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24.23萬護林員管護2.54億畝天然林和公益林

護一片林 增一抹綠

2022年05月08日08:53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護一片林 增一抹綠

巍山縣州級自然保護區。張彤 攝

背包裡一個水壺、一把砍刀、一部安裝有巡山數據的手機、一本護林員工作手冊,這就是護林員們巡山路上的常備裝備。每天巡查,守護森林草原、宣傳林草政策、普及法律知識、排查安全隱患、傳播生態文明是他們的日常。

2020年出台的《雲南省護林員管理辦法》顯示:雲南省護林員主要以天然林保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生態護林員政策聘用的護林員24.23萬人為主體,管護著2.54億畝天然林和公益林。作為生態文明的踐行者和綠水青山的守護者,護林員隊伍是森林、草原、濕地等自然資源和自然保護地保護的重要力量,在林草火災防護、病虫害防治、資源監管巡防以及其他林草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在麗江市華坪縣,456名護林員日復一日穿梭在林區。為落實好森林防滅火工作,該縣中心鎮通過簽訂護林防火目標責任書、增派護林員、開展防滅火宣傳和火源管控等工作,確保不發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將防火責任落實到每一個村、每一個山頭、每一片林子。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者兔鄉九龍山核心區有7000余畝原始森林,生態系統類型多樣,生活著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90后”護林員陸廷春是這裡的守護者之一。“每年1月1日到5月30日是森林防火戒嚴期,護林員要24小時輪崗值守。”在森林防火季,陸廷春一個月有27天要巡山。他說,九龍山的護林工作對當地水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要把護林員這份工作干好干踏實,守護好村民們賴以生存的綠水青山。

“護林員就要多跑路。隻有每天看到自己管的那片林子,心裡才覺得踏實……”保山市龍陵縣象達鎮坡頭田村潞水窪小組護林員鄭轉玉每天徒步約15公裡,巡護3160多畝天然林。目前,龍陵縣有1138名護林員,守護著334.74萬畝森林。全縣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26.9%提高到現在的73.62%,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由2017年的78.75%提高到現在的81.39%。

四季更迭,日夜交替。在綠水青山間,廣大護林員全力以赴護一片林,增一抹綠……

本報記者 胡曉蓉

李加華:

這些山水就像家人一樣

在山腳休憩的間隙,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巡護員李加華拿起一片綠葉放在嘴邊,悅耳的聲音隨之響起。悠揚的樂聲、朴實的山歌傳遍整片森林,讓原本幽靜的山林頓時熱鬧了起來,這也是性格開朗的李加華和他的隊員們巡山護林多年來的一個樂趣。

2000年6月,李加華進入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巡護隊,主要負責者東鎮樟盆村、東洒村、新村村片區的日常巡護工作。一晃22年過去了,李加華始終把巡護員的工作職責牢記在心,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堅守在巡護崗位上,把青春和汗水洒在這片山林。

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片區呈狹長形、南北走向,東西寬直線距離為1至6公裡,南北長40余公裡,最高海拔3137.6米,涉及鎮沅縣九甲、者東2個鎮,12個村委會,總面積為9676公頃。為進一步做好保護區的巡護工作,鎮沅管護局積極加強巡護隊伍建設,現在李加華所在的片區已經有7名隊員共同負責巡護任務。

陳美超是去年底加入巡護隊的3名“80后”之一。“雖然巡山很辛苦,但是我們覺得保護好這片森林,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特別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我們會盡量做到最好。”陳美超說。

“我會把他們帶好,讓他們盡快熟悉每一條路、每一座山。”巡護隊伍來了年輕人,李加華覺得十分欣慰,隊員增加就能更好地管好這座山,做好該做的事情,特別是防火期,也有更多力量守護青山。

目前,鎮沅管護局共聘用村級巡護員30人,建立了一支堅守崗位、紀律嚴明、積極主動、認真負責的巡護員隊伍,全面落實工作責任,嚴格日常監管,切實維護好管護區森林資源安全,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回憶起這20多年的巡山經歷,今年60歲的李加華感慨:“剛來時,我覺得巡山只是一項工作,到最后這些山水就像家人一樣,過兩三天總要進來看看,很想念這些山山水水,像這兩天小鳥的叫聲、花開的味道,都讓人心曠神怡。”

本報記者 沈浩 通訊員 刀永麒麟

李永春:

