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這裡的鄉村充滿希望”

本報記者 竇瀚洋 宋豪新 楊文明 龔 鳴
2023年05月05日07: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為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雙加鎮大沖頭村通村公路俯瞰。楊尚威攝

農村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繪就了業興村強、民富人和、美麗宜居的畫卷。不少在華工作的外國友人見証了中國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努力和成果。近日,3位外國友人接受本報記者採訪,講述他們在中國鄉村的生活和見聞以及他們眼中的山鄉巨變。

“不但有綠水青山,生活也越來越便利”

來到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埭溪鎮錢塢村,青磚黛瓦,翠竹環繞,好不愜意。漫步村中,毛竹被做成景觀小品,農具變身雕塑,舊家電、老家具成了文化禮堂裡的展品……風格各異的藝術裝置和題材多樣的牆體彩繪裝點著村庄,加上天然好風光,這裡成為不少城市居民體驗田園風情的好去處。

“我們瞅准了藝術改變鄉村的發展渠道,把這裡打造成網紅藝術村。以前村民以砍伐毛竹、種植茶葉為生,現在紛紛開辦農家樂、民宿,賣起土特產,腰包也鼓了起來。”埭溪鎮黨委副書記莫芬芬欣喜地說。

遠處重巒疊嶂,白雲悠游在山間﹔近處村民正在彎腰勞作,一派忙碌景象……村中牆繪《農場》,是一處熱門打卡點。它的創作者是來自伊朗德黑蘭的青年藝術家邁赫拉茲·卡拉米。

卡拉米今年29歲,2012年從馬來西亞林國榮創意科技大學畢業后到上海大學深造。2016年,他到湖州旅游,被錢塢村的綠水青山深深吸引。“這裡簡直就是我想象中世外桃源的樣子。”卡拉米干脆留了下來,在這裡開設繪畫工作室,把家也安在這裡。

初見卡拉米,他正在雕刻木牌,神情專注,動作嫻熟。“這是我為村裡農具店制作的藝術招牌。能為村民服務,我感到很開心。”他說,當地政府很重視鄉村建設,鎮政府和村兩委非常支持他的藝術創作,村中美景、村民和諧友善的氛圍很能激發創作靈感。除了設計牆繪,他還應村民要求幫助設計農產品外包裝,為村裡做環境設計和公共藝術策劃。

“在這裡生活,不但有綠水青山,生活也越來越便利。”卡拉米說,這些年,當地一直在推動鄉村地區的環境整治,效果很明顯。他回憶說,自己剛到埭溪鎮時道路還不那麼平坦,如今,平整的水泥路修到家家戶戶門口,村裡干淨整潔,衛生院、公共廁所、停車場等公共設施一應俱全……在卡拉米看來,美麗的鄉村引來了客流、物流和信息流,讓曾經偏僻安靜的小村庄越來越熱鬧。

“村中還修建了文化禮堂,舉辦各種文化活動,村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了。這是當地政府的一項創意之舉。”卡拉米說,當地政府注重人們的精神需求,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塑造文明鄉風民風。村民生活富足、精神富有,他也有了更多創作靈感來源。

“每次來這裡都感到放鬆和喜悅”

春回大地天氣暖。位於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雙加鎮大沖頭村的“十裡漁灣”迎來了不少釣魚、騎行、賞花的游客。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外籍教師阿什維尼·庫馬爾幾乎每周都會來這裡釣魚,同時為自己關於中國農業農村發展的研究課題尋找思路。

從空中俯瞰,蜿蜒的公路兩旁,魚塘星羅棋布,“十裡漁灣”因此得名,成為近年來瀘州城郊熱門的鄉村旅游目的地。當地發展精養連片養殖示范塘,做足“水上文章”,還種植黃桃、桑葚等水果和櫻花、梅花等觀賞花卉,打造四季花海,人氣越來越旺。大沖頭村從昔日的貧困村,成為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省級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

“生態環境好,宜居又宜業,這裡的鄉村充滿希望。”庫馬爾經常將這句話挂在嘴邊。作為一名釣魚愛好者,他3年前第一次來到大沖頭村,被當地安居樂業、欣欣向榮的氛圍所吸引。他說:“公路、網絡等鄉村基礎設施完備,村容村貌整潔,人居環境舒適度很高,村民熱情友好。每次來這裡都感到放鬆和喜悅。”

