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正版缺失催生盜版 電子書侵權惡性循環如何“破題”

2023年02月10日08:55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正版缺失催生盜版 電子書侵權惡性循環如何“破題”

正是由於電子書更容易被盜版,一些作者和編輯才不願意授權電子版,而掃描版和泄露存檔的流行又是電子書缺失的結果。與其說讀者是“不得不看盜版”,不如說是盜版影響了書籍電子化的正常鏈條,造成了惡性循環。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文化新業態發展韌性持續增強。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之一的數字出版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

然而,作為數字出版的主要產品形態之一,電子書盜版侵權的問題仍為行業發展帶來諸多困擾。2022年末,盜版電子書網站Z-Library被美國相關部門關停,這一事件一時引發了全球許多閱讀愛好者的關注。毫無疑問,傳播盜版書籍是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但目前有大量平台、渠道在為盜版電子書傳播提供依托,其中不少受到用戶追捧。與此同時,受盜版侵害的電子書作者、出版商卻鮮有發聲的機會,為他們辯護的聲音並不多見。

盜版行為受部分用戶支持,出版商“有苦難言”……盜版電子書問題錯綜復雜,探討其解決之道也需多方共同發聲。

盜版電子書因傳播優勢流行

對於就讀於天津某高校的歷史學博士生丁寧(化名)來說,讀書是他學習工作的“剛需”。為了進行研究,拓寬視野,他每年都要閱讀大量中外文書籍,其中一部分就是他找到的盜版電子書。

大學圖書館、公共檔案館、網絡開源資料能夠滿足丁寧大部分閱讀需求,但仍有不少書籍不易通過正規途徑獲取。遇到“找不到書”的問題時,丁寧會選擇到網絡上搜尋盜版電子書。

丁寧表示,許多書籍並沒有正版電子書在售,網上能找到的電子版都是從數據庫中泄露出來的存檔,或者是民間自制的掃描版。如果要看電子書,就隻能選擇盜版,即使想花錢看正版也無處可看。此外,許多絕版書和外文書籍也隻有盜版電子書可看,除非讀者願意支付極其昂貴的價格求購實體書。

某資源交流網站活躍著一位網名為“北海”的用戶。2016年以來,北海一直是網站書籍區的活躍用戶。

北海說,他所知道的大多數電子書的來源,都是合法的電子書數據庫或銷售平台,還有一部分電子書是書友自行掃描的。一些擁有高權限的賬號能夠從電子書數據庫中得到文件,並最終泄露到網絡上。電子書銷售平台出售的許多正版電子書也可以被破解,破解之后用戶便可以隨意拷貝、閱覽。因此總體來說,“電子書並不難找”,特別是出版於2015年之前的書籍,大多都有掃描版在網上傳播。

北海稱,很多人傳播電子書只是為了幫助有需要的人,並非為了借此牟利。“人們想要獲取信息,卻要面對許多不合理門檻。很多書定價過高,甚至根本沒有正版可買,滿足不了讀者的需求。”

在北海看來,人們購買正版書支付的金錢大多沒有流向作者或譯者,而是落入了擁有版權的一些出版商手中。北海指出,這種現象在歐美學術出版界尤其常見,這種現象助推了掃描版盜版電子書的流行。

“我國雖沒有歐美那麼嚴重的版權壟斷,但正版書昂貴、獲取和使用不方便的問題依然存在,何況很多書還是大家的‘剛需’。在這種情況下,盜版電子書就應運而生了。”北海說。

“盜版當然不對,但是在正版電子書發展仍然不完善的情況下,盜版的生態位恐怕很難消滅。在我看來盜版是歷史的產物。隨著社會發展,規則會越來越健全,當信息進一步繁榮,盜版可能就會消失。很多年后我們回頭看今天的盜版電子書,可能就像現在看十幾年前的盜版電子游戲一樣。”丁寧說。

正版電子書成本“不容小覷”

與上述部分讀者認知相悖的是,面對“電子書無本萬利”“出版商坐地起價”的觀點,邱宇(化名)連說了兩個“不”字。

邱宇在書籍出版行業工作已有6年,實體書與電子書出版工作均有從事。邱宇表示,公眾對於電子書出版的認知往往有一些偏差,特別是容易低估電子書出版的成本。

邱宇告訴記者,出版一本正版電子書需要付出的成本很多。首先是支付給作者的版權費用,版權即知識產權,作者的知識勞動不會因書籍的介質從紙變為數字而貶值。版權成本往往比較高昂,對於名家名作來說尤其如此。

其次,電子書制作也需要不少投入。無論是人工排版,還是計算機轉換排版,都要有文字編輯、美術設計、程序開發者為其付出勞動。電子書制作有成本,這一點和紙質書一樣。

最后,出版商還需要為電子書付出發行成本,包括宣傳推廣費用、平台對接費用、售后服務成本等。這些“最后一環”的付出容易被大眾忽略,卻是必不可少的。

邱宇強調,“出版商坐地起價”這種描述並不適用於我國當前的出版業。總的來說,我國書籍的價格是比較符合市場規律的。許多電子書定價接近紙質版,這也是與其成本相匹配的。“我希望讀者都能夠認識到一點,那就是書的價值來源於內容,源於作者和出版者的勞動,而不是源於紙張。理解了這一點,應該就不會再對電子書的價格有疑問了。”

針對盜版電子書對正版的沖擊,邱宇評論說,一些讀者提出的“紙質書沒有電子版”問題其實就是盜版造成的。正是由於電子書更容易被盜版,一些作者和編輯才不願意授權電子版,而掃描版和泄露存檔的流行又是電子書缺失的結果。與其說讀者是“不得不看盜版”,不如說是盜版影響了書籍電子化的正常鏈條,造成了惡性循環。

電子書產業生態仍需構建

正版缺失催生盜版,盜版影響正版發展,讀者對出版商缺乏理解……盜版電子書流行背后的問題,可謂一環扣一環。

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編輯出版系主任郭晶表示,我國電子書產業的良好發展,離不開國家、行業和社會的共同參與、積極協同。

郭晶認為,我國在著作權集體管理的制度方面仍有改進空間,數字版權和相關法律法規仍需完善。版權保護技術也得與時俱進,為電子書版權保護提供支撐。

此外,我國電子書產業仍然存在上下游業務交叉重合,行業惡性競爭的情況。這些情況也對電子書版權資源的保護產生了負面影響。產業鏈各方應該通力合作、共享資源,才能推進我國電子書市場良性發展。

丁寧希望我國能夠重視舊版書、古籍、各類檔案的電子化,並暢通大眾的知識接觸渠道。“如果人們都能以合法的方式、合理的價格順暢獲取優質的電子出版資源,掃描排版質量差、檢索困難、缺乏配套服務的盜版電子書自然就會被淘汰。”

邱宇希望我國讀者繼續提高數字版權保護意識。作為從業者,他認為出版業的改進離不開讀者的理解和支持。

北海告訴記者,近年來網絡上對電子書的版權保護力度已有明顯提升。

“2019年之后出版的書都不太好找了。實際上,我們不崇尚盜版,我們願意花錢支持正版。只是希望中國的圖書市場越來越好,讓大家能方便地讀到更多好書。”北海笑著說。(孫明源)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