護林工作馬虎不得

“巡山要趁早嘞!”穿上迷彩服,帶上砍刀,背上行囊,隨著摩托車的一聲轟鳴,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文山市片區擺依寨管理站的護林員李永春就和同事們開啟了新一天的巡山之旅。

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文山市片區總面積有34.4萬畝,保護區最高峰薄竹山海拔2991.2米,最低海拔1385米,相對高差近2600米。這裡峽谷縱橫、群山矗立、茂林叢生、流水潺潺。

一路上,李永春隨時留意著林地周圍的情況。“我們的工作一般就是巡查林木、排查火災隱患、宣傳護林知識、監測林區動植物,同時對水源環境進行監測和保護……”護林13年的李永春,對護林工作早已了然於胸。

到了崎嶇狹窄的山腰,摩托車難以通行,李永春和同事隻能徒步上山。“森林裡的道路狹窄濕滑,絕大部分路程還得靠腳力,最遠的線路來回近50公裡。”李永春告訴記者,他們負責管護的林區范圍達5900多畝,鑽密林、蹚河水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常事。巡山過程中餓了,吃幾口隨身攜帶的干糧﹔渴了,喝幾口山泉水﹔累了,靠著大樹短暫休息……山高林密,幾公裡的山路要花上大半天時間,每天早上備好干糧出發,回到站裡往往已到黃昏。

近期氣溫回暖,森林防火工作進入關鍵時期。嚴防山火、做好周邊群眾的防火宣傳教育也成了護林員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進山巡護,李永春他們還要忙著設置進山防火卡點、挨家挨戶宣講防火護林知識、與村民簽訂森林防火責任書,嚴守保護區紅線。

同時,為進一步做好保護區的巡護工作,文山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分局不斷強化森林保護管理,全面推進林長制,聘請常年護林員46人,進入防火期后又新增了40個專業扑火隊,積極加強護林員隊伍建設。目前,李永春所在的管護站已經有17名隊員共同負責巡護任務。

青山遮不住,碧水永長流。舉目遠眺,保護區林海茫茫,滿眼蒼翠。“護林工作馬虎不得,保住了綠水青山就是保住了子孫的發展根脈。”李永春說,“我們會堅守崗位,守好山、護好林,做一名忠誠的綠色衛士。”

本報記者 李麗

楊桂天:

看到滇金絲猴的身影就由衷高興

“這次巡護路程比較遠,請大家再認真檢查一下設備、干糧等必備物品,確保我們巡山順利、安全。”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寶豐管護站專業管護員楊桂天一邊整理砍刀、水壺等巡山必備工具,一邊叮囑巡山的同事。

准備就緒,楊桂天和同事便開始了巡山護林之路。2012年2月,25歲的楊桂天開始擔任天池保護區管護局護林員,10年過去了,保護區樹木的葉子長了又落、綠了又黃,護林員們將最美好的青春托付給了深山。

護林員是一份很特殊的職業,森林所在地地勢復雜、環境多變、人跡罕至,巡護線路交通工具無法到達,護林員必須用雙腳來丈量山林,每天至少要在山間行走五六個小時,十幾公裡山路。“在山上走的時間長,鞋子很費。以前穿膠鞋,冬天兩個月穿壞一雙。下雨天一個月要穿壞兩雙。有時,螞蟥還會鑽到腳上,遇到蛇之類的也不安全。現在改買這種高幫皮鞋,一年穿三四雙就夠了,而且再也不怕遇到螞蟥和蛇了。”楊桂天說。

在林區巡護,還會遇到更驚險的事。2019年4月的一天,楊桂天與同事在巡護途中突遇黑熊,危急關頭,他倆一起和黑熊對吼將黑熊嚇跑,最終化險為夷。楊桂天說:“這次經歷讓我明白,作為一名護林員,不是上山走走看看就行,必須要加強學習,學會新技術和應對危險的能力,還有什麼時候野生動物會攻擊人,應該如何逃生等,這樣才能在護好林子的同時保証自己的安全。”

“我和妻子都在管護站上班,平時很少回家,更沒時間照顧家庭。父親臥病在床,母親在家既要照顧父親,又要照顧上小學的兒子,有時感覺挺對不起他們的。但當看到保護區的一草一木,看到滇金絲猴的身影時就會感到由衷地高興,感到自己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值得。”說到顧家太少,楊桂天有些難過,但看到自己給后人保護好這麼一大片森林,就又覺得都值了。如今,他在寶豐管護站管護著1.3萬多畝的林區,除了林區巡護,還要進社區宣傳,做好科研監測等工作。

