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三蜂”工程構筑社會治理同心圓

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大坡鄉石仁村網格員王建寶,在日常走訪中發現本村上門女婿陳某與妻子因家庭瑣事經常吵鬧打架,陳某揚言要報復全家。王建寶及時把該情況反饋到大坡鄉社會治理中心,該中心研判評估后及時組織派出所、婦聯、司法所、村委會等力量進行處置化解,經過工作人員耐心地引導情緒、釋法說理,夫妻兩人重歸於好,均表示今后一定多體諒對方,好好生活。
“婚姻家庭糾紛引發的各類家庭矛盾,如果處置化解不當,則可能由民事糾紛轉化為刑事案件。針對近年來曲靖市婚姻家庭糾紛矛盾數量增多、內容多樣、成因復雜、容易引發刑事案件的實際,曲靖市創新開展了‘蜂巢、蜂眼、蜂蜜’‘三蜂’工程,從源頭上預防、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全市初步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曲靖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鈞對《法治日報》記者表示。
用工匠的精度織密“蜂巢”
採集基礎信息,入戶宣傳法律法規政策,了解群眾需求,化解矛盾糾紛……近年來,曲靖市用工匠的精度將網格化治理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按照鄉村管理“全覆蓋”、服務群眾“零距離”、社會治理“無縫隙”、村民訴求“全響應”的原則織密“峰巢”工程,建立了覆蓋“鄉鎮(街道)—村(社區)—村(居民)小組或居住小區”的三級網格3萬余個,配備網格長11320名、專兼職網格員10萬余名,他們化身“小蜜蜂”,精准“探測”隱蔽性極強的婚戀家庭糾紛風險並及時進行有效化解。
“去年以來,曲靖全市發生命案16起,與同期相比下降54.3%,十萬人命案發生率同比下降0.33,曲靖市命案防控工作取得了歷史最好成績。”張鈞向記者透露,曲靖市通過實施“蜂巢”工程,進一步規范網格設置,全面做強一二級網格,做實三級網格,健全完善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體系,打造聯防聯控、群防群治、集團作戰共治體。
鄉鎮(街道)作為一級網格,設總網格長,村(社區)作為二級網格,設網格長,結合實際在村(社區)以下合理劃分三級網格,並在每個網格設專責、兼職網格員。各地在三級網格以下根據樓棟、單元等合理劃分網格單元,實行更加精細化、精准化的服務管理。
此外,曲靖市還不斷完善問題收集、處置及激勵機制,織密像“蜂巢”一樣結構緊湊、無縫銜接的網格精細化服務管理體系。其中,在激勵機制方面,沾益區將網格員的待遇經費保障納入區級財政預算,按照服務的人口數量,以每人每年15元的標准進行補助。為保障網格員的積極性,經費每季度下發一次。
“去年年底,我們評選出‘金牌網格員’,獎勵1萬元﹔評選出‘優秀網格員’,各獎勵3000元。”沾益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廖麒雲介紹,目前,沾益區形成了一套“信息採集—核實上報—分析研判—責任分流—事項處置—反饋核查”的閉環工作流程,全程留痕,作為對網格員考核的依據,通過考核實現“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差不一樣”。
用治理的深度巧布“蜂眼”
曲靖會澤新城鐘屏街道三年前曾是命案高發地,也是婚姻家庭矛盾引發刑事案件高發地。
兩年前,該街道借力“三蜂”工程,全面深入布設“蜂眼”工程,在優化“蜂巢”的同時,與公檢法司搭建共建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平台,建立“法官進網格”“民警駐社區”“司法調解到一線”“檢察官駐法律救助中心”為一體的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機制,將力量下沉,做深、做實、做強三級網格服務管理工作體系,組建256名網格員常態化走訪群眾,排查矛盾糾紛,用心用情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鐘屏街道是全國最大的易地搬遷街道,得益於高標准全面落實‘三蜂’工程建設,三年來沒有發生一起命案。”會澤縣鐘屏街道黨工委書記尹德坤說。
“我們通過巧布‘蜂眼’工程,建立了矛盾糾紛事前預防、排查梳理、風險評估、多元化解、跟蹤回訪5個環節的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鍛造像‘蜂眼’一樣動態感知、反應敏銳的矛盾糾紛預防排查調處能力體系,不斷提高各級干部預防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確保每件矛盾糾紛都能及時發現、有效化解。”曲靖市委政法委副書記余中平說。
網格員通過入戶走訪,全面了解真實情況,掌握潛在風險,將有關問題線索第一時間推送至所在鄉鎮(街道)社會治理中心,中心通過由公安、法院、檢察院、司法、民政、婦聯等有關部門人員以及社會專業人員組成的“聯評機構”開展專業評估,精准研判出分類評定等級,提出有針對性預防處置意見,指派或分流給不同的組織機構或工作機構進行調處。
“我們建立了完善的領導包案、考核辦法、追責問責辦法等機制,明確牽頭部門、包案領導、配合單位、工作措施和化解時限,確保指派分流的所有矛盾糾紛派單任務全部落實到位。”余中平介紹,對已調解成功的矛盾糾紛,通過電話、微信、上門等方式常態化開展“回訪”工作,適時開展心理疏導服務,掌握動態情況,鞏固調解工作成效,根據回訪情況及時提出工作建議,防止問題反彈、矛盾糾紛再次激化,做到案結事了人和。
用關愛的溫度定做“蜂蜜”
“工作人員熱情接待,對我的麻煩事很上心。”在麒麟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反映問題的市民陳大媽向記者表示。原來,隔壁鄰居建房影響到了陳大媽的房屋採光,進而引發糾紛。網格員將該情況反饋到接訪中心,中心詳細登記情況,及時與相關社區聯動啟動調解程序,將糾紛在源頭化解。
曲靖市用關愛的溫度量身定做“蜂蜜”工程,完善網格員參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培育像“蜂蜜”一樣甜蜜和諧、健康美滿的婚姻家庭生活體系,不斷尋求矛盾糾紛的“最優解”,讓老百姓遇到問題有地方“找說法”。
麒麟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讓公安、法院、人社等10個部門14人常駐,多個專職網格員一線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構建起了“法治+綜治+訪治”的多元調解化解服務平台,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沾益區法院建立訴訟服務中心,將全院所有員額法官和法官助理分挂到全區各鄉鎮(街道),擔任網格法治員,與鄉鎮社會治理中心的網格員點對點聯系,讓法官成為挂包鄉鎮(街道)的法治宣傳員、法治指導員,引導轄區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教授基層調解組織調解技巧,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通過實施‘蜂蜜’工程,我們建立完善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機制,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引發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重大命案。下一步,將進一步整合公安、民政、法院等資源,充實市、縣兩級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不斷提升家庭婚戀糾紛調解工作的專業性。”張均說。(記者 石飛 通訊員 姜光鑫 尹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