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昭通彝良:應困局開新局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2021年11月11日10:31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炳輝小學建成投用。
炳輝小學建成投用。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面臨教育發展的困惑,昭通市彝良縣打破常規和思想上的僵化,回應人民關切,在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路上努力前行。

困局:讓人民群眾“愁眉不展”

由於體制機制不完善、學校班子搭建不合理、教師隊伍管理不嚴格、幼兒園學位不足等原因,彝良縣教育的軟硬件不匹配矛盾突出,教育教學水平嚴重滯后。全縣中小學教育質量普遍低下,縣內優質學校寥寥無幾,一座近10萬常駐人口的縣城僅有一所公立幼兒園,能容納學生僅350余人,其余的民辦幼兒園都不成系統。近年來,彝良縣委、政府想方設法引入優質資源,但效果始終不盡如人意。不用排“長龍”,不用“打算盤”,不用“擠獨木橋”,不用“下重錘”,就能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成為了彝良縣家長和孩子們的最大期盼。

破局:讓人民群眾“喜上眉梢”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彝良縣堅持“教育怎麼重視都不為過,怎麼支持都不嫌多”的理念,緊緊圍繞“辦好人民群眾滿意教育”目標,採取超常規的舉措,創新方式探索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路徑。

6月22日,彝良縣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優化農村校點布局,加快縣城公辦幼兒園擴容,改善城區中小學辦學條件,辦好初中,做強高中,做優民族教育和職業教育,提升教育教學水平。7月13日,圍繞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彝良縣召開各界代表座談會,深入剖析全縣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短板、症結,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思路和措施辦法,為教育改革發展制定了路線圖,積極回應人民熱切期盼。

彝良縣重點推進教體隊伍管理改革、綜合考核制度改革、教學教研制度改革、辦學體制改革、人才培養制度改革、教育保障制度改革等六項教育改革。今年8月,彝良縣委成功引進雲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於8月底如期實現招生,讓彝良學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9月,彝良出台“尊師重教十條”,開設教師辦事綠色通道,落實“親師惠師”系列政策,開通教師意見表達“直通車”,把尊師重教、感念師恩作為教育提質增效的關鍵,進一步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增強教師職業自豪感和社會榮譽感。彝良還出台了《彝良縣教育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基本保障辦法》,圍繞建優教育基礎保障體系,著力從基礎設施、教育經費、人才隊伍、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強保障,確保教體事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開局:讓人民群眾“心花怒放”

彝良縣圍繞“全縣教育教學質量一年走出低谷,兩年能見起色,三年有更大的提升,五年進入全市前列”目標,狠抓硬件建設與師資培訓,把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最大民生實事。開展校長競聘上崗和城區學校教師公開競聘,對164名“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開展為期5天的高強度培訓。

總投資7477.99萬元民生工程炳輝小學今年8月建成投用,近3000名師生搬進新教室。目前,滬滇幫扶的城區2所公辦幼兒園建設熱火朝天,預計明年2月底前建成投用﹔新建新城小學計劃2022年秋季學期投用﹔19所“一村一幼”有序推進,計劃明年底前投入使用,至2023年完成26所,同時全力配套新開發的住宅小區普惠性幼兒園。彝良縣第三中學、城區教育基礎設施PPP項目(含職高遷建項目)及特殊教育學校新建、改擴建項目進展順利,今年底將建成投用﹔至明年底,新建新城小學投入使用﹔2023年新建民族中學初中部,完成民族中學改擴建任務,實現學校初高中相對分開辦學目標。同時,改建、配建、新建農村教師周轉宿舍,確保全縣農村學校離家較遠需在校食宿和需在校管理學生的教師安居樂業樂教﹔爭取新建彝良縣全民健身活動中心1個,建設村級體育活動場所85個﹔每年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基本教育經費3000萬元﹔加大教師培訓經費投入,在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不低於5%的基礎上,增加縣級財政預算,自2022年起按人均每年不少於200元培訓費用標准列支,拓展教師個人職業成長空間,提升教師綜合專業素養。(胡華玉、王聲勇 文 彝良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