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雲南,愛爾眼科在行動(一)
昆明愛爾眼科:構建高質量眼科醫療服務體系

視覺健康是我國國民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作為集醫教研培於一體的全球連鎖眼科醫療集團,愛爾眼科一直積極響應“健康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主動服務和融入各地視覺健康事業。2022年,是愛爾眼科成立20周年,也是愛爾眼科進入雲南的第12個年頭。入滇十二年,愛爾眼科的發展目標始終緊跟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戰略。在實現八城建十院的自我跨越時,也奏響了一曲曲奮力建設健康雲南的恢宏樂章。
自成立以來,愛爾眼科醫院集團順應國家分級診療趨勢,確立了“分級連鎖”模式,打造“橫向成片、縱向成網”的立體化眼科醫療服務體系,並通過交叉補貼機制,為人民群眾提供了“人人可及”的眼科醫療服務。
2020雲南兒童眼病規范化診療暨新進展學習班授課現場。
順應分級診療趨勢 助力優質眼科醫療資源惠及百姓
去年底,一場光明守衛戰隨著夜幕降臨而悄然開始,昆明愛爾眼科醫院院長許江濤接到了一通來自玉溪愛爾眼科醫院的緊急電話。3天前,玉溪8歲男孩因左眼被圓珠筆戳傷而導致了眼球穿通傷和外傷性白內障。因為家人疏忽,孩子在3天后才到院就診,此時孩子的眼睛不僅充血腫脹疼痛,且視力已經下降到了0.12。經醫生檢查判斷,孩子受傷的創口模糊,位置不好,對手術造成很大難度,為了得到更優的治療效果,急需轉診到上級醫院診治。
得知這一消息,許江濤立馬決定啟動愛爾眼科分級診療的綠色通道。經過周密的安排和眼科專家會診,昆明愛爾眼科醫院為這名從玉溪轉診上來的孩子及時制定了手術方案,並由眼底病科主任何玉清實施了左眼白內障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手術后孩子視力恢復良好。
昆明愛爾眼科醫院眼底病科主任何玉清正在為小患者檢查眼睛。
“我們當天晚上到醫院時,專家就立即為孩子進行了會診,聽說還提前安排好了手術室,可以隨時實施急診手術。如果沒有這個綠色通道,我們可能還要花很多時間去找醫院、找專家,再加上挂號、檢查都需要排隊,孩子的治療肯定會被耽擱。”孩子的母親表示,從沒想過轉院到異地找專家看病可以這麼方便。
“在雲南,愛爾眼科建立了包括昆明愛爾、楚雄愛爾、紅河愛爾、玉溪愛爾、大理愛爾在內的10家醫院,眼科醫療服務輻射省會昆明及各地州。”愛爾眼科醫院集團雲南省區CEO兼昆明愛爾眼科醫院CEO張林介紹,“分級連鎖”模式是一種雙向輸出的模式——當地州醫院遇到疑難病例時,可以輸送至昆明醫院,讓患者輕鬆獲得省會優勢醫療資源,而術后病人又可轉回到地州醫院進行復查或者康復治療,從而大大節省患者醫療費用。同時,在引進當地名醫基礎上,昆明醫院也會向地州醫院派出核心專家進行技術幫扶。通過專家帶教,讓地州基層眼科醫生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真正造福當地的眼病患者。
昆明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孫鵬、白內障及青光眼科主任楊建宇組織集體備課。
醫教研培協同發展 助推眼科人才培養
隨著我國眼病診療需求的日益增長,對眼科醫生的診療綜合素質和人才數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自2013年以來,愛爾眼科陸續推動了與中南大學、湖北科技學院、武漢大學、暨南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天津大學、四川大學、河南大學等知名高校在醫院共建、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等領域的深入合作。而隨著愛爾眼科各亞專科研究所、院士專家工作站等的先后設立,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也實現了臨床、教學、科研一體化發展,為各地區眼科醫學人才培養貢獻了愛爾力量。
“依托於集團醫教研培體系,愛爾眼科在雲南也作出了有益探索。”張林認為,與巨大且快速增加的醫療需求相比,雲南眼科臨床人才培養仍存在較大的缺口。“眼科醫生有實操能力,才能為群眾解決問題。昆明愛爾眼科醫院希望通過醫校聯動、學術交流、科研普及與技術創新等方面,助力雲南眼科醫學人才培養。”
據統計,2021年,昆明愛爾眼科醫院承擔了多家大學教學任務,包括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眼科學》理論授課及見習,大理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眼科學》見習帶教,雲南開放大學、德宏職業學院、大理護理職業學院、紅河衛生職業學校眼視光學專業實習帶教任務等。截至2021年12月,接受理論教學、見習帶教和實習帶教人數已近200名。