庫馬爾和一些村民成為朋友,當地人親切地稱他為“老庫”。“常聽這裡的人說日子越過越好。在我看來,這體現在很多方面。”庫馬爾說,現在村裡人的收入來源更加多樣化,如參加漁業合作社、發展果園和觀光園、開辦農家樂和旅店。村集體投入更多資金用於提高道路綠化率、改建健身步道、設計修建居民院壩和公共院壩等,還建成100多戶美麗庭院,為發展鄉村旅游帶來更多機遇。

龍馬潭區委常委、副區長陳思伶告訴記者,當地通過舉辦鬆灘湖環湖馬拉鬆賽、鄉村文化旅游節、烹飪大賽等活動,迅速打響了知名度。2022年,大沖頭村吸引游客40余萬人,實現旅游收入7200萬元,帶動周邊農戶戶均增收1.2萬元。“鄉村發展和鄉村建設相輔相成,良好的政策規劃促進了產業發展、農民增收。”

騎上電動車,沿著大沖頭村通村公路一路騎行。兩旁水面波光粼粼,一叢叢蘆葦隨風搖曳。不遠處的水田裡,村民正操作無人機進行播種作業,谷種入水激起點點漣漪。庫馬爾設想,是否可以將村裡每一個魚塘的水質檢測、水氧調節、溫度監控等設備通過物聯網連接在一起,再啟用無人機投喂魚兒?他希望,未來可以開展魚塘智能化管理研究,為當地發展出一份力。

“家鄉美起來、富起來,青年人更願意留下來”

兩岸山聳,一灣碧水。金沙江上,魯地拉水電站下閘蓄水后,形成了一段水流平緩的廣闊江面。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濤源鎮就位於此地。日照充足、干燥少雨的干熱河谷氣候,十分適宜發展林果產業。2017年,美國人江子淵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畢業后來到這裡,種起了牛油果。7年來,他開辦的純綠生態農庄初具規模,也見証了一個生態宜居鄉鎮的發展。

濤源鎮位於生態保護至關重要的庫區,是一個移民搬遷安置大鎮。為促進社會、生態、經濟均衡發展,當地結合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建設,發展了軟籽石榴、沃柑等10萬余畝林果產業,讓移民群眾實現了安居樂業。江子淵推廣種植牛油果,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他告訴記者:“當地水利條件不斷改善,牛油果田可以得到及時灌溉。在協調審批手續、聯系用水用電等方面,當地政府也幫了很大的忙。”

一些農戶跟著江子淵種上了牛油果。除了開展技術指導,他還給農戶提供牛油果新品種幼苗,從農戶手中收購牛油果,為種植農戶開辟了增收新途徑。當地政府還積極牽線搭橋,讓牛油果種到了雲南保山、大理以及四川攀枝花等地區。

這些年,江子淵對雲南鄉村物流設施的改善印象深刻。“得益於高速公路和鄉村道路的修建,以前去麗江市區要花5小時,現在隻需要2小時。”他記得,剛到濤源鎮那會兒,不少鄉村都在修路。現在,通村公路的建成,不僅方便了村民進出,村裡的農產品、自己種的牛油果都能十分便捷地從永勝縣運送到國內各大城市。

江子淵告訴記者:“不少村民都是從偏遠山區搬遷而來,通過移民安置,生活條件大大改善。隨著村裡人口的增加,快遞站也越來越多,不少農用物資都可以在網上採購。網購已經成為村民的日常。”江子淵說,這幾年隨著交通和互聯網加快發展,鄉村產業也不斷成長,村民的生活品質實現提升:“村子裡,很多農戶加蓋了兩到三層的樓房,住得更寬敞,家用電器更多了,有的還添置了小汽車。借著高速路通車、客流增加的機會,還有人開起了飯店。”

“家鄉美起來、富起來,青年人更願意留下來。”江子淵說,隨著村裡產業的發展,一些青年人選擇留在村庄,鄉村有了更多活力。身處自然環抱之中,從事熱愛的事業,這樣的生活讓江子淵感到十分舒心。傍晚山間,暖風徐徐,他會帶著孩子出門遛彎。“村裡人聚在空地上跳舞,特別熱鬧!”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05日   第 03 版)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