家。不過,一次突發事件,卻讓韓玉東在他鄉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
就在入職后半年,一天深夜,韓玉東突發闌尾炎。
情況緊急,家人遠在千裡之外,咋辦?
好在,鎮上領導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安排同事將韓玉東送到了距離較近的麗江市就醫,同事還在醫院精心陪護了兩天。
“領導和同事對我很照顧,很感動,也很溫暖。”韓玉東說。
如今,韓玉東在“西部計劃”的崗位上服務快滿兩年。從曾經聽不懂當地方言,到現在可以和當地人自由交流。韓玉東在當地人的稱呼中,也從“大學生”變成了“小韓”。
在工作崗位上,韓玉東在大學期間養成的那股鑽研學習勁,一點也沒變,成了單位裡的“技術男”。
同事遇到電腦故障、打印機安裝等工作,不會解決的,都找他幫忙。
“經常是從一樓跑到三樓,又從三樓跑下一樓。”韓玉東自嘲自己是單位的“大忙人”。能夠得到同事們的認可,他也樂在其中。
工作中的韓玉東。受訪者供圖
“隻要不放棄,就會創造奇跡”
俗話說的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在今年年初,韓玉東結婚了。他的妻子,也在基層工作,不過卻是在家鄉威信縣的鄉村。
夫妻兩地相隔千裡,不怕有隔閡嗎?
“偶爾鬧點小矛盾在所難免,但我們都是在基層工作,都能互相理解,彼此心心相通。”說歸說,自打結婚后,一到假期,隻要工作不忙,韓玉東便開啟千裡奔赴的“探親模式”。
兩地奔波,辛苦自不必言。但這並沒有消磨韓玉東服務“西部計劃”的決心。
“‘西部計劃’在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同時,也能讓大學生在基層的鍛煉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近兩年的基層歷練,韓玉東給出了自己的青春答卷:“兩年期滿后,我還要繼續簽第三年,將來也想在這邊扎根。”
對未來,韓玉東的規劃很清晰:“往后,要把妻子接過來,一起扎根香格裡拉,還想在就近的麗江市買房,把雙方父母都接過來生活。”
回望一路走來的經歷,韓玉東不忘用切身感受鼓勵學弟學妹:“要敢於去追夢,隻要不放棄,就會創造奇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