昆明愛爾眼科醫院角膜及眼表科主任唐瑜鴻在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授課。
學術交流既要走出去,也要引進來。2021年,昆明愛爾眼科醫院眼科專家們共參加了包括第二十一屆國際眼科學學術會議(COOC2021)在內的24場國際級、國家級、省級專業會議,與國內外知名專家進行交流。同時,近幾年來,昆明愛爾眼科醫院也積極邀請省內外各亞專科知名眼科專家授課,為雲南基層眼科醫生帶來了眼科診療方面的最新進展。例如,由昆明愛爾眼科醫院主辦的雲南斜視與小兒眼科及兒童眼視光疾病規范化診療暨新進展學習班,該學習班是昆明市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在昆明愛爾眼科醫院已連續舉辦3年,參培人數累計已上千人。“學習班內容豐富,觀念新穎,專家高水准、強密度的精彩分享,為我們提供了更具有實際意義的臨床經驗指導。”會后,來自基層的小兒眼科醫生如此表示。
著力科研與技術創新,2021年昆明愛爾眼科醫院發表核心期刊論文5篇,有4項獲批的在研科研項目,小兒眼科成為國內8家著名大學附屬醫院小兒眼科共同開展的“斜視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項目”合作單位之一,國內知名小兒眼科專家、昆明愛爾眼科醫院院長許江濤更是積極參與了《中國兒童弱視防治專家共識》形成。近兩年來,昆明愛爾眼科醫院還開展了包含“改良條帶式后鞏膜加固術”(治療兒童和青少年病理性近視)、“嬰幼兒先白術后驗配RGP矯正屈光不正”等在內的7項眼科先進技術。
驗配現場。
2021年10月,許江濤的小兒眼科門診室內來了一個7個月大的小患者晨晨(化名)。晨晨是先天性白內障手術后患兒,由於手術摘除了渾濁的晶體,孩子為“無晶體眼”,雙眼有1850度的超高度遠視。為了更好地矯正視力,並治療由於白內障形覺剝奪導致的弱視,“晶體空白期”內醫生建議驗配一種叫做RGP的硬性角膜接觸鏡。
但是,為晨晨這樣的小嬰孩進行RGP驗配在雲南省內並不多見,他的檢查難以像大孩子那樣配合到位,所以更加需要驗配醫生有熟練的技術和經驗。最終,經昆明愛爾眼科醫院視光科副主任龍俊飛及其團隊耐心細致的檢查操作后,晨晨順利完成了角膜曲率檢查、鏡片試戴、試戴評判、戴鏡驗光等RGP驗配前的相關檢查,在確定晨晨的眼睛條件符合配戴指征后,龍俊飛為他成功驗配了RGP。
“如果沒有成功驗配,孩子就隻能戴效果沒那麼好的框架眼鏡,有可能影響到弱視治療,孩子的一生有可能被耽誤。感謝如今能有這樣先進的技術,也感恩能找到有經驗的專家。”晨晨的媽媽如此表示。
昆明愛爾眼科醫院院長許江濤正在為小患者檢查眼睛。
構建“人人可及”的眼科醫療服務體系
愛爾眼科以“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為使命,開創了可持續發展的“交叉補貼”公益模式,在為患者提供更高品質的眼科醫療服務的同時,也積極聯合社會各界力量投身公益,切實幫助貧困眼病患者群體。
在雲南,愛爾眼科先后參與支持了由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雲南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發起“集善扶貧健康行”兒童眼病救治項目、白內障救治項目及各地紅十字會等相關部門發起的眼病公益救治項目。截至2021年12月,公益項目覆蓋人群達10萬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愛爾眼科不僅將先進的眼科技術帶到了雲南,也將先進的眼科技術帶到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昆明愛爾眼科醫院先后四次組織國際醫療隊,積極參與了由中國外交協會、中國慈善總會、中國僑聯、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等慈善組織聯合愛爾眼科醫療機構共同發起的“湄公河·光明行”國際公益慈善活動,為緬甸10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了復明手術,使他們重見光明。這樣的跨國醫療援助公益活動,不僅為緬甸的貧困眼病患者帶去了光明的福音,也為當地醫院帶去了先進的白內障診療技術,這讓更多的緬甸人民有機會擺脫白內障盲症,收獲光明、重拾幸福,受到了當地政府和老百姓的高度贊揚。
近年來,雲南省扎實推進“健康雲南”行動,《健康雲南“2030”規劃綱要》指出,在健康服務能力方面,要實現健康資源布局合理、高效公平的目標,而愛爾眼科雲南省區也在緊跟此目標夯實醫療質量、服務雲南各族人民群眾。(徐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