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國二"先后捕捉"國一"冠斑犀鳥,未遂
2022年07月22日14:05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人民網普洱7月22日電 冠斑犀鳥是一種大型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喜歡在懸崖絕壁上的石洞、石縫或者樹洞筑巢繁育后代。為掌握冠斑犀鳥的繁殖習性,雲南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在它們巢穴附近安裝了紅外相機開展科研監測,結果拍到了冠斑犀鳥險遭捕食的珍貴視頻。
視頻中,在一棵喬木樹干中間,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鷹雕不停地扑騰著翅膀,並用嘴巴尋找什麼,在鳳頭鷹雕的上面,另外一隻鳥在焦急地飛來飛去,現場傳來一陣陣驚叫聲。原來,在這棵樹有一個樹洞,裡面住著冠斑犀鳥媽媽和兩隻鳥寶寶,而那隻在鳳頭鷹雕上空盤旋的則是冠斑犀鳥爸爸。
雲南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局長盧文說,這隻鳳頭鷹雕來到冠斑犀鳥的巢邊,目的就是想捕捉冠斑犀鳥的幼鳥或者是雌鳥,但是因為冠斑犀鳥有一個獨特的特性,就是繁殖期到了,雌鳥就會進洞,然后雄鳥就會從外邊抬泥土把洞口封起來,隻留下一個小洞,因此鳳頭鷹雕沒辦法,最后放棄飛走了。
這天的險情剛解除,沒過幾天,另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也來到這裡,不過最終它也沒有得逞,冠斑犀鳥一家得以脫離險情。
據悉,冠斑犀鳥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常綠闊葉林中,除了繁殖期外,冠斑犀鳥都喜歡成群結隊活動。
雲南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境內的瀾滄江兩岸,地處滇南低緯度地區、熱帶北緣與南亞熱帶過渡地帶,這一區域目前共記錄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2種,冠斑犀鳥就是其中之一。據管護局調查的數據顯示,近年來,隨著生態持續向好,這裡的犀鳥數量已接近200隻。(楊文明、程浩、何有剛)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