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鏗鏘玫瑰 綻放璀璨“她力量”

劉怡
2023年03月09日10:09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新時代,每一位奮斗的她,正以女性特有的細致與韌性,不斷參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平凡的領域中書寫著璀璨人生,綻放出令人矚目的“她力量”。

今天講述的是一群女性的平凡故事,在火花四濺的鋼鐵“叢林”中,在山間的鄉村田野裡,在遙遠廣闊的西南邊疆,她們奮勇擊楫、破浪前行,用堅韌與執著闖出一片廣闊天地。

而這些故事的背后,在每一個平凡的領域裡,皆有鏗鏘玫瑰,傲然綻放。

與火花共舞的“娘子軍”

從選擇學習鉚焊專業到成為一名焊工,“沒想過這個工作女生適不適合干”的孫梅一干就是34年。

1989年,19歲的孫梅從技校后便畢業進入雲南建投機械制造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從事電焊工作。電焊是一門易學難精的手藝,打底、蓋面,這些步驟看似簡單,但想要焊出好產品,手要穩,心要細,技能之外,體能上還要有耐力。

進入企業后,深知體能上與男焊工有差距的孫梅虛心向師父請教,下班后還利用廢鋼板練習直至深夜,“我焊接的構件合格率高,基本上都不返工,那時大家就對我刮目相看了”。幾年后,頂著高溫和燙傷,孫梅練就了一身過硬的焊接本領。

正在進行焊接的孫梅。受訪者供圖

1998年,公司決定成立第一支女子焊工隊,孫梅成為了這支焊工隊的隊長。

每次焊完構件,兩個鼻孔被熏得漆黑,焊工隊的姑娘們就拿紙巾在鼻孔裡轉轉,身上衣服滿是被焊渣燙出的洞,就互相笑一笑,下一次依舊毫不猶豫地裹上厚厚的防護裝備,在鋼鐵“叢林”中,與汗水和火花共舞。

在一個個工程中煉接著機械的鋼筋鐵骨,這支“娘子軍”也憑借著獨特的韌性,質量過硬、焊縫精美的構件,逐漸走向了企業焊接版塊的舞台中央。

2021年,女子焊工隊參與了中老鐵路寧洱火車站站前廣場項目,承擔該項目的管道焊接工作。項目工期緊、任務重,面對種類眾多的管道,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孫梅也是首次接觸,PPR、U-PVC等材質的管道不是鋼鐵,怎麼焊接?

通過私下學習請教,同時不斷地試驗,女子焊工隊總結形成了“U-PVC 管道無需三通開孔焊接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而這項技術也獲得集團內部的科技進步三等獎。

“一進公司就是女師傅帶我的。”如今,“老資歷”的孫梅也開始帶徒弟,把自己的技巧和經驗傳給更多的年輕人,而女子焊工隊的隊伍也從最初的十多人逐漸擴大到如今的57人。

女子焊工隊。受訪者供圖

女子焊工隊。受訪者供圖

2019年,公司在女子焊工隊的基礎上挂牌成立了女焊工創新工作室。

培養出高級技師20多人,先后完成省部級工法7項、新型專利14項,參建項目榮獲兩項省級QC成果,兩項中國“安裝之星”和2019 年“中國魯班獎”,參與雲南大劇院等數十項工程建設任務,共計完成各類鋼構件焊接近20萬噸,為企業創效約1000萬元……

5年來,這支“娘子軍”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也用焊槍點亮了人生最閃亮的火花。

養雞“啄”開致富路

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盤龍鄉白泥井村,有一個佔地30畝的現代化養殖示范基地,基地存欄30萬隻綠殼蛋雞,每天的雞蛋產量達16萬枚,2022年實現年經營收入3000余萬元。看著眼前吃得歡快的綠殼蛋雞,養殖基地的創辦人陸雲感嘆:“難以想象自己一個農村婦女能取得有今天這樣的成績。”

陸雲的養殖之路開始於一間破舊的老屋。

1999年,陸雲從貴州嫁到白泥井村。“窮怕了,種地吃不飽,整天想做點什麼。”面對家裡“一窮二白”的情況,一心想把日子過好的陸雲下定決心,用全部積蓄又加上貸款,買了五十多隻雞鴨。“當時全家隻有一間屋子,人在房的這頭睡,雞鴨就在房的那頭睡。”幸運的是,第一年陸雲養的雞鴨就全部賣光,不僅還清了貸款,還為自己存下了下一年的本錢。

隨著規模擴大,陸雲租用了村小組的80畝林地,開始規模化生態養殖土雜雞,取得了不錯的效益。賺了錢的陸雲迅速為家裡建了新房。

天有不測風雲,雞群患病讓陸雲辛苦幾年的成果打了水漂,期間丈夫又因長期勞累,患病喪失了勞動力。上有老下有小,陸雲想了想,放棄外出打工的想法,繼續在家一邊養雞,一邊照顧家人。

