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大學生群體興起“特種兵式旅游”

一天打卡5個景點 累並快樂著

2023年04月18日08:30 | 來源:昆明日報
小字號

  周五上完課沖向火車站,坐一夜火車直奔目的地,周末兩天輾轉多個城市打卡十幾個景點再返程,甚至還能趕上周一的“早八”……最近,一種名為“特種兵式旅游”的新型旅游方式在大學生群體中悄然興起,“特種兵式旅游”“大學生軍訓式旅游”等關鍵詞也在社交媒體上成為熱門話題,不少網友調侃:“是有人在后面追你們嗎?”

  時間短、景點多、花費少是這種新型旅游方式的特點。有專家分析,這可能存在一定的“報復性旅游”心理,而大學生群體年輕、優秀的身體素質也為高強度旅游打下基礎。不少已經工作的網友對這樣的新型旅游方式表示羨慕,不過也有網友提出反對,認為這種新型旅游方式可能會對身體和精神產生過度損耗,讓旅行失去原有的意義。那“特種兵式旅游”究竟魅力何在?

  一天兩省兩城來回“切換”

  一個多月前,一條“大學生坐54小時硬座去拉薩”的消息算是在互聯網上打響了大學生“特種兵式旅游”的“第一槍”,“青春沒有售價,硬坐直達拉薩”的口號迅速點燃了大學生心中的激情。

  在西安讀大三的周嘉煒,趁著周末和同學來昆明當了一次“特種兵”。周五他們乘坐當天7時26分出發的火車,於第二天8時39分到達昆明。“周五剛好沒課,看了一下車票,發現來到昆明剛好是第二天早上,時間很合適。”周嘉煒說,隨后,兩人約了車前往雲南民族村體驗潑水節,再到雲南省博物館、王官濕地公園游覽,晚上在南強街夜市吃了東西后,又前往斗南花市,跟著網上的教程“撿花”。

  周嘉煒說,他已經利用周末和假期,打卡了全國10余座城市。“最極致的一次是上次清明節放假,7時從西安出發,11時到達成都,逛了寬窄巷子、武侯祠,還吃了頓四川火鍋,19時踏上回西安的高鐵,回到學校都快凌晨了。”他說。

  周嘉煒還分享了已經規劃好的“五一”山東之行,“最近淄博燒烤這麼火,很想去嘗試一下,聽說還有‘燒烤專列’,更期待了。”周嘉煒說,他的5天假期晚上基本要在火車上度過,這樣既節省住宿費,也讓旅行時間更充裕。

  當被問到這樣“走馬觀花”的旅行有什麼意義時,周嘉煒說:“我只是想去就去了,在路上時我很開心,至於意義,以后我什麼時候需要了,再去尋找吧。”

  奔赴山海收獲熱愛

  在雲南師范大學讀大三的劉婷,也計劃好了下個周末的“特種兵式旅游”行程——昆明、玉溪、紅河。在她看來,趁著學業任務不重,出去走走是很有必要的。周末出游,景區的消費或住宿會打折,性價比更高。

  在採訪中,很多大學生認為,“特種兵式旅游”的意義在於憑著年輕人的勇敢,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才不會給自己的大學時光留下遺憾。而對當中帶有的“報復性旅游”色彩,受訪者都承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說走就走的旅行,安排一趟周末短期出游,不僅可以緩解學習的疲勞,也讓生活更有盼頭。”劉婷說。

  “不過,這種旅行方式也存在一些負面影響。”劉婷說,她和同學當了兩天“特種兵”后,要是周一安排了“早八”,就很容易遲到或者沒有精神上課,因此她認為應該掌握好強度,平衡好旅行和學業之間的時間安排。

  “我看到網上有很多網友批評我們的旅行方式,認為我們只是去拍個照打個卡,錢花了,沒有感悟,也沒有意義。”周嘉煒說,其實哪怕是坐在火車上,也能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人和事。

  “深度游和沉浸式旅游當然能帶來更加豐富、更多層次的旅行體驗,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感受當地的美景、美食與文化底蘊,但我沒有充足的時間和金錢,隻能帶著充沛的精力,用汗水和熱愛‘鋪路’。”周嘉煒說,累並快樂著,是所有參與“特種兵式旅游”大學生的共同感受,當別人還在猶豫時,他們已經踏上了旅程。(記者徐劍報道)

  記者手記

  為熱愛生活的大學生鼓掌

  “青春沒有售價,硬座直達拉薩”,在喊著這樣的口號的大學生身上,說走就走的勇氣和高效的行動力是彌足珍貴的,也隻有青春才能帶來這勇敢洒脫的底氣。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在最自由洒脫的年紀裡,坐深夜的綠皮火車、買凌晨的特價機票,去看新疆沙漠裡的日出、洱海邊黃昏的日落。利用周末時間去旅行,在課余時間走出校園,去了解祖國各地風土人情,開闊眼界,這是對大學生活的延伸、對青春年華的擴展,這不正符合人們對青春的憧憬嗎?

  大學生群體“特種兵式旅游”由朴素的現實主義所決定,也因青春的浪漫主義所造就。這種看似“瘋狂”的新型旅游方式背后,是青春活力的表現,也是年輕人自我表達的“修辭手法”。

  我們總用“沒關系,以后還有機會”這樣的話語來安慰自己的遺憾。但是這一屆大學生不這樣想,“可以吃點苦,但周末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才是他們對青春的共識。“特種兵式旅游”是大學生享受青春年華的儀式,隻要保証安全和健康,便可把握住稍縱即逝的青春,畢竟,少年馳騁的風比黃金還金貴。

  作為成年人,大學生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當社會試圖用“意義”與“收獲”來規勸他們不應“特種兵式旅游”時,他們沒有出言反駁,只是默默完成和自己的約定。“特種兵式旅游”是“青春限定”的旅游,我們應該對熱愛生活、珍惜青春的年輕人給予鼓勵、報以掌聲。

(責編:徐前、木勝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