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景谷:非凡十年 惟實勵新

景谷,地處雲南省普洱市中部偏西,因自然資源富集、富民產業聚集、民俗文化萃集,被譽為“無量寶地·千景之谷”。黨的十八大以來,景谷縣委縣政府拼搏實干,眾志成城奪取抗震救災全面勝利,排除萬難打贏脫貧攻堅決勝之戰,勠力同心筑牢疫情防控堅實屏障,全縣呈現出經濟發展快速、質量改善明顯、后勁蓄勢向好的發展態勢。
航拍景谷縣城。
厚植發展動能 縣域經濟發展質效雙升
今天的景谷,經濟循環日益暢通,市場預期不斷改善,高質量發展動力更加澎湃,吸引了一大批投資者到景谷投資興業。2021年,全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4.55億元,是2012年的6.49倍。
統籌抓好城市提升和鄉村振興兩個基本面,相向而行、同步發力、融合發展的畫卷精心繪就,全縣經濟總量大幅提升,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62.23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36.17億元。人均GDP從2012年的21500元增長到2021年的49391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2012年分別增長108.8%、174.5%。
易地搬遷點的光伏發電項目。
厚植基礎保障 城鄉面貌實現精彩蛻變
今天的景谷,城市品質能級提升,鄉村面貌華麗蛻變,城鄉建設發展萬象更新。
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雲南省雙擁先進縣”“雲南省首批美麗縣城”,再度擦亮“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城市”金字招牌。目前,縣城建成區面積9.5平方公裡,城鎮化率達42.5%。全縣公路通車裡程達6614公裡,實現建制村硬化路全覆蓋。累計新增水庫庫容2659.19萬立方米,建成1.8萬件農村五小水利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實現全覆蓋。
茶農採摘茶葉。
厚植綠色底蘊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向優
今天的景谷,綠意盎然生機勃發,生態優勢愈加彰顯,綠色生態顏值再度升級。
污染防治攻堅成效顯著,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綠色發展理念成色更足。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達98.48%,國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劃定全域永久基本農田61.03萬畝。獲評“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中國天然氧吧”“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等榮譽稱號,縣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9.6%。實施退耕還林還草7.73萬畝,完成營林造林面積37.06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至80.69%,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1.6%。
機械收割稻谷。
厚植為民情懷 群眾生活品質節節攀升
今天的景谷,民生福祉惠澤於民,社會穩定長治久安,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提高。
以超常規力度和舉措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如期實現貧困縣脫貧摘帽,穩步接續鄉村振興。100個貧困村達標出列,14200戶52217人穩定脫貧。以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推動力度和發展強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教育質量提升,實現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全覆蓋。2012年以來,全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59萬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55萬人。
景谷縣某企業紙漿生產車間。
厚植執政根基 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
今天的景谷,黨風政風持續好轉,社風民風向善向上,干事創業激情全面激發。
各領域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疫情防控、促鄉村振興、促民族團結、促基層治理能力不斷增強。2016年至2021年,全縣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增長14倍多,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達90%以上。大力踐行“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爭先意識,勇於擔當善作為、擼起袖子加油干蔚然成風,凝聚形成了人心思齊、齊心協力的良好局面。建立“四套班子一起干、四個輪子一起轉、五指並攏抓工作”的機制,領導班子結構持續優化,干部隊伍整體功能明顯提升。
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景谷將全面提升改革創新能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續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王瑾、李妍 景谷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