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緊思想的“螺絲釘”

雲南省紀委省監委拍攝的《問“劍”破局》警示教育片在網上熱播並引發各地強烈反響。該片講述了大理州劍川縣部分領導干部參加黨校培訓期間多次違規違紀聚餐飲酒、接受吃請問題並被從嚴從快提級辦理的事件,其中的教訓值得我們深思和警醒。
一杯小酒撂倒二十余名干部,很多黨員干部“酒杯一端、政策放寬”,無法從根本上自覺抵制“舌尖上的酒局、飯局”。究其根源,是黨員干部思想認識淡化、紀律意識鬆散、黨性原則鬆懈,思想上的“螺絲釘”未擰緊所致。要從根源上解決黨員干部思想認識淡化鬆懈問題,筆者認為根本破解之法有三。
一是要講規矩守底線知敬畏,從嚴要求自己。黨員干部在推杯換盞之中迷失自我,稍有不慎,便會成為“片中人”。因此要永遠保持警鐘長鳴,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引以為戒,守住底線、不碰紅線、不越高壓線,把好思想認識的尺度,上好理想信念的“緊箍咒”,守住政治規矩的“總開關”,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長期堅持下去,講忠誠守規矩知敬畏。
二是堅定不移正風肅紀,破除“圈子文化”,把作風建設擺在首位。作風建設無小事,黨員干部作風關系黨心民心、關系人心向背,決不能因為個別黨員干部的不正之風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五天培訓四天喝酒,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去喝酒的路上,表面上看是“人情往來”“理所應當”,實則是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作祟,黨性意識、規矩意識在淡化。
三是加強黨員干部管理監督,筑牢干部教育“防火牆”。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三個務必”的要求,杜絕“糖衣炮彈”的侵蝕,時刻保持對組織的清澈和純粹。知責於心、擔責於身、履責於行,自覺珍惜培訓學習機會,提升能力素質,把工作、職責和自己擺進去,塑造黨員干部良好形象,淨化靈魂,強化素質,祛除酒氣官氣毒氣,克服“老好人思想”,不為名利所困,守住清風正氣,增強底氣才氣。唯有如此,才能擰緊思想的“螺絲釘”。(羅敬剛)
來源:昆明經開區黨工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