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雲南省三七研究院院長崔秀明:對標國際一流,打造世界“三七之都”

2021年07月16日09:55 | 來源:文山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對標國際一流,打造世界“三七之都”

雲南省委省政府文山現場辦公會提出,要圍繞千億級三七產業目標,抓牢種質端、提升種植水平、延伸產業鏈,推動三七從種植到制藥、保健、康養全產業鏈發展,把文山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三七之都”。如何找准切口,打造出世界“三七之都”?雲南省三七研究院院長、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昆明綜合實驗站站長、昆明理工大學研究員崔秀明認為,要對標國際一流產業發展水平,著力實施“六大工程”,加快推進文山三七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以一流國際標准為引領,實施三七標准化提升工程。”崔秀明研究員說,當前,標准已經從傳統意義上的產品互換和質量評判依據,上升為事關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工作,標准對於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目前,我國已初步制定了覆蓋三七國際標准、國家標准、地方標准、團體標准及企業標准的標准體系,但距離國際化標准體系還有較大差距,而且標准的推廣貫徹力度也不夠。”崔秀明研究員認為,打造世界“三七之都”,必須按照國際一流標准,在已有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覆蓋全產業鏈的標准化體系,實施標准化示范工程,加強現有標准的貫徹和推廣。特別是要制定綠色三七產品部頒標准和綠色三七生產團體標准,重點開展三七粉、三七配方顆粒、三七標准提取物等產品的歐盟藥典標准研究制定,進一步提升三七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擴大市場佔有率,推動三七產品向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出口。

“立足資源優勢,實施三七良種攻關工程。”崔秀明研究員說,良種化是農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和物質基礎,是推動農業發展最活躍、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三七種業科技創新既是保障三七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技術手段,更是實現三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生產中還沒有可以推廣應用的優良三七新品種,這是制約三七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十四五”期間,應組織相關科研單位力量,充分利用豐富的人參屬種質資源,發揮協同公關作用,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組織培養技術等現代技術和方法,在保護好種質資源的基礎上,加大、加快三七優良新品種選育和推廣力度。同時,將三七優良新品種選育、經營交易、示范推廣納入法治化體系,建立三七種質資源保護、優良新品種選育及示范推廣一體化經營模式,實現三七產業在種植端的良種化發展。

“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實施三七綠色生產示范工程。”崔秀明研究員說,綠色發展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實施綠色生產是提升三七品質,樹立高質量品牌,打造世界“三七之都”的必然途徑。“十四五”期間,要加強三七綠色栽培以及產地加工技術的研究和示范推廣﹔要圍繞三七栽培、產地加工、市場銷售等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制定文山綠色三七技術標准體系﹔要按照綠色食品要求,進一步規范栽培生產、產地加工和投入品管理,構建綠色三七管理體系,打造文山三七綠色品牌,提高三七產品附加值和經濟效益。

“加強臨床應用研究,實施三七市場拓展工程。”崔秀明研究員說,三七是使用歷史近600年的名貴藥材,臨床用途主要在治療跌打損傷及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兩大方面﹔市場需求則可分為以血塞通、血栓通為主的總皂苷提取原料市場,以雲南白藥、復方丹參片等為主的中成藥配方原料市場,以三七粉、凍干三七等飲片為主的飲片原料市場和以淨制三七為主的消費者終端市場四大部分。目前出口以及保健食品、食品等領域的原料需求佔比還比較小。

“近幾年,由於國家藥品政策調整帶來了市場需求增長放緩,加之三七種植面積過大,導致目前三七市場價格一直低迷。”崔秀明研究員認為,要破解目前三七價值與價格背離的困境,除減少種植面積和實施供給側改革外,拓展消費市場是重要途徑。一是圍繞將三七作為國家心腦血管疾病一類預防藥目標,根據國內外公認的臨床研究標准,開展三七主要功能的臨床應用研究,為三七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市場進一步應用奠定堅實的科學基礎﹔二是大力開展三七在健康領域的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工作,加大保健食品、藥膳食品、功能飲料等大健康產品的開發和市場培育,增加有效需求﹔三是大力開展鮮食三七、三七茶、三七酒等食品領域的市場開發和推廣,拓展三七消費人群和市場領域。

“依靠信息技術,實施三七數字化建設工程。”崔秀明研究員說,目前,文山三七產業仍處於傳統產業向現代農業和現代加工業轉型的初期,可以依靠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加強區塊鏈溯源、快檢技術、產地加工、飲片生產和中成藥大品種的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生產技術開發,建立覆蓋種子種苗、農業投入品、栽培生產、產地加工、產品生產、市場銷售、消費體驗等全產業鏈的信息體系,打造數字三七館、雲上七園等數字平台,促進三七產業由傳統產業向數字產業升級。

“挖掘民族特色,實施三七產業文化打造工程。”崔秀明研究員說,文山州一直重視三七產業的文化打造,先后支持拍攝了《狼兵吼》《情洒金不換》等與三七相關的影視作品,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下一步,要秉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一理念,深入挖掘民族特色,實施好三七產業文化打造工程。要進一步加大對文山三七科技創新示范園投入,將其建設成為集三七展示、宣傳、科普、教育培訓、科技示范等為一體的產教融合示范園。可建設高水平的文山三七文化長廊、文山三七博物館,加大三七文化的宣傳展示力度﹔在普者黑景區新建三七產品展示館,打造並推出作為商業演出項目的《三七印象》大型歌舞晚會,將文山三七及其產品推廣與旅游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找准“文山三七,健康伴侶”品牌定位,加大“中國三七之鄉”宣傳力度﹔持續開展文山三七健康品牌提升行動,著力提升文山三七區域品牌價值,努力將“文山三七”打造成為世界級品牌。(駱麗)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