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賓川八旬老中醫李伯藩
一心為群眾 義診十六年
隻開方分文不取,義診堅持16年,年過八旬的老中醫李伯藩的事跡讓人感動。
李伯藩,是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中醫院原院長。退休后,他婉拒昆明、大理的高薪邀請,留在滇西小城賓川縣,他說,患者離不開他,他也離不開患者。
十幾年如一日開展義診,隻要患者上門,哪怕春節也照常看診﹔大年初一趕30多公裡路出診﹔每天堅持坐診10多個小時……作為有近40年黨齡的老黨員,李伯藩一輩子用醫者仁心展現著共產黨員甘於奉獻、服務群眾的品格。
把患者看得很重很重
採訪李伯藩,約在了星期日晚上8點。每天要看上百個病號,李伯藩白天實在抽不出時間。
“縣外病人多,來一趟賓川不容易。”李伯藩解釋道。考慮到病人多,李伯藩隻能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義診16年,李伯藩的日程安排反而越來越滿:周一周二在賓川縣醫院義診,周三周四在賓川縣中醫院,周五到周日在自己的義診工作室。
李伯藩退休后,昆明、大理的不少大醫院聽說了,親自登門邀請。有的許諾豐厚報酬,有的承諾解決子女工作,有的干脆請他自己提條件,但都被李伯藩一口回絕。他說:“患者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患者。患者知道我在賓川,除了賓川我哪兒也不去。”
可為了患者,他也曾一路顛簸40公裡去麗江。給慢性腎衰竭患者李美菊開藥后,李伯藩一再交代一周后回診,兩周沒見患者上門,李伯藩坐著學生的摩托車就去了麗江市永勝縣。得知李美菊已經可以正常排尿,他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
如今,82歲高齡的李伯藩白天義診八九個小時,晚上還要抽出兩個小時通過郵件和電話遠程診療。隨著李伯藩年紀越來越大,志願者心疼李伯藩,要求限號。可不管是否提前挂號,他總是看完診室最后一個病號才會去吃飯。
把金錢看得很輕很輕
前一個患者還沒走出診室,下個患者已經坐到了面前。李伯藩義診室座無虛席,卻無人吵鬧,氛圍跟普通醫院不一樣:門庭若市,卻沒人收費﹔隻開方,不收錢。有人替李伯藩算了筆賬:如果收挂號費,一個人即便隻有8元錢,十幾年收入也有兩三百萬元。
碰上患者送錢,李伯藩都會婉拒。有患者把錢塞到他手裡,他就用處方把錢一卷,再還給患者。來找李伯藩看病的,大多是疑難雜症,有的人甚至因為看病花光了積蓄。“中藥便宜,便宜的十幾塊,貴的也不過幾十塊,不要挂號費,就能幫患者省出一劑藥錢。”
有回德宏一家糖廠工會邀請李伯藩前去坐診,臨走時,糖廠的財務人員送上了一筆錢作為酬勞,李伯藩婉言謝絕:“我來是為職工看病的,不是來賺外快的。”
有年春節,一名從香港專程趕來的老人在子女的攙扶下找到李伯藩家的小院表示感謝,臨走時拿出一個厚厚的紅包,想要給李伯藩。李伯藩說:“心意領了,但紅包我不能要﹔您身體健康,還大老遠來看我,就是送給我無價之寶了!”
2014年,他入圍“中國好人榜”,后來還獲得“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李伯藩的各種獎狀和証書可以鋪滿桌子,但卻都收在了箱子裡,從不拿出來炫耀。
一個人帶動了一批人
1940年10月,李伯藩出生在賓川縣一個中醫世家。“祖輩行醫看病,也不收費。”李伯藩說,奶奶行醫,看病免費,隔段時間清空賒欠藥費的患者名單﹔父親李子寬臨終當天,還在為患者把脈開方。父親曾說:“伯藩,要記住,當醫生要以治病救人為主,不能為了錢。對窮人要多關心一點,對他們態度要更好一點。”
上世紀60年代初,縣裡安排20歲出頭的李伯藩去偏遠的拉烏彝族鄉建衛生院。“那時的拉烏,缺醫少藥嚴重,老百姓看病實在難。”當地村民有石料的出石料,有木頭的搬木頭,啥也沒有的出力氣。不到一年,兩層的拉烏衛生院建成。也是在拉烏,看著一雙雙沾著泥土、長滿厚繭的手,李伯藩明白了父親對他臨終囑托的意義。
1982年11月24日,賓川縣中醫院正式成立,李伯藩成了賓川縣中醫院的第一任院長。8間舊平房、幾箱從縣醫院搬來的藥材,成了賓川縣中醫院的全部家當。硬件薄弱,偶有患者發脾氣,李伯藩這樣要求職工:“患者把口水吐到臉上,擦了就是﹔但過后要找出患者吐口水的原因﹔如果想發財,就改行,不要當醫生。”
對患者,李伯藩則是另一種態度。“這服藥吃完你再來,我看看是否需要調整藥方。”慕名而來的多半是疑難雜症患者,李伯藩看病,從不跟患者承諾療效,卻總是能給人以信心和安慰。
雖是中醫,可李伯藩並不排斥CT,其他醫院的檢查單,李伯藩也會仔細看。他說:“人家CT拍得更清晰,不能排斥科學。”
李伯藩一個人,帶動了一批人,縣裡也給予大力支持。李伯藩的義診室,是縣裡提供的場地﹔不光是李伯藩自己義診,他的徒弟,還有各個醫院、縣委縣政府招募的志願者都參與了進來。“單靠我自己,哪能看得了這麼多患者。”李伯藩說。開在縣中醫院的中醫義診工作室,縣內中醫醫師輪流義診,既有來自縣內各醫院的,也有個體中醫診所的,每周三至周日定期輪流坐診,也是免費開方。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8日 第 1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