護林員的工作很苦、很累、很危險,但因為熱愛這片森林,楊桂天始終牢記自己的責任,為保護區的生態資源、綠色環保與防火安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本報通訊員 趙雪梅 李繼明

孔德芬:

這裡的一草一木都親切得很

一個人、一把砍刀、一雙沾滿泥土的鞋,在個舊市錫城街道的茫茫林海中,39歲的當地村民孔德芬追隨著父親的足跡,踏上護林員的道路。

“父親守過這裡的山和樹。”從10來歲起,孔德芬就跟著身為護林員的父親開始巡山。從小生活在綠樹環繞的錫城街道戈賈社區,和山林相伴,父親對每一棵樹的感情熏染了孔德芬,也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種子在她的心中生根發芽。

父親生病去世后,孔德芬便接過了接力棒,成為3000畝樹林的守護者。

每天早上8時,孔德芬帶上砍刀,背上水和干糧,按照規劃的路線開始巡山,這一出門,再回家便是晚上7時。幾十公裡的山路,孔德芬總是走得很慢,她會認真檢查每一片樹林,看看有沒有被偷砍,樹木有沒有生病或發生虫害。每到森林草原防火期,孔德芬心裡的弦就繃得更緊。雖然林區離家不遠,但為了節省時間,孔德芬的午飯經常就用自帶的干糧簡單對付。

曲折的山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這些在孔德芬看來再平常不過,自己負責區域的每個山頭地貌、每條羊腸小道,她都了如指掌。“這裡的一草一木都親切得很。”孔德芬驕傲地說,有的樹是自己看著一點點長大的,她看到了森林的變化,也在守護著這些變化。

“過去會有村民到森林裡砍樹當柴燒,這些年這種現象沒有了,大家用上了電,也認識到保護森林的好處。”孔德芬朴實的話語折射出當地人思想觀念的變化,良好生態帶來的發展紅利讓越來越多人成為了綠色生態的守護者。

“我的丈夫也是一名護林員,我們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雖然日復一日的巡山有些枯燥,但在孔德芬眼裡,可以守護綠水青山,造福子孫后代,護林員的工作充滿意義。每逢周末,孔德芬一對7歲的兒女也會跟隨母親去巡山,孩子對林中的一草一木充滿了好奇。“希望可以像父親對我那樣,把一顆綠色的種子種在他們心中。”孔德芬說。

本報記者 黃翹楚

通訊員 張航 王韻妤 呂婷

張朝勇:

我喜歡它,更想保護它

一大早,護林員張朝勇穿上橙色的防火服,拿著森林防火宣傳資料在村子裡張貼,挨家挨戶向村民宣傳森林防火、文明祭祀等規定,接著馬不停蹄巡山。10多年來,張朝勇堅守在平均海拔1400米、最高海拔1996米的文山州級禁伐區保催大箐原始森林,日復一日與青山為伴,守綠、護綠。

烈日下,記者隨著張朝勇向大山進發,摩托車在顛簸的山路上行駛約1公裡后就無法前進了,大家隻好徒步前行。森林郁郁蔥蔥,到處生機勃勃。濕滑崎嶇的小路有些難走,但是在前面帶路的張朝勇卻走得穩健從容。

“從小在農村長大,什麼都見過了,每天就當是看風景,我喜歡它,更想保護它。”記者與張朝勇邊走邊聊,完成了一次巡山任務,歷時5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體驗了艱辛,也更加了解了護林員巡山的不易。

張朝勇今年38歲,本可以外出務工掙更多的錢,為了繼承父親的事業,他選擇當了一名護林員。他從小跟隨父親在林區玩耍,從懂事起就與這片大山結下了不解之緣,也目睹了父輩們用心守綠、護綠的全過程,一種常人難以理解的對大山、對森林的眷戀,深深植根於張朝勇心中。

“我從小就跟隨父親巡山護林,深愛這裡的一草一木。”張朝勇說,2004年被聘為季節性護林員,2010年轉為正式護林員,一直干到今天。10年如一日堅持守山護林,年復一年管護這片森林。通過大家多年的努力,大箐原始森林火災逐年減少,亂砍濫伐現象得到有效控制。

護林工作非常辛苦,收入低,張朝勇卻無怨無悔。他說:“我要繼承好父親的事業,保護好這裡的森林和野生動物不受破壞,讓大箐原始森林萬古長青。”

本報記者 黃鵬

通訊員 王沙 柏躍飛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