背著孩子上山喂雞、鏟雞糞,回到家還要喂豬、做飯、照顧家人,咬著牙撐起整個家的陸雲,短短幾個月體重從103斤瘦到80斤。

2007年,陸雲參加了硯山縣婦聯組織的農村婦女創業培訓,到雲南農業大學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到各地學習取經后,陸雲決定養殖黑羽烏雞,銷售綠殼蛋。

經過幾年的發展,陸雲養殖銷售的綠殼蛋打開了銷路。2010年,陸雲成立了硯山縣雲硯養殖專業合作社,採用“黨支部+公司+合作社+協會+基地+農戶+市場”的一體化生產經營模式,向農戶提供雞苗、科學養殖技術和金融支持、產品回購等產供銷一體化服務,同時申報注冊了“雲硯”商標,開始打造綠殼雞蛋品牌。

2018年,合作社投入6000多萬元建設了30余畝的標准化養殖基地,通過線上線下多種銷售渠道,綠殼雞蛋銷往了昆明、湖南、廣西、香港等地。

【3】正在生產線上挑揀雞蛋的陸雲。雲南省總工會供圖

正在生產線上挑揀雞蛋的陸雲。雲南省總工會供圖

創業成功后,“窮怕了”的陸雲主動聯系周邊村民,引導他們加入合作社,還設立了“扶貧濟困關愛股”和“敬老關愛股”,為困難戶和老人贈送了合作資金。目前,合作社的社員擴大到917戶,帶動了周邊群眾600余戶發展養殖業共同致富。

令人激動的是,這幾年陸雲陸續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到北京領獎時,站在人民大會堂前,陸雲淚流滿面,“我一個農民,能來到這裡,真是太幸福了”。

“之后想把標准化養殖基地建到70畝,繼續擴大養殖規模。”計劃著未來的陸雲干勁滿滿。

西南邊陲的“守光人”

穿過層層高山峽谷,在西南邊陲的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舊城鎮東丙村的山上,矗立著一座500千伏德宏變電站。這座變電站是德宏州最大的變電站,也是德宏電力的匯聚點,而“雲電送粵”的南通道也從這裡開始。

除承擔著緬甸電力回送和德宏余電外送的重任外,這個變電站還有一個獨特之處:駐站的全部14個工作人員中,就有10個女員工。這在變電站內可不多見,同事們笑著給這個隊伍起了“電力花木蘭”的稱呼。

站長羅玉花說,這支“電力花木蘭”隊伍可不弱,無論是爬主變、拉刀閘,還是鑽電纜溝都能上。

【4】500千伏德宏變電站的值守工作人員正給設備測溫。受訪者供圖

500千伏德宏變電站的值守工作人員正給設備測溫。受訪者供圖

變電站的工作枯燥乏味而又艱苦,眼前除了設備還是設備,除了數據還是數據,“在變電站裡值守,得把設備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用心照顧,細心呵護。”羅玉花認為,這樣它們才能在最良好的狀態下運行。

德宏地處低緯高原,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季綿長,降雨量大。值守時,羅玉花最害怕的就是刮風下雨,擔心設備出故障、線路跳閘。面對著看不見摸不著的高壓電,值守的工作人員必須按照章程,通過一次次重復的電網負荷監盤、抄表、測溫、設備巡視和倒閘操作排查問題,消除隱患。

“細心嚴謹不鬆懈,才能從眾多設備數據中發現隱患。”羅玉花發現,在變電站的日常工作值守中,這支“電力花木蘭”隊伍正好能充分發揮女性細致的性格優勢,把故障的發生扼殺在萌芽狀態。

變電站需24小時駐守,值守人員一駐守就是一周。“變電站在山上,人煙稀少,大家學歷也不低,又遠離家人朋友,來到這裡總會有落差。”在羅玉花的細致又溫柔的管理風格下,整個班組的氛圍十分溫暖,互相關心照顧、排憂解難,精心策劃生日、節慶,“讓生活充滿儀式感”。

星光下的500千伏德宏變電站。受訪者供圖

星光下的500千伏德宏變電站。受訪者供圖

“我們的工作需要膽大心細發現異常,遇到緊急情況還要沉著冷靜應對,容不得半點失誤。”工作多年,不管何時羅玉花總會反復強調,一定要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作為“守光人”,一定要從心底敬畏安全。

漫天星光下,路燈拉長了值守人員的身影,在500千伏德宏變電站連續安全運行的5267天裡,守護著千家光明萬家燈火。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