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激活古籍裡的文字 賡續生生不息的中華文脈

2022年06月01日08: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賡續生生不息的中華文脈

  在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護中心紙質文物修復室,工作人員對古籍文物進行補全。 新華社記者 周 牧攝

  經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護中心修復的清代安南大司馬行書條修復前后對比圖。  新華社發

  觀眾參觀“冊府千華——蘇州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攝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籍。這是中華民族歷史記憶、思想智慧和知識體系的載體,是流淌在我們血脈中的文化基因。對珍貴古籍的保護、修復和活用,關乎中華文脈的延續與傳承。

  從“加強文物古籍保護利用”寫入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到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黨和國家對古籍保護工作高度重視﹔從在全國各地引發觀展熱潮的“冊府千華”系列展,到深受觀眾喜愛的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正從泛黃的紙頁裡走出來、活起來……

  擁有“身份証”

  打開中國古籍保護網“全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孔子博物館、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重慶圖書館等收藏單位編纂的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呈現在眼前。

  這是全國古籍普查工作重要成果中的一項。

  卷帙浩繁的古籍歷經歲月滄桑,記載著千百年來的中華文明故事。在朝代更迭、戰爭、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下,大量古籍或流散各處,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毀壞。那麼,留存至今的古籍還有多少?

  為摸清家底、傳承文脈,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正式實施。作為基礎性工作,古籍資源普查工作在全國全面展開。

  據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蘇品紅介紹,目前,全國古籍資源分布和保存狀況基本摸清。全國古籍普查完成270余萬部另1.8萬函,30個省份基本完成漢文普查工作,佔預計漢文總量的90%以上﹔共2861家單位完成古籍普查登記工作,佔預計存藏機構總數的96%以上。

  通過名錄評審和普查,還新發現了一批珍貴文獻,如《永樂大典》“湖”字冊、3件重量級唐代早期印刷品、《乾隆御定石經》初拓本等。

  普查,讓每一部古籍都擁有了“身份証”。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基本數據庫”已經累計發布264家單位古籍普查數據797.3萬冊/件。《全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累計出版509家收藏單位的普查目錄共計123種189冊,收錄127萬條款目,天津、重慶、浙江、寧夏、湖南等省已完成普查登記目錄出版。《中華古籍總目》天津卷初稿編纂完成,國圖卷、湖南卷、浙江卷編撰工作正在進行中。

  在普查登記的基礎上,《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評審命名工作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至今,已先后評選並公布了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累計收錄古籍13026部﹔命名了六批共203家“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妙手煥新生

  年初,國家圖書館宣布歷時8年之久的館藏清宮“天祿琳琅”修復項目取得圓滿成功,正式結項。在科技手段輔助下,300多冊一級破損古籍得到妥善修復,風採再現。

  雖說紙壽千年,可在時間的流逝中,大量古籍褪去了往日光彩,絮化、酸化、虫蛀、霉菌……有些古籍甚至變成了無法翻看的“書磚”,或一碰就碎,像餅干渣一樣。

  面對古籍“變老了”“生病了”,古籍修復師們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努力與時間賽跑,埋首故紙堆,妙手化腐朽為神奇,讓一葉葉滿目瘡痍的珍貴古籍重現風骨,煥發新生。

  10多年來,依托12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以點帶面推進古籍修復工作,全國古籍修復總量已超過385萬葉。其中包括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琅”、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圖書館藏“納格拉洞藏經”、山西宋遼金元珍貴古籍等一批國家珍貴古籍重點修復項目。

  修復的過程,也是技藝傳承、人才培養的過程。以“天祿琳琅”修復項目為例。2013年,“天祿琳琅”修復項目啟動,項目隊伍也隨之組建。“60后”資深修復師帶著“80后”年輕人一邊修復,一邊研究、教學,在修復過程中還開展了青年修復師培訓和有針對性的材料檢測、研發等工作。由此,一批年輕的古籍修復人才逐漸成長起來。

  古籍修復,人是關鍵。蘇品紅表示,通過在職培訓、師徒傳承、高校教學等途徑,全國修復師數量已經從15年前的不足100人,成長到現在約有1000人。科學、規范的修復得到了很大發展。

