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雲南楚雄呂合鎮:萬畝紅梨獲豐收

2021年08月20日15:51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碩果累累。何明杰攝
碩果累累。何明杰攝

近年來,雲南省楚雄市呂合鎮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不斷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紅梨產業,積極引導梨農改良品種技術、擴大種植面積,將紅梨產業打造成為當地村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眼下,正是雲南紅梨豐收的時節,走進呂合鎮干田村委會,隻見早熟品種“美人酥”“滿天星”已挂滿枝頭,果農們正忙著採摘紅梨,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在村民李維燕的梨園裡,一個個碩大圓潤、鮮紅艷麗的梨挂滿枝頭,她一邊採摘成熟的梨一邊說:“我家種了四五十畝梨,主要品種是雲南紅梨和蒼溪梨,這兩年又更新種了早白蜜和早酥梨兩個品種。”

李維燕家從1995年就開始種植梨,但沒有形成規模,后來呂合鎮引進了新品種,並組織村民進行技術培訓,打通了銷售渠道,全鎮紅梨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紅梨的品質也在逐步提高。現在李維燕家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這兩天大量上市的是紅梨,還有豐水梨,今年行情比去年好些,紅梨批發價差不多在2.5元/公斤,今年的收入大概在十四五萬。”李維燕高興地說。

隨著紅梨走俏市場,村民們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和李維燕家一樣,干田村委會細米機村民小組羅鳳華家也是發展紅梨種植的受益者。“我家今年梨的產量比去年增加了,梨的品質、口感也比去年好,我也不操心銷路問題,純收入每畝3000元左右,今年的收入應該在10萬元左右。”羅鳳華笑著說。

如今,雲南紅梨已成為干田村的支柱產業,80%以上的農戶投入到優質梨種植的行列。呂合鎮干田村黨總支書記起和坤介紹:“干田村現有梨園面積1.03萬畝,平均每畝產量2000公斤,產值達2600萬元,帶動農戶480戶,戶均收入4.7萬元,最高農戶高達30萬元收入,雲南紅梨已成為了干田村核心支柱產業,下步我們還將邀請專家到實地指導,更好服務果農,提質增效更加顯著。”

如今,不但干田村的紅梨產業發展了起來,還帶動了周邊及楚雄州內其他鄉鎮發展優質梨產業。楚雄市呂合鎮黨委副書記、鎮人民政府鎮長李作雄介紹,下一步呂合鎮將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加深梨農和企業融合,不斷拉長紅梨產業鏈條,增強紅梨產業發展后勁,讓梨農穩定增收,讓紅梨成為老百姓的致富梨,為呂合鎮鄉村振興增添動力。(何明杰 王藝博 李楊琳 楚雄市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