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COP15 神奇植物在這裡
雲南文山:三七花兒開 花開幸福來
2021年08月24日08:36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 |
三七花開。苗鄉三七供圖 |
人民網文山8月24日電 “三七花兒開 花開幸福來……”每年八月份,雲南省文山州的三七就開出綠色的花朵,顯得分外素雅端庄。三七全身是寶,其莖、葉、花均可入藥,三七花需要在未開放前採摘,而后晾晒干燥保存。如果需要留種,則保留三七花,讓其自然發育成種籽。
作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的中國特有種,三七起源於2500萬年前第三紀古熱帶的殘余植物。三七被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稱為“南國神草”,又名“金不換”,由於三七對生態環境的特殊要求,現僅分布於北回歸線附近、海拔為1000—2000米的我國西南部的很小一部分地區即文山州,文山州文山、硯山、西疇、麻栗坡、馬關、丘北、廣南、富寧7縣1市均出產道地文山三七。三七在文山州已有400余年的種植歷史,文山是世界公認的三七原產地和道地藥材產區,並被國家批准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也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三七之鄉”。文山三七與分布於中國東北的人參、原產於美洲的西洋參並稱為“世界三大參”。
作為三七的古老分布區,為了加大對三七種質資源的保護,文山州依托苗鄉三七公司建設了三七種植資源平台和三七新品種繁育平台,開展三七種質資源收集與保護及新品種擴繁工作。目前,共收集到11000份三七種質材料,2021年新建種質資源圃面積100畝。
三七的藥用價值已被人們熟知,而對於三七種植群體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由文山三七研究院與雲南農業大學、中國中藥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文山苗鄉三七股份有限公司等團隊合作,歷時15年成功選育三七新品種6個,良種3個,其中2個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結束了三七沒有品種的歷史。目前,研究團隊正積極推進已獲得的三七新品種擴繁基地建設。(徐前、劉捷)
![]() |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