  加快數字化

  長期以來,古籍都面臨著藏用兩難的局面:每一次翻開,古籍都有損壞的可能﹔束之高閣又無法實現傳承利用的價值。

  古籍數字化開放共享有效地緩解了這一矛盾。作為古籍再生性保護的一種,數字化讓許多珍貴古籍面向更多人展露“真顏”,各地讀者可隨時隨地訪問指尖上的圖書館,品讀中華優秀傳統典籍,有力地促進了學術研究和古籍知識推廣。

  在中國古籍保護網“中華古籍資源庫”頁面上,點開“永樂大典”選項,無需登錄即可在線閱讀,屏幕前文本清晰,還可以放大觀看,紙頁上歲月的紋理似乎都能感受到。

  “中華古籍資源庫”是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建設的綜合性古籍特藏數字資源發布共享平台,目前已累計發布古籍及特藏數字資源10萬部(件),包括數字古籍、數字方志、趙城金藏、甲骨世界、宋人文集、碑帖菁華、年畫擷英等多個子庫,讀者無需注冊登錄即可閱覽全文影像。

  在這些子庫中,記者發現還包括“哈佛大學善本特藏”“法藏敦煌遺書”等海外中華古籍數字資源。據悉,在國內古籍資源數字化的同時,海外中華古籍調查暨數字化合作項目也在持續推進。海外藏《永樂大典》、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古籍善本、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漢籍、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寫本等一批流散海外的珍貴古籍通過數字化形式得以回歸,日本永青文庫36種4000余冊漢籍實現實體回歸。“海外中華古籍書目數據庫”累計收錄美國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80余萬條書目數據。

  此外,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還舉辦5次古籍數字資源發布活動,先后聯合39家古籍收藏單位在線發布古籍數字資源超過2.2萬部,包括上海圖書館藏家譜和特色古籍資源、山東省圖書館藏《永樂南藏》《永樂北藏》、天津圖書館藏明清刻本、寧波天一閣博物館藏善本古籍、家譜及部分目錄學資源等,實現了全國古籍數字資源的廣泛共享。

  文字活起來

  服飾史研究者陳詩宇多年致力於古代服飾的考証和復原。他通過查閱、比照大量古籍,讓書中靜默的文字和圖像重新熠熠閃光。文博節目《國家寶藏》、古裝劇《清平樂》等中出現的衣飾,有不少出自他之手。

  這是近期上線的紀錄片《穿越時空的古籍》中的一段。在紀錄片中,觀眾跟隨鏡頭,目睹學者修復古籍、藝術家演繹古籍,感受到原本有些晦澀難懂的古書逐漸鮮活起來。

  古籍,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近年來,古籍活化開新篇,多方共同努力不斷挖掘古籍的時代價值,激活了古老文字的生命力。

  推出一系列展覽,喚起文化記憶。“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冊府千華: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國家圖書館藏《永樂大典》文獻展”等系列專題文獻展覽和歷史文化專題展覽等,推動了古籍保護知識與理念的傳播。

  開展一系列活動,傳播古籍知識。以保護珍貴古籍為主線開發的線上、線下實景解謎游戲,讓大眾在趣味游戲中了解珍貴典籍的文化知識﹔全國各地古籍存藏單位聯合舉辦“中華傳統晒書大會”,通過現場體驗普及傳統晒書知識,講述古籍中的故事﹔“我與中華古籍”創客大賽、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古籍相關系列講座的舉辦,也拉近了古籍與大眾之間的距離。

  開發一系列文創,展現古籍之美。甲骨文十二生肖創意鑰匙扣、荀子勸學篇冰箱貼、湯顯祖與莎士比亞T恤……全國多家圖書館依托古籍資源推出各種文創產品,用創意激活古籍裡的文字,讓傳統典籍“飛入”尋常百姓家。

  此外,各種文化節目、紀錄片、短視頻,以影視、音樂、漫畫等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演繹古書裡的文字,借助當下的傳播手段,讓中華文明故事得以廣泛講述。

  古老的典籍,正迸發出時代活力,帶著中華歷史文化智慧走近大眾,溫潤心靈,嘉惠當代。(賴 睿)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